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青年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2-08-27 04:17:48

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青年工作的思考

处在“信息时代”大门口的世界各国正纷纷调整自己的姿态和结构,以迎接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二亿五千万中国青年,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如何认识,如何思考?如何对策,如何行动?

一场没有硝烟的全球性经济之战

当代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是在相互间的生产竞争中实现的,打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全球性的经济战争。在生产竞争的后面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后面是文化教育的竞争,文化教育的后面是人的智力的竞争。而最终隐藏着的是人的素质的全面竞争。

欧洲的科学家数目,每隔15年翻一番,而美国则是每隔10年翻一番。西方发达国家中,早就展开了一场争夺人才,开发智力的无形战争。

当然,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不仅仅限于智力,还有体格、观念等其它方面。日本企业面对强大的美国、西欧诸国的传统优势,能够后来居上,靠的就是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

在新技术革命所预示的未来世界中,国土的大小,资源的多少,地理位置的优劣将不再是竞争胜败的主要因素,而人口质量的高低,民族素质的优劣,智力开发的快慢则将起决定的作用。被二次大战拖得经济近乎崩溃的,领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岛国—日本,在短短的二十五年中重新崛起,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事实已证明了这一点。

从我国国情出发,要把战略眼光放在提高青年一代的素质上。青年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在农村占半数以上,在全民和集体企业中占60%。提高青年一代的素质是关系着民族兴衰、国家兴亡的根本大计。

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还保持着一个数量级和时间差的中国,为着不久将来的起飞和迅速进入信息时代,必须提前作好准备,首先把目光放在青年人的智力开发和素质的培养上。

在我们为祖国的未来描绘四个现代化的物质外廓时,切不可忘记同时为其塑造具备现代化头脑和全球性战略眼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精神内核。我们不能仅从技术角度和物质形式上来认识和解释“新技术革命”,而要意识到培养一代能够迎接未来社会挑战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意义。提高二亿五千万中国青年的素质这项异常艰巨的工作必须从现在就紧急起动,这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

要求青年工作进行全方位性的改革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我国青年,其集体观念,刻苦耐劳的品格、和谐友爱精神是举世赞颂的。我国青年所继承的中华民族历来的优良传统和奋发自强精神无疑是优势所在。但必须承认,无论在方法观念,知识水平,身体素质诸方面,我国青年还存在着相当严重的与新技术革命挑战不相话应的弱点,这是因为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中的精神糟粕还在侵害着青年;目前条件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结构中尚待改革的不合理因素也在制约、影响着青年。中庸的思想、保守的倾向,农业社会慢节奏造成时间和效率观念,以及依赖性的传统生活模式带来的自立能力、独创精神的缺乏等等,就是典型的反映。

二亿多文盲和半文盲同我国庞大的人口一样在世界上是惊人的。我们正被人口众多,尤其是文盲众多压得喘不上气来。加之科盲,法盲,计算机盲,问题就更加严重。这同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是很不相称的。

日本青年身长体重等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增长,大大超过了我国青年。矮日本已成为亚洲的高个子。现代化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人的体质更强健,动作更敏捷,能适应长时间高度集中和紧张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我国青年在这方面的差距也是不容忽视的。

冷静而正确地估计我国青年的现状,正是起步的良好开端和我国青年工作改革的必要准备。

现代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生活,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正在向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方面发展。紧紧围绕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开展的新时代的人类活动,尽快缩短我国青年一代与世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之间的距离,迅速赶上时展的潮流,全面提高我国青年一代的素质,应成为我国青年工作改革的出发点。

要从“传统的人”转变到“现代的人”决非易事。美国莫克尔斯教授去年来华访问时提出,现代人应具有至少十二种以上的特征。乐于接受新的思想,新的行动方式,适应社会的各种改革和变化,能理解不同意见,头脑开放,容得下反对意见,并认真考虑和尊重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不囿于成见,不因循守旧,敢于向陈旧的东西挑战;守时,惜时,讲究办事效率;乐于让后代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离开习俗所尊重的职业,不横加干涉。现代人还应该越来越互相尊重,互相依赖等等。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对现代人的理解与我们的理解当然有本质的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可以比较的,那就是,我们造就的现代人,比他们理解的现代人要更适应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崭新环境,而不是相反。

既然,新技术革命将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生产、政治和思想文化观念诸方面的变化,那么,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国青年工作的改革就必须也只有在紧密联系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观念的全面改革中才能实现。青年工作的改革与社会经济的改革理应是同步进行。

为了造就现代化素质的新人,青年工作的改革首先应指向经济生活,指向生产第一线。例如,团组织开展的五小发明活动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下,有了深刻的意义,应给予更高的重视并积极为之开辟通向新技术革命的新路子。正在广泛兴起的常设性的青年科技情报机构和发明创造协会等具有强大生命力,它对于加强青年创造发明活动的指导,组织横向联系,主动取得整个科技界的支持,推动社会改革的进程,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同时对造就一代具有现代化素质的新人将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青年工作的改革应指向膏年骨干的有效培养。例如,培养青年干部的学校,不仅要传授马列主义,而且还应传授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科学学、未来学、管理科学等横向综合科学的新成果等。要努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全球眼光和现代化头脑的青年书记、青年企业家、青年社会活动家、青年思想家、青年教育家等。大力表彰勇于改革,勇于创新的各类青年典型,同时积极探索快速造就上述人才的渠道和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其三,青年工作的改革应指向推动企业决策的科学化。智囊团是先进国家社会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形式。如果我们的青年组织能在各行各业建立各种不同功能的智囊团,吸收无论在任何单位都会出现的青年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机灵鬼”、“小诸葛”、“小秀才”、“消息灵通人士”等来参加,这不仅能提高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挖掘青年的智力资源,而且对于推动改革决策的科学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其四,青年工作的改革应指向旧传统观念的改变。如果青年只能在保姆式、喂养式教育中成长起来,就不能培养有创造力的合格人才。我们要以一个日益开放的现代化世界的坐标来看待我国青年工作的改革。要培养能迎接挑战的新一代,就要促进信息的流通,支持青年自己组织起来的各种形式的有益的社会交往。活动形式要多样化,鼓励辩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要注重西方文化的比较阅读,比较研究。有比较才有鉴别,有创见才能前进。在不危害社会总体利益的前提下,可以允许青年人别出心裁,冒尖出头,去探索一些前人未做过的事业。我国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时空观、社会观等,如果能有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发展,就应当善于集东西方文明之精华于一身,走出一条全新的路来。

可以预见,开发青年创造力活动本身,必然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面向时代方向的具有更大创造力的青年工作形式。 (题图:李槐惠)

上一篇:特区小夫妻 下一篇:贝壳、长寿菊和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