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性心理干预在蛛网膜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7 01:52:16

正性心理干预在蛛网膜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有效心理干预,改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康复。方法: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点,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正性心理干预。结果: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情绪控制良好,能主动配合治疗。结论:正性心理干预促进了患者康复,提高了临床疗效。

【关键词】正性心理干预;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221-01

护理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通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1〗。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2〗。

蛛网膜下脑出血是指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发病前多伴有剧烈头痛,也有五分钟内猝死的〖3〗。其中,以急性剧烈头痛表现尤甚。身体的强烈不适,必然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继而影响治疗和康复,甚至加重病情,因而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疗性人际关系,对患者不同个体表现,严密观察,充分运用心理护理学知识,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判断和识别,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使之接受正性心理影响,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方法有: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充分运用换位思考心理技术,做好个性化心理疏导,加强疾病的健康宣教,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等。

我科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对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8年3月-1009年3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8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0岁。按文化程度划分,本科13人、专科14人、高中17人、小学10人、文盲4人,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均符合WHO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标准,对所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神志清楚的患者均要求给予正性心理干预。

2 患者的心理特点

2.1 极度恐惧和紧张:患者因起病突然,对疼痛难于忍受,从而产生恐惧和紧张心理,为病人最常见的心理状态。本研究中出现20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

2.2 无效性否认:约25%病人产生无效否认行为,随着头痛程度的减轻,否认自己有病,觉得医务人员小题大做,拒绝卧床休息及静养,要求出院,漠视自己的疾病,显得漫不经心。本研究中出现15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3例。

2.3 焦虑不安:由于对相关疾病知识了解的程度不够,盲目地担心忧虑,心理负担过重。本研究中出现6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

2.4 急躁和冲动:有的病人性格急躁,发病后更加急躁,情绪自我控制能力欠缺,越头痛就越心烦易躁,越烦躁就越加重头痛,形成恶性循环,影响病情良性发展。本研究中出现10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

2.5 悲观和抑郁:对症状控制不稳定或不理想的患者,往往对治疗丧失信心,担心成为家人的负担,求治的主动性不高,甚至拒绝治疗,产生悲观抑郁心理。本研究中出现7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4例。

3 心理护理干预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成功的前提,护士应态度和蔼,多接近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尊重理解、同情和关心患者〖4〗。认真倾听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关心尊重患者的感受,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巧妙合理地解答患者的提问,帮助患者解决或思考所想的问题,使病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及亲切感,进一步融洽护患关系。例如:对于头痛情况,可向患者分析头痛是因为出血、脑水肿致颅内压增高,血液刺激脑膜或脑血管痉挛所致,随着出血停止,血肿吸收,头痛会逐渐缓解〖3〗,以减轻或消除其不良情绪。

3.2 充分运用换位思考心理技术:由于躯体不适,多数患者情绪低落。应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使用尊称,用温柔、贴心的话语和轻柔的操作温暖患者。只有患者相信护士是真诚关心他,能在情绪、知识、身体等各方面协助其克服疼痛时,才会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感受告诉护士〖5〗。我们应珍惜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富于责任心和同情心,善待每一个患者,维护患者的尊严,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3.3 做好个性化心理疏导: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创造安静宽敞、温度适宜的治疗环境,减少不良刺激。掌握其心理动态,针性性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例如喜欢音乐的人,可优先采取音乐疗法,而进行音乐疗法的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不同个性和爱好,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5〗。护理干预的措施还有深呼吸放松法、想像放松法、肌肉放松训练法及音乐疗法等方法,可以缓解患者情绪,使其学会自我调节,提高了患者的自控能力。

3.4 加强疾病的健康宣教:向病人解释卒中的病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要让病人了解不良心理因素对病情极其有害,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能力,积极配合治疗。可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急性期,重点宣教绝对卧床休息4-6周,告诉病人及家属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3〗。而缓解期应倾向于告诉病人及家属容易诱发再出血的各种因素,如情绪波动、用力排便、屏气、剧烈咳嗽、血压过高等。还可通过病区恢复较好的病人现身说法,增强其治疗信心,达到了促进康复的目的。

3.5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动员亲属、朋友、同事、同伴、党团、工会等组织给予患者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通过上述措施,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患者与医护人员能密切配合,消除了患者的后顾之忧,稳定了患者的情绪,为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创造了条件。

4 小结

蛛网膜下腔出血神志清楚的患者,头痛多为首发症状,心理因素与躯体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6〗。通过实施正性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调节患者情绪,改善其心理状况,减轻负性情绪,有利于促进康复。

参考文献

[1] 耿华, 刘丽娜. 手术病人焦虑评估及分析. 黑龙江医药, 2007.20(2):172-173

[2] 唐维新. 实用临床护理“三基”.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1月第1版, 2004.1.(1)

[3] 尤黎明, 吴瑛. 内科护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623-626

[4] 戴红, 雷翠云. 中国临床护理. 2010年1月第2卷第1期.2010.1(2):47

[5] 李小寒, 尚少梅. 基础护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5

[6] 梅君超, 刘苗. 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中国临床护理. 2009年9月第1卷第5期, 2009.9(1); 337-339

上一篇:电话回访在颅内动脉瘤出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外阴白斑经海极星手术后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