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之为道 至精至微

时间:2022-08-27 06:31:33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凡大医者,一要精,大医要有精湛的医术;二要诚,大医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医之为道,当至精至微,明辨而行之。

明确价值是做好医生的第一课

人生有很多种活法,选择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决定者就是你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价值观也不是一成不变,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历的丰富而转变。在特定的条件下,还会被别人的价值观所“绑架”。

人生道路的选择亦是如此。和许多男孩子一样,刘雪峰最初的理想也是当一名军人。但是母亲的一句话,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儿子,学医吧,家里要是有人看个病也方便。”的确,在当时那个年代,我国的医疗水平确实非常落后。刘雪峰最终进入医生这个行当,就是如此简单。

选择去当医生,不是很难,但要想做好一名医生,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医生本身有欢乐,也有痛苦。刘雪峰的父亲是由于家族性的高血压造成的心衰而去世的。父亲的去世,对他的刺激很大。每个医生都可能碰到这种生与死,但作为一个医生,当他眼睁睁地看着亲人的离去而无能为力,不禁会感叹,学医到底有什么用?

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两个字―“价值”。人生的价值就在于此。找准个人价值,是做好医生的第一课。医者,常常被人誉为没有翅膀的天使,肩负着守护生命的神圣职责,对于医生来说,只有造福苍生,才能成就大我。

医生的医,繁体字是“”,为合体会意字。按照《说文解字》里的解释,“匚”是指按摩,“殳”是指针灸,“酉”是少了三点水的酒,指的是药。字面的意思是指按摩、针灸完了之后用药。这个按摩,现在指的是医生要用心,指的是技术和理论,酉指的是现在用什么药,用什么理来解决这个问题。

“为医者,必须勤奋谦恭,讲求实效,力戒空谈。如是,方能得信于病家,否则,虽有活人之术,而无慈人之心,亦不能赢得病家尊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雪峰很坦诚地说,作为一名医生,病人的利益就应该是第一位的,对病人是不是用心,主动性是一个很好的考量标准。所以,刘雪峰和他的医护团队的电话,都是要求保持24小时畅通。

演绎传奇有时需要的只是一个舞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既然投身医学,即当悬壶济世,理应加倍努力,专心致志,回报病患之所托,实现治病救人之夙愿。作为医生来说,用心治疗一些疾病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治疗那些疾病的技术不完善。怎么办?你就要想一些办法,去完善或者超越原来的那些办法。其实当你用心做事的时候,你就会自然发现那些技术的优缺点,尤其是不完善的地方,你也会用心去改变那些技术。

刘雪峰从1989年开始开展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关节疾病,在关节镜下可进行前后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术、半月板缝合术、关节软骨移植等高难度手术。1994 年开展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自行设计了PCA假体置换模具。1997 年开展经皮腰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2001 年开展显微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现开展镜下多节段髓核摘除和局限性椎管狭窄症手术。2003 年完成了首例经显微后路椎间盘镜进行B― Twin脊椎间隙融合术。

“给你个舞台,看你能演绎出什么样的传奇”。1997年,当时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开始创建微创外科,在骨科里成立了以关节镜为主的关节镜科。张秀梅院长非常有魄力,将年仅三十多岁的刘雪峰推向了前台,担当新的科室主任。

从1989年以后,刘雪峰基本上是以关节镜外科为主。在实践过程中,他发现,关节镜上可以做膝关节手术,包括半月板的损失,前、后交叉韧带断裂,关节软骨等等,能够实行二十几种以上的手术。这里边有一个半月板本身的手术,在传统手术里,就是切除,半月板损伤就切掉。但是半月板切除对身体损伤比较大,在膝关节里是有用的。国外在探索进行缝合,缝合涉及的针,进口一套非常贵。缝合一次要四千块钱,病人也承受不了。他借鉴了日常生活中缝纫机的针,把针眼放前面了,缝合针针眼在针尖上,缝合中针不用全穿过去,完了打结,线也是可吸收材料造的,是可吸收线,针可以连续缝。一项专利技术就此诞生。

目前关节镜手术已经站在了国内医学科技的前列。因为关节镜下,半月板本身的缝合,前后交叉韧带的重建,关节软骨的移植,这些本身都是高精尖的手术。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关节镜手术的探索上,刘雪峰和他的团队始终不曾停下脚步,骨外科在这几年相继开展了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六大关节的关节镜手术。关节镜科室也逐渐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早先不被人认识到被医生认可,被社会认可,并广为患者接受。

2006年,刘雪峰将工作阵地转移至哈医大四院。该院2004年由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剥离后归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新的领导班子推出的首要政策是搭建平台,引进人才。刘雪峰也在被引进的人才行列之中。哈医大四院由于人才集中,起点较高,从2006年起,每年的收入增速均在1个亿左右,2012年预计将收入14亿元,远远超过同期其他归属后的医院。

“微创外科技术要有好的平台,造福更多人。我掌握的这个技术正好是哈医大四院需要的,我不断创新的动力也在这里。”刘雪峰回忆当时选择哈医大四院的理由。首先,医院发展好就等于惠民;其次,微创手术本身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这里需要这种技术;第三,这符合全体病人的利益―把病治好。在与哈医大四院申宝忠院长一谈即合之后,刘雪峰在哈医大四院开始了微创外科新的征途。

可以说,关节镜外科的发展也成就了刘雪峰的发展,关节镜和刘雪峰牢牢地连在了一起,让他在黑龙江乃至全国声名大噪。用病人的话来说就是:“我一打开网页,我想看关节,随便一点就能找到刘雪峰的名字。”就此,一个关节镜外科的传奇,在这样一个舞台上开始尽情演绎。

实践检验病人的需求就是创新的方向

“医药为用,民命所系,疾人贵急,其任重矣!”

对于刘雪峰来说,病人的需要,就是创新的方向。在关节镜领域发展的同时,科室还开展了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刘雪峰对记者说:“当我们选择一项技术的时候,也在应用当前市场经济里一套比较熟悉做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很多,市场是现成的,你就找到一个别人没有应用的技术去治疗这个疾病就行。”

传统的手术做一个单纯节段的椎间盘,再熟悉、再熟练的医生,他也得切六厘米切口,而应用了椎间盘镜变成2厘米,恢复快的病人可以在第二天就离床下地,这对病人是很有利的。

有一对农村夫妇,男的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用了非常多的办法,拔火罐、扎针灸、敷膏药……几乎所有非主流的办法都用了,但是病没有好转,而且越来越重。不仅啥活干不了,常常憋不住尿,连媳妇也烦了,一度离家,不跟他过了。最后病人找到了刘雪峰。刘主任详细地给他介绍了情况,拿了脊椎模型,一块块拆开来给病人讲解病情病理,做一些现场的直观的引导。这样详细讲解完之后,病人接着就问:“手术怎么做啊?”刘雪峰告诉他:“手术很简单,在这后边切一个两厘米的切口,稍稍去掉一部分骨头,把突出的椎间盘去掉。这个手术就做完了。剩下的纤韧板本身要保留的,保持椎间隙本身的一个高度。”病人手术后的第二天,刘雪峰再去查房的时候,病人拉住他的手晃了半天,激动地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不是我们常听到的,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或是我要感谢你呀,而是:“大夫,我能憋住尿了。”

“病人是最需要扶助和关怀的人,解除病人的痛苦,是每一个医生的天职”。因此,医疗技术的创新,就是为了更好地解除病人的痛苦。对于每一位就诊的伤者,刘雪峰留给他们的是康复、是感动,而他们留给刘雪峰是赞美、是感激。

将心比心,金杯银杯不如病人口碑

作为一名医生,给病人的不仅仅是康复的希望,更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关爱。

古人言“医者父母心”。然而,在喧嚣纷繁高负荷的日常工作中,如果要求一名医务工作者,始终保持一个和颜悦色、无私奉献的态度,的确很难。但是,刘雪峰做到了。

评价一位老师讲课效果的好坏,最有发言权的是他的学生。同样,评价一名医生是否优秀,要听他所治疗的患者怎么说。一位患者在网上这样给刘雪峰留言:“您认真地告诉我原因,在听您说的过程中,您幽默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切实为病人着想的态度,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您高尚的医德,更感到您是把每一个病人当做自己的家人,为病人考虑得长远;您还不断地鼓励我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动,您的人品和医德让我相信您的诊断,更感受到找您看病心里踏实和温暖!”

“医者之德,德被天下;医者之爱,大爱无边。”刘雪峰用“相互理解、换位思考”来沟通病人,用“金杯银杯不如病人口碑”来激励自己,在医患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尊容幸晤礼彬彬,拜读华章沁客心。弄墨佳珠文苑秀,回春妙手杏林珍。粗言意浅惭濡帛,雅句情长贵比金。老凤山深鸣更暖,声声唱彻主旋音。”作为医生,应该有着和医术同样重要的一份医德,才能够得上大医精诚、杏林春暖。

上一篇:束昱:城市地下空间科学的开拓者 下一篇:强化自主创新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