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标理念,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时间:2022-08-27 09:29:13

践行新课标理念,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摘 要: 围绕如何践行新课标理念,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这一问题,作者从两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一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二是运用开放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教学理念 开放式教学

2011年新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选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英语课程注重学习的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英语教师如何践行新课标理念,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相关课例谈谈感想。

一、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

《标准》对英语课程的任务是这样描述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教师角色的定位,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譬如,教学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1中的“Main task Part A&B”相关内容时,笔者先描述了一位名人的外貌,提供了关于外貌特征的一些信息,如very tall,a square face,big hands and long legs来猜a very famous basketball player。之后让学生猜测Who he/she is?学生兴奋地说:“He is Yao Ming.”接着笔者趁热打铁让学生用几个短语简单描述一下自己同桌的外貌,后来又安排学生用四五句话描写班里某位同学的外貌,然后大声读出来让其他同学猜。在说、写、猜、评等各环节的学习中,学生都兴味盎然。“未成曲调先有情”,本节课教学以猜测活动拉开序幕,有效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学过程中,笔者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寓教于乐,学生不仅不会感到枯燥和疲倦,反而感受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同时,笔者还努力创设交际情境,引领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自信。

二、运用开放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好的英语课应该是能满足学生的活动欲望和创造欲望的活动场所。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通过小组活动,以开放的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学习的精神,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师生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如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教师执教牛津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1的Grammar部分的“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的相关内容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复习语法“现在进行时”,为了突破难点,执教者运用开放式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按照新的教学理念所指引的方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通过不同形式的操练,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为了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课前可要求学生演唱几首英文歌曲,而且执教者和学生共同演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师生在歌曲演唱过程中情不自禁地用手打起节拍,为原本比较耳熟的歌曲增添了新意。教学中执教者可因势利导,用英语和学生交流:“Are you happy today?”“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 are happy?”……从而师生交流水到渠成地导入本课教学内容:“What’s she doing?”和“What are they doing?”本节课教学目标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口语、笔头形式的操练,训练难度比之前新授内容有所提高。在这样一种开放式的讲练中学生容易疲倦,为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执教者在操练中增加了“心有灵犀”、“快乐变化”、“轻松一刻”、“有口难言”等有趣的活动。在活动中,师生的共同参与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2.运用喜闻乐见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运用游戏展开教学是这节课的一大亮点,执教者运用游戏把一个个操练环节连接起来,在玩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知识,激发了兴趣,培养了情商,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情感态度这一目标,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语言实践和思维活动中。如“超级模仿”这个游戏是训练听力的练习,学生根据所听内容做出相应动作,由于语速快,学生的动作也要跟得上,连续的动作充满幽默感,让人捧腹。“双簧”这个游戏更具特色:执教者安排一个学生藏在讲台后面“解说”,两个学生则在前面表演。表演者在表演某个动作时突然停止下来,“解说”此时向大家提问:“What is he(she)doing?”这样吸引学生注意力,且与所教内容密切相关。这一活动不仅改变了学生一味欣赏的局面,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复习了主要内容。课堂上形成了一种情感交融、生动活泼的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了联想、归纳等抽象思维能力。

3.拓展课程资源,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英语教学应当生动有趣,并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使以有意义为主的教学和以形式为主的教学达到完美统一。上述课例,执教者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不提供固定的模式,而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应用该句型。学生不再只是简单模仿,而是主动探究。执教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为了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执教者运用了较多的图画、卡片等,增强了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运用实物投影仪和录音机等辅助设备,拓宽了教学渠道,改进了教和学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陈玉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初中英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上一篇:“留守学生”个案分析 下一篇:优化口语交际教学, 培养学生说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