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衡类电视节目的热播与创新

时间:2022-08-27 01:01:16

非均衡类电视节目的热播与创新

最近,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式在悄悄出现、发展,充斥着当今观众的电视荧屏。多数人参与,嘉宾环形排列,大屏幕设置,构成了一种颇为新颖的电视节目形态――“多对一”的非均衡类电视节目形态。《我们约会吧》、《非诚勿扰》热播,引起了收视热潮,《职来职往》、《非常了得》、《婚姻保卫战》以及《非你莫属》等节目也相继播出,收视浪潮更是一浪高过一浪。这些电视节目都采取了基本相同的形态,那就是“多对一”的非均衡的电视节目形态。新派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非诚勿扰》有24位女嘉宾,每期大约5位男嘉宾,《非你莫属》是求职类栏目,也使用了“多对一”的外形:设置了12位招聘者作为波士团成员,每次面对一位前来求职的应聘者;旨在为离异女性寻求真爱的《婚姻保卫战》也是同样,有九位大龄男士组成,每次应对一位离婚女性。《职来职往》、《非常了得》等很多节目亦是如此。

回顾从前的电视节目,不难看出大多都是采取一种均衡的形态,都很讲究对称。如早期婚恋节目的代表,北京台推出的《今晚我们相识》、湖南台的《玫瑰之约》、台湾红极一时的《非常男女》等,都是4男对4女,6男对6女等等,与现在的许多节目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这些早期火热过的节目受到了观众一段时期较多的关注,但很快就被其他节目所替代,也并没有形成一种规模和潮流。人们早已疲于看这种对称的均衡类的电视节目,而非均衡类节目更具戏剧性和矛盾性,对我国的观众来说也颇具新鲜性,因此异常火热。

一、多对一:彰显非均衡形态“群起围攻”的特点

不难看出《非你莫属》、《非诚勿扰》、《婚姻保卫战》和《职来职往》等节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这种新颖的“多对一”非均衡的节目形态,这种节目形态不仅仅在一档节目中或者同一题材的节目中发挥作用,而是被借用到其他不同内容和定位的节目中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发挥了它的积极作用。这种“多对一”非均衡的节目形态能够被广大观众所认同和接受,影射了当今时代“择”文化的崛起。社会越是发展进步,它能提供给人们的机会和选择也就越多,当人们只有一种选项别无选择的时候,反倒能够心平气和地去接受现实,而当面临多元化的选择时却会产生焦虑感。正如《非诚勿扰》节目中,一位男嘉宾要同时面对24位女嘉宾,于是这种“多对一”的“多”将这个“一”推向一个极端的必须选择的状态。这个选择的过程也如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样难以测知但是却包含着自己掌控的意味,这使得观众的“择”意识被唤起,在电视节目中找到了自己现实生活中“择”的共鸣,同时电视节目中的选择也促发观众掂量自己要如何选择,这就使得观众能够真正地参与其中并不断地关注选择的变化和发展进程。因此,也正是社会各类事件的选择和选项过多带来的焦虑,造成此类节目的火热。

非均衡类电视节目形态在具体的节目中呈现出很多自身独具的特点:

1.大场面,具有震撼性。“多对一”的电视节目的“多”很直观地体现为人多,《非诚勿扰》节目有女嘉宾24位,每期还有5到6位男嘉宾,加上主持人和性格色彩分析师等人,除去现场的观众不算,直接参与者达到了30多人,其场面之大是可以想见的。女嘉宾对称分布,围绕了舞台的一圈,在此前的电视节目中,很少见这种类型的场面,在观感上就有很强的震撼力。俗语讲“三个女人一台戏”,人多嘴杂,而且非均衡类形态的电视节目的嘉宾并不是随意地组合的,而是同类的人聚集在一起,《非诚勿扰》的嘉宾均是单身女性,以求偶为目的,《职来职往》、《非你莫属》等求职类节目,嘉宾又都是各大企事业单位主管、老板,都以招聘员工为目的,这些同类的人聚集到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就产生了围绕某一主题的巨大信息量,同样具有震撼性。

2.不确定,具有悬念性。非均衡类电视节目选择贯穿在始终,然而选择的结果却因每一个不同的个体而有差异,在《非诚勿扰》中很难猜出男嘉宾会选谁,最终是否能够牵手成功,不到最后一刻就随时充满变数。谁亮的灯多、谁灭的灯快、这都是观众乐于关注的点。这种特点使得整个节目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悬念,当一个悬念告一段落,下一个悬念又将随着新的嘉宾的到来而产生,可以说这种节目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因此非均衡类电视节目凭借其悬念性也能够赢得大量观众。

3.环节少,具有简约性。当代老百姓看电视喜欢简单的快乐,越简单的节目收视越好,所以这类节目的环节设置都非常简约。而且“多对一”的非均衡电视节目形态,随着这个不同的“一”的不断更替,整个节目被自然地分成几个段落,而且随着嘉宾的不同,段落之间并无太大的接续性。因此,观众可以随时地切入节目中也不会有理解的障碍,更不会因没有看到前面的内容而看不懂当前的内容。

4.对抗强,具有话题性。非均衡的电视节目参与的人多,参与其中的每个个体又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多对一”的交锋中有对抗性,这种对抗也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形成一个话题被观众思考和探讨。《非诚勿扰》节目的马诺“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富二代刘云超一上台便高傲地宣称自己坐拥600万私人存款且拥有多辆跑车,这些事件均引起了关于择偶观和金钱观的热议。《非你莫属》节目的一位求职者称自己一毕业便撕掉了“毕业证”,网络上便有了“撕证哥”,引起了讨论。《非诚勿扰》节目的农民工专场和澳洲专场等关注特殊群体的节目每一次也都引起了观众不小的反响和争论。

5.参与广,具有窥探性。电影的“后窗”理论显示人都有窥视的欲望,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也证明:每个人都有偷窥他人隐私的欲望,窥视他人的隐私并不是一些所谓精神不正常的人才会有的行为,许多正常人都会产生这样一种观看情感。现存的非均衡类电视节目多以相亲、求职等为主题,尤其是相亲在过去是属于个人较隐私的事情,而如今广大观众也可以去“围观”他人的相亲、“围观”他人的求职面试,能够参与其中,这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窥视心理,调动了观众观看的欲望。

围观与围攻,是典型的“多选一”,当选项过多时,社会人会形成过度深思的“选择性焦虑”,让节目更有悬念性。这使观众观看一群人“欺负”一个人或者一个人反过来“奴役”一群人的心理得到了很好的满足,使得整个节目也极具戏剧性和观赏性,符合观众观看电视的心理,这是这种节目成功的必然因素。

二、双重时空:实现非均衡形态的立体呈现

非均衡类电视节目在具体的制作中并不满足于单纯的大场面,而且还致力于时空的立体化呈现,在具体的环节上设置了记录时空或者第二现场。记录时空通过纪录片的形式立体地展现嘉宾的情况,这使得嘉宾从平面变为立体,立即使得嘉宾变得非常厚重,有看头。《非诚勿扰》、《婚姻保卫战》、《职来职往》等节目都设置了记录时空,如《非诚勿扰》节目对每位男嘉宾都设置了三个主要环节: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和爱之终决选,在这三个环节中会穿插男嘉宾提前录制的个人影像资料,展现出生活中的和亲友眼中的男嘉宾。这个记录时空把观众从演播室带到了另一个不同的时空,不仅立体地呈现了观众看到的男嘉宾,也把整个节目立体化了,让观众看见了一个立体的时空,很具有延展性。

《非你莫属》节目也依靠记录时空营造求职人物的厚重感,记录了求职者从后台走向前台的一小部分过程,呈现出了时间上的延续性。不同的是它设置了第二现场,一位主持人在第二现场时时观看节目的进程,并在节目出现转折或矛盾点的时候适时地出现,解释主持人提问问题的意图或剖析嘉宾现在的心理等。《非你莫属》用第二现场与观众直接对话,不仅使整个节目立体化,而且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同样《婚姻保卫战》等其他非均衡节目也都在时空立体化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取得了好的效果。

记录时空的另一个功能便是能够形成第三方评价,这些节目多用亲属、同事、朋友等的采访形成第三方评价,而不是局限于嘉宾自身现场的展示,LED所形成的记录时空中,浓缩了每位出场人物的情感、故事、性格,多人采访的模式让人物有全方位立体式的评价,这让人物显得饱满的同时也显得更加真实,同时也是帮助观众了解嘉宾和节目的一个重要信息源。而目前有些演播室节目只有一个时空,在感官上给观众以局限。这种单一的时空使得人物片面,有些节目甚至是虚伪造作的表演,人物缺乏个性、不丰满,在失去对观众的吸引力的同时还失去了节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因此拥有记录时空也是吸引观众的关键。

三、“协调人”:实现非均衡形态的内在平衡

目前演播室节目主持人越来越往“协调人的方向发展”。“多对一”的非均衡类电视节目有着极不平衡的外在形态,但是其内在的平衡却是必不可少的,内在平衡才能保证节目自然流畅和谐,恰当地协调好“多”和“一”的关系,否则整个节目就会杂而无序、乱作一团。此类节目场面大、人多嘴杂,正确地处理好“多”和“一”的关系,摆正协调人的位置,发挥好协调人的作用,也是非均衡类电视节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非颇受观众认同,时刻以他的冷静与理性驾驭着整个节目,当嘉宾言论偏离的时候他能及时礼貌地打断,引领节目正确的价值方向。“我不认为《非诚勿扰》是一个娱乐节目,这是一个情感真人秀,所以我不需要在台上抢着表现,尽量把表现的机会让给嘉宾。主持人虽然很重要,但观众看电视也不是专门来看主持人的。”(孟非语)作为非均衡类电视节目的主持人,重要的是尽力把握内在平衡这根杠杆,但是还要使非均衡的形态得以最大的发挥。《非你莫属》的主持人张绍刚也同样是把更多说话的机会留给场上的12位波士团成员和求职的嘉宾,只在关键时刻进行引领。一位求职嘉宾在节目中说他曾因嫌弃以前的工作环境光线太暗而辞职,并在最后离场之前以张绍刚举例问,“你现在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如果你去地方台主持会有什么感想”,张绍刚回答:所以能在中央电视台主持是因为现在有这个能力,之所以走到今天,正是因为在起步的时候从来没有嫌弃过光线暗、工作辛苦,简单明了地反驳了求职者不知从自身找原因的不正确思想,同时也引导了正确的价值观念。除了主持人之外,多对一的非均衡类节目大多都设有心理分析师或点评嘉宾等,比如《非诚勿扰》节目的乐嘉和黄菡、《非你莫属》节目中每期不同的点评嘉宾等。这些嘉宾在恰当的时候发表自己的意见,做出自己的分析,甚至在某些关键的时刻能够起到关键的决定作用。

非均衡类节目协调人要时刻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时刻充满着变数,在“多对一”的交锋中,协调人把握着整个节目的价值走向,尽力避免人多嘴杂而带来的负面效应,让整个节目既充满对抗性和戏剧性又要杂而不乱,协调多方平衡发表观点,并做出决定,强化了节目互动功能的同时还有效地保持了节目的内在平衡。

四、精细化:细节包装与高额投入促进产品档次

娱乐类节目与新闻等类型的节目不同,新闻等一些电视节目仍是“内容为王”,注重每期节目的内容细节。娱乐类的节目需要在基本的节目形式和框架上多下功夫,节目定型之后每期的内容便会相对随意。非均衡类节目的成功范例《非诚勿扰》节目不仅能够正确把握内容,在制作上也做得很突出。规模宏大的演播室,24位女嘉宾以大屏幕为中心对称分布,观众在画面中既能看到宏观纵览,又能看到局部细节,很有震撼性;整个演播室以蓝色为主调,显得深沉理性,点缀粉红色,又迎合婚恋交友的气氛;其背景音乐也根据场上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曲目,如女嘉宾上场为《Girl Friend》,男嘉宾上场为《Can you feel》,男嘉宾失败离场为《可惜不是你》,这些精心选择的音乐大气、合乎情境,被很多观众所喜爱并作为手机铃声。这个节目都是每期如一地进行精细化的剪辑和包装,不惜高额的资金投入,用心地打造了自己的外在形象和深层次的内涵,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差异,从而提高了自身节目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今后娱乐节目将朝着“制作为王”的方向发展,因此,非均衡类电视节目形态要在制作上下功夫,把此类节目形态的优势通过高质量的节目制作充分地展现出来,这样才能长远地发展下去。

五、流程化:促进非均衡形态的长远发展

目前现存的很多节目的收视率都极不稳定,甚至有些节目出现很短的一段时间便从观众的视野中消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便是编导责任制度。编导责任制将节目成败的“宝”像赌博一样压在一个人身上,一个人负责全部节目环节必然风险大,获得持续的成功难。一个节目收视率低,不去从各个具体环节上找原因,而是进行全盘否定甚至枪毙,这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对一种电视节目类型的发展也极为不利。

而海外标准市场化节目的生产都是流水线式的环节责任制,即每位导演负责其中的某一阶段环节,上下环节衔接配合,让合适的人负责专业化的工作。像《非诚勿扰》、《非常了得》、《婚姻保卫战》等这类非均衡的电视节目形态也是舶来品,但是国际电视节目本土化要成功,仅仅借鉴海外电视节目的样态是不够的,而需要的是像汽车生产线一样标准流程的设定与严格的执行,需要创新时是微调环节而非全盘,只有产品质量均衡和稳定才能达到市场化的标准,也才能使一种电视节目形态能够不断地改进和长远地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

上一篇:台湾新青春电影:意境悠远的生命赞歌 下一篇:论主持人明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