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评视角下的隐喻机制理论分析

时间:2022-08-27 11:31:23

新批评视角下的隐喻机制理论分析

摘要: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作为二十世纪中期西方主导的文艺批评理论,它关注的是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倡导和重视细读文本本身,认为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意象、构成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他们在研究别重视语言技巧,尤其重视隐喻。本文就是对新批评派代表人物的隐喻机制理论进行总结分析,并运用到邓恩诗歌中加以赏析。

关键词:新批评派,文学文本,隐喻,隐喻机制理论

一、新批评派基本理论

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作为二十世纪中期西方主导的文艺批评理论,它关注的是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倡导和重视细读文本本身,认为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意象、构成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新批评20世纪在英美流行,一度在文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

新批评派把文学文本看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本体”。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在《意图谬见》一文中,引用了美国批评家斯宾加恩的话:“一首诗只能是通过它的意义存在――因为它的媒介是词句――但是,我们并无考察哪一部分是意图所在,哪一部分是意义所在的理由,从这个角度说,诗就是存在,自足的存在而已”。①新批评派认为文学批评需要关注的应当是文本本身,关注文本的语言及其修辞技巧。语言的功能可分为科学性的和情感性的两种。科学性的语言要求尽可能明确,尽可能单义,尽可能透明;文学语言(实际上主要是指诗歌语言)则不能够也不应该很透明,它往往是模糊的、多义的,有相互冲突的歧义,既有表层意义又有隐含意义。

文学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揭示文学文本语言的多重意义,特别是揭示隐含的意义(王先霈)。为了实现这个任务,新批评派创造了以下几个术语,也是四种修辞技巧:含混、反讽、悖论、张力,同时他们也非常重视隐喻这一技巧。他们不限于一般修辞技巧,而认为这是普遍规律,是诗和文学的本性所在。在这几种修辞技巧中,隐喻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修辞手段。语言中的隐喻是用某种名称或描写性的词汇去描写人或物的一种比喻,但它不能用这种名称或描写性词汇的字面意义去说明人或事物,因此,只能暗示一种类比的意思。新批评派乃至现代文艺理论都特别重视隐喻的作用。新批评派批评家克里恩斯・布鲁克斯说:“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现代诗歌的技巧:重新发现隐喻并充分运用隐喻。”。②新批评派区分了语言中的隐喻和诗歌中的隐喻,并接受了康拉德的意见,把隐喻分为“语言的”隐喻与“审美的”隐喻两类。前者(如桌子的“腿”之类)强调了物体的主要特征,而后者是要给一个物体以新的印象。

二、新批评派的隐喻机制分析

1、理查兹的“互相作用理论”(Interaction Theory)

理查兹是英国新批评派的创始人,也是著名的修辞学家,他对西方现代修辞理论的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他对隐喻的研究打破了传统修辞学仅将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格来研究的思想,提出了人类思想和行为的隐喻性的概念,并对隐喻陈述的结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隐喻研究中著名的“互相作用理论”(Interaction Theory)。这一理论是把隐喻作为语义现象放到句子层次进行考察,认为隐喻是本体和喻体之间词义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新的意义产生的过程。理查兹对隐喻的理解是宏观的。他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其实还是一种人类的思维方式。“人们在日常生活的会话中充满了隐喻,我们的口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隐喻”。③他批评传统隐喻理论仅仅注意到几种有限的隐喻方式,将隐喻看做是一种语言现象,即一种词与词之间的转移和置换。他认为,隐喻是思想的互相交流(intercourse of thoughts),是语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的思维是隐喻性的,它通过比较而进行,语言中的隐喻由此而来(Richards 94)。理查兹指出,人们使用隐喻时有两种不同事物的思想在一个词或短语中活动。这一词对短语的意义即是该两种思想的互相作用结果。这就是著名的隐喻“相互作用理论”的雏形。传统的修辞学对这两种思想的描述存在十分混乱的现象。先后有人用过“原思想”和“借用的思想”,“所说和所思考的真正的东西”和“所比较的对象”,“隐含的思想”和“想象的本质”等等来描述隐喻所涉及的两种事物或思想。理查兹对隐喻的结构进行剖析,纠正了传统修辞学对隐喻一词以及有关概念的混乱用法,将隐喻中“两种相互作用的思想”分别用tenor(本体)和vehicle(喻体)来指称,隐喻则用来指本体和喻体发生互相作用而构成的特殊语言现象。根据这一区分,理查兹对隐喻的定义是:要解决某词是否被作为隐喻可以通过确定它是否提供了一个本体和一个喻体并共同作用产生了一种包容性的意义。“理查兹的隐喻理论对隐喻研究至少有三大贡献:一是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把语言中的隐喻看做是思想和行为的派生物;二是强调了隐喻意义产生的方式和过程,把隐喻意义与语境密切联系了起来;三是把隐喻作为一种述谓现象,使得我们得以从句子层次理解隐喻的特点”。④

2、维姆萨特的隐喻机制分析

新批评派把文学作品作为一个独立自足的对象加以研究,在研究中又特别重视语言技巧,尤其是重视隐喻。维姆萨特对隐喻同样十分重视,在许多论文中都对隐喻的各种机制进行了分析。

首先,他认为隐喻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喻旨与喻体之间的相异性。他指出,隐喻是“不同语境间的交易”,认为如果要是比喻有力,就要把不同的语词连在一起。这也就是新批评派所认同的所谓“异质”原则或成为“远距”原则。也就是说,隐喻的两极距离越远,达到的隐喻效果就越有力。比如说“狗像野兽般吼叫”,这样的比喻就缺乏力量,因为狗和野兽太相似,距离太近。而“人像野兽般吼叫”这个隐喻就比前者更有效果。

其次,隐喻也是一种“具体的抽象”。维姆萨特指出:“哪怕是明喻或暗喻的最简单的形式(“我的爱人是红红的玫瑰”)也给了我们一种有利于科学的、特殊的、创造性的、是事实上是具体的抽象。因为在比喻背后有一种两个类之间的相似性,这样就产生了更一般化的第三类。这一类没名字,而且很可能永远没名字,只有通过比喻才能得到理解。这是一种无法表达的概念”。⑤

再次,维姆萨特认为,一个好的比喻的两端,并不是没有相似、近乎矛盾,而是主体和载体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张力”。正是由于一种“张力”的存在,使得“人像野兽般嚎叫”这句话显得更加有力。“在理解想象的隐喻的时候,常要求我们考虑的不是B(Vehicle)如何说明A(Tenor),而是当两者被放在一起并相互对照、相互说明时能产生什么意义。强调之点,可能在相似之处,也可能在相反之处,在于某种对比或矛盾。但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某种相似和区别的关系对于意义的无限辐射扩散、对于实体性和具体性都是必不可少的,隐喻也正因此而得到重视。”。⑥

最后,维姆萨特还强调隐喻离不开语境。他认为,隐喻的成立得益于在一种特殊的语境之中,当脱离“语境”被随便的重复滥用时,它们才容易变得简单化,囿于字面意义,变为陈词滥调(404)。比喻在人们使用过程中会渐渐失去它原有的力量,福斯说:“每种语言里都充满了‘死的隐喻’”(dead metaphor)。即在使用时不会唤起人们对喻体的想象,直接用本体代换。比如“山脚”,在接受者头脑里,想到的直接是山麓那个位置,而不把山想象成一个人有头有脚。此类隐喻在最初被使用时与特定的语境结合在一起,极其生动,然而脱离了特定语境被反复使用后,失去了生命力,已经被固定化,成为语言的一部分。

三、玄学派诗歌隐喻的文本分析

在文学史上,玄学派诗人地位一直很低,但新批评派代表人物艾略特认为玄学派诗人的作品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即感性与理性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他们的诗歌中,一种思想同时也是一种经验。⑦艾略特的这个观点对后来新批评派产生了很大影响,新批评派甚至把玄学派诗歌奉为英诗的最高峰。在此基础上,另外一位代表人物兰色姆指出,玄学派诗人为了达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采取很多修辞手段。例如韵律、虚构、比喻等等。玄学派诗歌尤其广泛采用隐喻这一修辞手段,并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引起了读者感性上的注意。

玄学派诗歌的突出特征在于对一种新颖的意象和奇特比喻的运用,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奇思妙喻”(conceits)。作为玄学派诗人的领头人,约翰・邓恩把对“奇思妙喻”的运用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从而奠定了他在文艺复兴时期诗坛甚至整个诗坛的重要地位。邓恩赠给妻子的诗《别离辞:节哀》,就是用隐喻来对其爱情进行独特的阐释和歌颂,本文将摘选其中几节进行赏析。

世俗的男女彼此的相好

(他们的灵魂是官能)就最忌

别离,因为那就会取消;

组成爱恋的那一套东西。

我们被爱情提炼得纯净,

自己都不知道存什么念头

互相在心灵上得到了保证,

再不愁碰不到眼睛、嘴和手。

两个灵魂打成了一片,

虽说我得走,却并不变成

破裂,而只是向外伸延,

像金子打到薄薄的一层。

这三节中我们可以看到约翰・邓恩推崇的是柏拉图式精神恋爱,这种恋爱注重的不是肉体之爱而是灵魂的和谐一致,即有了心灵的契合,那么夫妻二人即使分离精神也是一起的,离开的一方只是另外一方的延伸,就像富有延伸性的金子一样被打到薄薄的一层。邓恩在这里引入了一个新奇的比喻把他们的爱情比作了黄金,他是利用了黄金富有延伸性的性质,这个比喻既新奇又贴切,让人眼前一亮。

就还算两个吧,两个却这样

和一副两脚规情况相同;

你的灵魂是定脚.并不像

移动.另一脚一移,它也动。

虽然它一直是坐在中心,

可是另一个去天涯海角,

它就侧了身.倾听八垠;

那一个一回家,它马上挺腰。

你对我就会这样子,我一生

像另外那一脚,得侧身打转;

你坚定,我的圆圈才会准,

我才会终结在开始的地点。

在这首诗的最后三节中,邓恩又采用了“圆规”的隐喻。隐喻常被界定为“隐含的比较”,实际上,语言的本质就是隐喻性的。这个圆规的意象是玄学派诗人最著名的比喻,邓恩把夫妻双方比作圆规的两脚。将女方比作圆规的圆心脚,这只脚在中心坐定,将男方比作围绕圆心脚转动的圆周脚,后者始终倾斜着身体围绕前者持续“转圈”的动作。“你坚定,我的圆圈才会准”,这表明爱情的长久需要两人共同的努力,女方对爱情坚贞不渝,男方也同样坚定的爱着对方,即使两人即将分离,他们的爱也会像圆规的两只脚,始终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他们不必为离别而悲伤。隐喻的力量来自两个被比较的事物之间的对照,两者越不相似越好,这就意味喻体和喻指之间的距离越大越好。或者说,隐喻是“语境之间的交易”,隐喻的力量就在于把极为不同的语境联在一起。邓恩的圆规隐喻看似不合逻辑,然而由于这个隐喻中的喻体(圆规的两只脚)和喻指(两个灵魂)之间的距离很远,或由于两种极为不同的语境(几何学与爱情)被联在一起,它反而显得更奇特,内涵更丰富。所以说这个隐喻表面上看起来很奇异,不合常理,但是细想之,就会发现这种隐喻真是非常贴切的:爱情若要天长地久,男女双方需要不弃不离,坚持到底,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撑,忠贞于彼此。

四、结语

新批评派是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把文学作品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对象加以研究,在研究中又特别重视语言技巧,尤其重视隐喻。布鲁克斯说:“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现代诗歌的技巧:重新发现隐喻并充分运用隐喻。”新批评派区分了语言中的隐喻和诗歌中的隐喻,并接受了康拉德的意见,把隐喻分为“语言的”隐喻与“审美的”隐喻两类。新批评派创始人理查兹对隐喻的结构进行剖析,纠正了传统修辞学对隐喻一词以及有关概念的混乱用法,将隐喻中“两种相互作用的思想”分别用tenor(本体)和vehicle(喻体)来指称,隐喻则用来指本体和喻体发生互相作用而构成的特殊语言现象。另外新批评派的维姆萨特对隐喻各种机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隐喻是一种“具体的抽象”,隐喻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喻旨与喻体之间的相异性,这也就是新批评派所认同的所谓“异质”原则或成为“远距”原则。也就是说,隐喻的两极距离越远,达到的隐喻效果就越有力。另外他还强调隐喻离不开语境。玄学派诗歌在新批评派中地位很高。新批评派另一代表人物兰色姆指出,玄学派诗人为了达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采取很多修辞手段。例如韵律、虚构、比喻等等。玄学派诗歌尤其广泛采用隐喻这一修辞手段,并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引起了读者感性上的注意。本文摘选了邓恩赠给妻子的诗《别离辞:节哀》进行赏析,这首诗歌就是用隐喻来对其爱情进行独特的阐释和歌颂。总之,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也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是理解人类认知能力的方法,也是解决语言理解和语言习得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Richards,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London:CUP,1981.

[2]艾略特:《玄学派诗人》,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22.

[3]布鲁克斯:《形式主义批评家》,见《“新批评”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88.

[4]束定芳.“理查兹的隐喻理论”,《外语研究》[J].1997(3):26.

[5]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维姆萨特:《具体普遍性》,见《“新批评”文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295.

[7]维姆萨特:《象征与隐喻》,《“新批评”文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403.

[8]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意图谬见.转引自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10.

注解:

① 维姆萨特,比尔兹利.意图谬见.转引自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10

② 布鲁克斯:《形式主义批评家》,见《“新批评”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88

③ Richards,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London:CUP,1981.

④ 束定芳.“理查兹的隐喻理论”,《外语研究》[J].1997(3):26.

⑤ 维姆萨特:《具体普遍性》,见《“新批评”文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295

⑥ 维姆萨特:《象征与隐喻》,《“新批评”文集》[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403.

⑦ 艾略特:《玄学派诗人》,见《艾略特文学论文集》[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22.

上一篇: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 下一篇:小书柜,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