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募配穴与俞原配穴在脏腑辨证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9 10:05:12

合募配穴与俞原配穴在脏腑辨证中的应用

[摘 要] 目的:探讨脏腑辨证与配穴的关系。方法:通过了解合募配穴、俞原配穴及脏腑辨证的内涵,结合导师王富春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分析脏腑辨证与俞原配穴、合募配穴之间的关系。结果:合募配穴与俞原配穴在治疗脏腑疾病时,收到较好疗效。结论:合募配穴、俞原配穴适用于脏腑病证,且在脏腑辨证的指导下治疗疾病具有临床疗效好、选穴少、患者易接受等特点。

[主题词] 脏腑辨证;配穴法;穴,募

“合募配穴治疗腑病”与“俞原配穴治疗脏病”是导师王富春教授提出来的具有创新性的特定穴配伍理论[1]。按其理论选穴治病,具有临床疗效好、取穴方便、穴位少、患者易接受等特点。笔者在跟师学习期间,老师曾多次运用两种配穴方法治疗脏腑病证,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结合笔者学习体会将其整理成文,以供针灸同道们参考。

1 合募配穴与俞原配穴

1.1 合募配穴治疗腑病

合募配穴之“合”指下合穴而言,又称“六腑下合”,亦称“六合穴”,是手足三阳经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6个腧穴,包括小肠之下合穴下巨虚(胃经穴)、大肠之下合穴上巨虚(胃经穴)、三焦之下合穴委阳(膀胱经穴)、膀胱之下合穴委中(膀胱经穴)、胃之下合穴足三里(胃经穴)、胆之下合穴阳陵泉(胆经穴)。其中足三阳经之下合穴与其合穴相同。即《灵枢・本输》中提出的“六府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其主要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有“上病下取”之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素问・咳论》云:“治腑者,治其合”,说明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证的主要穴位之一。合募配穴之“募”是指五脏六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募穴,又称“腹募穴”,包括胆募日月、大肠募天枢、心包募膻中、胃募中脘、三焦募石门、小肠募关元、膀胱募中极、肺募中府、脾募章门、心募巨阙、肾募京门、肝募期门。《难经・六十七难》载:“五脏募皆在阴而俞在阳者,何谓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明代张世贤《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说“阳病行阴,当从阴引阳,其治在募”。说明募穴属阴,对六腑病证有着特殊的疗效,是治疗六腑病的重要腧穴。

合募配穴主要是指将六腑的下合穴与本经的募穴相配[2]。因其特点皆为治疗腑病,所以合募配穴是取两者在主治上的共性,相互协调,增强疗效,以治疗六腑病证为主的一种配穴方法。下合穴在主治上偏于内腑,重在通降;募穴在主治上亦偏重内腑或阳经的病邪。因此将合募相配,更适于治疗腑病、实证、热证。下合穴位于下肢,其位在下,与脏腑有纵向联系;募穴位于胸腹部,其位在上,与脏腑有横向联系,二者相配属上下近远配穴。一升一降,升降相合,纵横协调,气机通畅,阴阳相续而腑病可除。

1.2 俞原配穴治疗脏病

俞原配穴之俞,即“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始见于《灵枢・背腧》,其曰:“肺腧在三焦之间……皆挟背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明代张介宾在《类经》中云:“十二腧皆通于脏气”;《图注八十一难经辨真》又曰:“阴病行阳,当从阳引阴,其治在俞”。说明背俞穴接近内脏,在临床上皆能反映五脏的盛衰,为治疗脏病的重要特定穴之一,包括肺俞、厥阴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肾俞、肝俞、心俞12个腧穴。俞原配穴之原,即“原穴”,又称“十二原”,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包括肺经原穴太渊、大肠经原穴合谷、胃经原穴冲阳、脾经原穴太白、心经原穴神门、小肠经原穴腕骨、膀胱经原穴京骨、肾经原穴太溪、心包经原穴大陵、三焦经原穴阳池、胆经原穴丘墟、肝经原穴太冲。其首载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五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故原穴能反映脏腑及十二经脉病变,进而对疾病的预后转归起到了指导意义。因此,临床上常把原穴作为主治脏病的主要穴位之一。

俞原相配是将本经脏腑所属原穴与其背俞穴相配,取其原穴与背俞穴在主治性能上的共性,以相互协同增强疗效的一种配穴法[3]。虽两者皆可治疗脏病,但就其主治性能而言,原穴擅扶正祛邪,以调脏器之实质;俞穴偏调和阴阳,以调脏器之功能。两者相配功效显著,对各脏腑之虚实、邪气之盛衰皆有调节作用。

2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以脏腑学说为基础,将四诊所获得的证候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以辨别脏腑病变为目的的一种辨证方法。主要是对病变所在的脏腑部位、性质以及正邪的盛衰作出诊断。它是辨证的基础与核心。早在《黄帝内经》时期就十分重视脏腑学说。认为五脏六腑是维系人之生命的重要器官。如《灵枢・本神》称:“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灵枢・本藏》云:“六府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在《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又重点介绍了心、肝、脾、肺、肾、胃、胆、大小肠等不同作用,朴素地提出了人的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生殖、免疫等各种功能均和五脏六腑有关,将脏腑辨证分为肺病证治、大肠病证治等十二个病证体系,并将每一病证体系按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又分为不同的证型。如心病证治中心血亏虚时,临床多见面色苍白,心悸易惊,健忘,失眠或多梦,五心烦热,盗汗,舌淡或舌红少津,脉细弱等证;膀胱病证治中膀胱湿热时,多可见小便频数而急,短涩不利,尿色或赤黄或混浊或见脓血,或夹杂砂石,阴中灼热而痛,舌红、苔黄,脉数等证候。

3 合募配穴与俞原配穴在脏腑辨证中的应用

脏腑辨证与合募配穴、俞原配穴之间的联系,总体上应属于辨病辨证与配穴治疗上的关系。脏腑辨证是一种指导思想,而合募配穴与俞原配穴则是具体的治疗选穴原则。只有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操作中才能得到可靠的临床疗效,只有选择了正确的配穴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临床治疗时,若能在明确了脏腑辨证的同时,采用正确的合募配穴与俞原配穴的选穴原则治疗疾病,定能在临床中收到较好的疗效。如当患者出现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泛恶欲吐,口黏不爽,腹痛溏泄,头重身困肿,苔白腻或舌胖嫩,脉濡缓等症状时,根据其症状可诊断为寒湿困脾型腹胀。临床治疗中常选脾的背俞穴脾俞、原穴太白为主穴,加减治疗。若当患者表现为胃脘冷痛,轻则绵绵不已,重则拘急剧痛,遇寒则甚,得温则减,口淡不渴,口泛清水,或食后作吐,肠鸣漉漉,舌淡苔白滑,脉弦或迟等症状,根据脏腑辨证可诊断为胃寒型胃痛,临床治疗中常选胃之下合穴足三里、募穴中脘为主穴加减治疗。

4 病案

例1,脏病案:艾某,男,40岁,于2005年5月6日就诊。主诉:临房举而不坚,不能进行正常近5年。病史:曾口服西药未见疗效。近日阳萎症状

加剧,伴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形寒肢冷,心神不宁。查体:腹部柔软无痛,腰背部按压有痛点,舌淡、苔白,脉象沉迟虚弱。诊断:阳萎(肾阳虚证)。治疗选穴:肾俞、太溪。配以振阳(为王富春老师的自创穴位。定位:白环俞之下,平会阳穴)、四神聪。手法以补法之重插轻提为主,得气后留针30分钟,期间行针1次。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并注意休息。针刺5次后症状明显缓解,腰酸、失眠等症状转好,手脚转温,但腰部仍有压痛。共针刺21次症状完全改善,临床治愈。

例2,腑病案:王某,男,49岁,于2005年5月7日前来就诊。主诉:胃痉挛呃逆半年。病史:曾接受其他疗法无效。近日呃逆症状加重,伴胃脘嘈杂,饥不欲食,口干舌燥。查体:胃脘部有压痛,苔薄、舌红少津,脉细数。诊断:呃逆(胃阴不足型)。治疗选穴:中脘、足三里,配内关。手法以捻转补法为主,捻转角度小、速度慢,一般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捻动针柄,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并注意饮食调节。针刺1次后,呃逆症状缓解。又针刺5次全身其他症状基本消失,临床治愈。

例3,脏腑并病案:黄某,女,48岁,于2005年5月24日前来就诊。主诉:胁胀痛半年。病史:口服药物后缓解,常因情志因素而发病。发病时伴口苦,恶心呕吐。查体:右侧胁肋部有压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诊断:胁痛(肝胆湿热型)。治疗选穴:肝俞、太冲、日月、阳陵泉。手法以泻法为主,采用迎随泻法,针尖逆其经脉迎而夺之。留针20分钟,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配合情志调节。针刺5次后,症状缓解,共针刺15次主症基本消失,临床治愈。

5 小结

合募配穴、俞原配穴与脏腑辨证相结合,选穴少而精,患者乐于接受,临床疗效好。选俞原配穴固本求原,调和阴阳,适用于五脏疾患;选合募配穴调理六腑气机,增强脏腑功能,适用于六腑疾患;合募与俞原并用,表里相配有助于防病传变,适用于五脏六腑等兼证;在脏腑辨证的指导下,辨明疾病所属脏腑,属虚属实,属寒属热,根据不同脏腑的特性选择不同的配穴方法,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另外,王富春教授在教学临床实践中还多次提到针灸治疗疾病的“三大要素”,即辨证、取穴、手法。笔者认为,在此提出也尤为重要。因为三者相辅相成,贯穿于针灸治疗疾病的始终。本文中所提到的合募、俞原配穴与脏腑辨证只是这三要素之一,在针灸治疗时还应将其与其他要素结合应用。

6 参考文献

1 王富春,景宽.特定穴在临床中的配伍应用.辽宁中医杂志,1989;12(10):34

2 吴修玉,马正军,苏金鹏,等.合募配穴针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疗效观察.中国医药研究,2004;2(10):14

3 徐晓红,郑鹏.再论俞原穴及其配伍方法.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4;20(12):17

(收稿日期:2005-10-26,马兰萍发稿)

上一篇:论脐针疗法中的方位补泻 下一篇: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系统性硬化症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