关于方位代词“东南西北”的一番小辩解

时间:2022-08-27 03:01:11

方位代词“东、南、西、北”最初的本意当然是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或者方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字词大多会往别的意义上衍生。究其原因在于字词,而事物总在增多,于是先前的语言词语便不够用,旧的词语便衍生新的意义了。方位代词“东南西北”也不例外,其单字组合,可变幻出今天看似稀松平常,其实细究起来却颇为玩味的词汇来。

例如日常所用的词汇当中,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莫过于“东西”一词了吧?天下谁人不言“东西”,一年哪天不提“东西”?人们天天买“东西”,日日把物品称为这“东西”、那“东西”,俨然天经地义,似乎自开天辟地以来即如此言说。然而细究之下,这“东西”所谓的“东西”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后来事物演变也即所谓“典故”所致。

我们平日里买“东西”的“东西”由来有二:一为古代术士的“五行”学说。东代表金,西代表木,南代表水,北代表火,购物篮子能装“金、木”,不能装“水”和“火”。同时古人认为,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所有物体差不多都是由金和木两物质做成的,因此,顺乎其然地便把“东西”二字当成了用来泛指物质、物体的代名词了。故买东西称买“东西”,不称买“南北”。

另一种说法是,唐朝长安商业非常繁华,城内有两个大市场。一个在东边叫东市,一个在西边叫西市。买生活家居杂什,东西两市是必去之地。若有人出门购物,别人问:“干什么去?”人们开始还是答:“去东市买棵白菜。”或者“去西市买面镜子。”等等,后来问得多了,回答逐渐演变为:“去东西两市买东西。”再后来,省略答曰:“买东西”。由此,从“去东西市场买”演化成“去买东西”了。

相较而言,第二种缘由比较可信,因为它符合语言的进化规律。买“东西”缘由那时的市场在“东”和“西”。

市场在东西方向很好理解,但有些以方位词搭配的名称却未必能一下子让你清晰明了。比如瓜果,我们常吃,日日不离,但你想过它们的命名吗?其名称来由你知道吗?以方位词搭配的瓜果有西瓜,南瓜,也有北瓜,那是一种类似南瓜的一种瓜。唯独不见有叫“东瓜”的(冬瓜是冬天的冬),这是为什么呢?

东边无瓜吗?西瓜是长在西边的瓜还是西边传来的瓜?西瓜的英语是watermelon,意即“水瓜”,可见不是从说英语的地区传过来的。有人说是从前从西域地方传过来的即称“西瓜”,这应该是可信的。

南瓜有很多种名称,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五花八门。大概是因其是本土产瓜,各地有各地的称呼吧?而称其南瓜,可能最初是从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传到北方也即所谓的“中原”命名的原因了。

上一篇:基于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路桥建设中的研究 下一篇:眼皮跳,兆凶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