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里的山家清供

时间:2022-08-27 05:31:52

都市里的山家清供

林洪所作《山家清供》是我喜爱的一本宋代食谱,所记皆为山野农家的粗茶淡饭,以素食居多,读之可知南宋江

南乡间的食俗民风。按图索骥,试制部分肴馔,颇可下酒 ;文字清新,有东坡小品风味,亦可下酒。试选两则,以飨读者 :

梅粥

扫落梅英,拣净洗之。用雪水同上白米煮粥。候熟,入英同煮。杨诚斋(万里)诗曰 :“才看腊后得春烧,愁见

风前作雪飘。脱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当香烧。”

山家三脆

嫩笋、小蕈、枸杞头入盐汤焯熟,同香熟油、胡椒、盐各少许、酱油、滴醋拌食。赵竹溪密夫(福建人,南宋进

士)酷嗜此,或作汤饼(面条)以奉亲,名“三脆面”。尝有诗云 :“笋蕈初萌杞采纤,燃松自煮供亲严。人间

玉食何曾鄙,自是山林滋味甜。”蕈,亦名菰。

我家春节向例摆粉、白两树梅花盆景以应时令,加在一起花不过数十朵,梅粥是不用指望了 ;京华寒苦,嫩笋、小蘑菇、枸杞头都要从南方运来,估计只有“文奇”能够凑齐,春暖以后不妨一试。

文奇美食汇是我在北京发现的最重视食材品质的中餐厅,不仅重视参肚鲍翅之类贵重的原材料,于看似普通的

禽畜蔬果乃至豆腐,都能认真挖掘,找出最顶级的货色,悉心烹制,于平淡处见精彩 :

普宁豆腐是广东潮州特产,“文奇”在当地的一个手工小作坊订货,空运北京。大约是大豆品种、水质和加工手法

的因素吧,与北京的豆腐截然不同 :第一是嫩,如果炸着吃,薄薄的金黄色外壳里包着的几乎就是一包豆浆,但又是完整的一块 ;第二是豆腐特有的鲜香味十足,鲜到你明明知道这是豆腐,还忍不住要问 :“豆腐能这么好吃吗?”

吃法我喜欢炸,店里配的调料是潮州风味的汁水,我每次都要求上同样是潮州特产的普宁豆酱,极咸,带一点发酵产生的特殊臭味,臭中带鲜,跟炸豆腐真是绝配。

前几年常去青岛出差,尝过当地特产的马家沟芹菜,据说是用牛奶浇灌长大的,扔到地上能够摔碎。如此“尤物”

在青岛也不是可以随意找到的,“文奇”居然把它运到北京。吃口确实脆嫩无匹,几乎找不到纤维的质感 ;普通芹菜不招人喜欢的“药香味”也变得清新而不刺鼻。最好的吃法就是生吃,蘸一点甜面酱,清甜爽口,与其说是蔬菜,还不如说是一种水果。

云南皱皮辣椒香味十足,多数不辣,椒香里裹着淡淡的甜,偶尔吃到一个辣的就辣得不得了。以之炒日本“黑豚肉”片,猪肉的味道比我们常吃的要淡一些,而弹性十足 ;与辣椒一起入口,明明是荤菜却清新爽口,酒饭皆宜。

武夷山不仅出好茶,也出美食,“东笋”为其中隽品。此“东”非彼“冬”的笔误,乃“东部所产冬笋”的缩写

耳 武夷山到处有竹林,冬季自然有笋可挖,而以东部所产最佳,故称“东笋”。鲜笋极易变质,北上京华,殊为不易,当地友人传一妙法 将笋去根,连皮煮熟,凉透,到京后冷藏。以鸡清汤瀹之,香鲜爽脆,不输鲜笋。

其余如富阳甜豆的清香甜嫩,松茸的鲜美绝伦,缅甸甜瓜的甜润爽口,都值得一试。

“文奇”此类佳构甚多,我每次去品尝有新的惊喜,一点不比《山家清供》记载的差,可惜我的文笔不如前辈,好

比把佳肴装在了破盘子里,各位看官只能委屈一次了。

上一篇:扬州味道之干丝 下一篇:叶问 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