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8-27 02:56:08

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植物保护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农业减灾保产增产技术体系的基层农技部门。如何搞好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保护好植物,促进高产、高效、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最大限度的保护好环境,利用好环境,发展可持续农业,将是我们基层农技部门今后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农作物;农业害虫;综合防治;植物检疫;生物防治;化学农药;害虫防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环境意识的提高,无公害农产品已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消费目标,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与农药残留的标准要求越来越严,特别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植物保护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农业减灾保产增产技术体系的基层农技部门,如何搞好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保护好植物,促进高产、高效、优质农产品的生产,最大限度的保护好环境,利用好环境,发展可持续农业,将是我们基层农技部门今后的工作重点。

一、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的现状

1.缺乏综合防治的意识

由于农村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低,对科技兴农的认识有限,防治虫害的专业技术落后,没有积极主动的防病治病的意识,往往是被动的等灾害发生后再采取补救措施,亡羊补牢,治标不治本,给虫害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2.对害虫重治轻防

在作物害虫发生之前,不考虑怎样预防害虫的发生,到害虫发生时才想去防治,往往达不到防治的预期效果。近几年,地下害虫又十分猖獗,特别是金针虫对小麦、春玉米等作物危害较大,减幅达20%~50%。主要原因是害虫隐藏在地下越冬、越夏,使群众造成麻痹心理,不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土壤处理预防害虫,重治轻防,导致出现虫害发生后农产品产量降低质量下降。

3.单一重视杀虫剂

现代杀虫剂绝大多数都属广语性,它不仅能消灭害虫,也能杀死害虫类的天敌和其它益虫,其结果使得漏网的害虫失去天敌而加速繁殖,造成了虫害的再度发生。另外,原来危害不大的次要害虫因失去竞食对象也可上升为主要害虫,造成新虫害的流行。其结果是对作物的危害往往比采用杀虫剂前还严重。人们为了加强防治加大剂量,从而使害虫的抗药性与日俱增,终于达到难于或无法防害的地步。

二、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的对策

所谓综合防治,就是在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农药甚至不使用农药,并结合其他无害化措施控制害虫,使害虫不再对农作物造成经济损失。要搞好新情况新要求新标准下的植保工作,我们必须继续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走持续绿色农业发展道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重点,以化学防治为补救,协调运用好各种防治措施,使害虫的预防、控制达到无害化。

1.做好害虫预测预报工作

农作物害虫监测预警是植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害虫测报是首要任务。每种虫害的发生与气象因子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基层农业技术部门要结合气象资料,搞好害虫的中长期预测预报,提高其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要消灭虫源,减少害虫越冬越夏基数,从害虫发生的环境、土壤、场所等源头抓起,控制害虫发生为害,是综合防治害虫的一种最有效手段,也是保证绿色农业生产的基础。农作物的保护离不开预测预报,通过预测预报可以很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减少作物被病虫危害。

2.种植合适的高产抗性品种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抗虫品种渐渐推广普及,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土壤和气候特点,制定推广适宜本县区生产,且产量、米质、抗性都较好的优良主导品种。以方便农民朋友根据自己的生产条件和习惯,选准好品种。

3.推广利用农业栽培新技术

推广健身栽培控害技术,发挥农作物自身的抗虫作用和补偿效应,把传统的农业防治措施与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用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控制害虫的发生为害。如地下害虫最喜食禾谷类和块根、块茎类作物,实行禾本科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或间作套种,结合深耕耙翻、重施有机肥可有效控制害虫发生为害;科学进行肥水管理(N、P、K合理配比),及时清除田边杂草残体,能有效切断越冬(或越夏)成虫滋生蔓延,减少害虫发生为害;果树上的套袋保护及作物生产中的棚膜覆盖,不仅可有效防治害虫为害,还能促进果实发育、提高果实品质,还可有效利用地热光能,减少环境污染及用药成本。

4.大力实施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主要措施是利用天敌昆虫、细菌、真菌、病毒等进行防治作物害虫,并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如抗蚜威只杀伤蚜虫,不杀伤天敌,赤眼蜂、瓢虫的利用等,可有效防治棉铃虫、蚜虫)。但生物防治的作用速度缓慢,生物技术推广较为困难。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生物防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修饰微生物(Bt和杆状病毒)本身基因以提高其对害虫的感染力,或与异源病毒重组以扩大寄主范围,或将外源激素、酶和毒素基因导入杆状病毒或Bt基因组中以增强其致病力、寄主范围和快速寄到能力。或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杀虫剂的抗性基因转移到天敌中去,改良天敌的基因组成,使其产生抗药性,提高其在田间的生物种群竞争能力。利用微生物农药治虫,包括病毒、真菌、细菌,对农产品安全生产,减轻农药的污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2000年以来本市试验示范并大面积推广了生物制剂添丰代替氧化乐果防治小麦蚜虫,1.8%虫螨克防治美洲斑潜蝇,效果较好,对人、畜、环境安全,且经济、有效期长,属于低毒低残留农药。在未来农药的发展中,生物农药将会占据愈来愈大的空间。

5.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作好病虫的防治工作,在病虫防治中不排斥使用化学农药,但反对单纯依赖化学农药,更反对滥用化学农药。通过改进施药方法和施药技术,适当放宽化学防治指标,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菊酯类农药,要与其他防治害虫的有效药剂合理轮换使用,避免长期大面积单一使用,以延缓害虫抗药性;加强抗性监测治理;开展用药培训和指导工作,严格贯彻执行《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生产规定,推广标准化、无害化植保技术,确保农业生产无污染。

6.积极推广物理防治等其他措施

物理防治是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放射能、声波等防治害虫的措施。充分利用光、热、温度、辐射技术等方法,诱集、灭杀、忌避害虫,如灯光诱杀、糖醋诱杀、性诱剂诱杀、不育剂和激素的使用、高酯膜的使用、嫁接抗虫等,综合应用各种措施,达到预防和减轻危害的目的,实现绿色农业生产。

总之,农业害虫的综合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克服单打一的思想,要立足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力求获得最佳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上一篇:浅析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下一篇:浅略探讨多效硅肥在水稻上的不同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