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地脚螺栓位置超差后的常用纠正方法

时间:2022-08-27 02:20:03

设备地脚螺栓位置超差后的常用纠正方法

【摘要】机械设备安装的就是把设备安装到设备基础上并校正,多数设备是使用地脚螺栓固定,但地脚螺栓经常出现超出允许偏差的情况,使设备无法校正到设计要求的精度,需要修改设备或校正地脚螺栓,每种方法都有优缺点。

【关键词】地脚螺栓;超差;纠正方法

1 前言

机械设备安装前需进行地脚螺栓的复测,复测数据有两种,第一种是地脚螺全部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此种情况我们不加说明,第二种情况是地脚螺体的偏差超出了允许偏差的范围,就必须对地脚螺栓或设备进行处理,如不处理或处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安装质量、安装进度和安装成本,甚至根本无法安装设备,因此需各种处理方法齐用,才能保证安装的顺利进行。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重钢)环保搬迁的第一个大型项目是2700中板轧钢厂的搬迁。设备多达18000吨,设备都以地脚螺栓固定,地脚螺栓超过50000颗,地脚螺栓的处理难度特别大。因此在地脚螺栓复测数据拿到后,安装人员和测量人员一起分析偏差的大小,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使用以下几种处理方法:方法一是直接烘烤地脚螺栓然后弯曲到所需要的位置;方法二是把地脚螺栓周围的混凝土打一个坑,然后做弯曲或割断达接焊接其它地脚螺检,方法三是在基础上铺设一块厚度较大的钢板与地脚螺栓焊接,然后再在钢板上焊接位置与设备底座一致的地脚螺栓,方法四是直接修改设备底座的螺孔,方法五是打掉基础土建重新安装地脚螺栓。

2 处理前的准备工作

2.1 技术准备:汇审厂房的总平面布置图、设备安装的施工图和土建的施工图,要求三套图纸对所复测的设备地脚螺栓位置要求一致,不能相互矛盾,如有矛盾或不一致由设计进行复核,需图纸汇审合格之后才能进入下一步工作。

2.2 施工机具设备:需准备火焰加热设备、焊机,砂轮机,钻床、风镐、中心线拉线架、收紧钢线所用的搬手、Φ0.5~1的钢线、线锤、墨线、油漆、钢卷尺、记录所用的工具等。

2.3 施工人员准备:焊工、钳工、石工、铣床操作人员、测量人员和其它辅助人员。

2.4 作业条件检查:地脚螺栓的复测已完成,数据真实可靠。

3 采用五种方法进行现场处理

3.1 直接烘烤地脚螺栓根部两次弯曲

3.1.1人员:最少两人,焊工和钳工各一人。

3.1.2 场地要求:场地必须清理干净,拉中心线、吊线捶或经纬仪需无任何物体挡住视线,地脚螺栓外露,且必须有具备两人同时操作的作业面。

3.1.3所用工具要求:炔氧焰加热器,一段钢管及卷尺等。

3.1.4工序要求:地脚螺现在的位置和需达到的精确位置已确定。

3.1.5 此方法宜用于地脚螺的偏差尺寸较小且地脚螺栓的直径也较小,设备底座的下底面到现有的混凝土顶面距离较大的情况,我们以精轧机出钢辊道地脚螺的校正为例,修复过程如下:

3.1.5.1 清理干净混凝土表面,同时把地脚螺栓表面清理干净,把有螺纹的部位带上两个以上螺帽以保护螺纹。

3.1.5.2 在地脚螺栓的根部用火焰加热,直到地脚螺栓加热位置变软,用钢管套筒套上螺栓朝设计位置搬弯曲,并随时监测弯曲是否到位,不能过大或过小,到位后停止加热和弯曲,此时地脚螺栓从烘烤点以上是倾斜的,然后让地脚螺检自然冷却。

3.1.5.3 地脚螺检冷却后,测量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再重复上步工序,如符合要求可进入下步工序。

3.1.5.4 由于地脚螺在上道工序弯曲后是倾斜的,所以要在设备底座以下上次弯曲位置以上把它弯曲回到垂直状态,工序与3.1.5.2相同,测量地脚螺栓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校正工作就已完成。

3.2 采用在地脚螺栓根部打一个坑再进行火焰加热校正的方法

3.2.1人员:操作共三人,石工、焊工和钳工各一人。

3.2.2 场地要求:场地必须清理干净,拉中心线、吊线捶、使用经纬仪时需无任何物体挡住视线。

3.2.3 工具要求:石工工具、炔氧焰加热器,一段钢管及卷尺等。

3.2.4工序要求:地脚螺现在的位置和需达到的精确位置已确定。

3.2.5 此方法宜用于地脚螺的偏差尺寸较大且地脚螺栓的直径也可稍大,设备底座到现有的混凝土顶面距离太小的情况,我们以四号横剪的下剪台地脚螺栓校正为例,修复过程如下

3.2.5.1先把地脚螺栓的根部的混凝土打一个坑,深度要求达到够校正地脚螺栓的程度,清理干净混凝土表面,同时把地脚螺栓表面清理干净,把有螺纹的部位带上两个以上螺帽以保护螺纹。

3.2.5.2 校正工序同3.1.5.2、3.1.5.3、3.1.5.4,校正结果见照片一。

3.3 采用在基础上铺设一块较厚钢板与地脚螺栓焊接,在钢板上焊接二次地脚螺栓

3.3.1人员:操作需两人,焊工和钳工各一人。

3.3.2 场地要求:场地必须清理干净,无任何物体挡住视线,每个地脚螺栓位置都能度量或目测。

3.3.3 工具要求:炔氧焰加热器及电焊机等。

3.3.4 此方法宜用于地脚螺的偏差尺寸太大且地脚螺栓的受力较小,设备到混凝土的距离能满足安装钢板,我们以精轧机出钢辊道地脚螺的校正为例,修复过程如下:

3.3.4.1 清理干净混凝土表面,同时把地脚螺栓表面清理干净,按需安装螺栓的位置把地脚螺栓用割炬割掉。

3.3.4.2 把钢板在原地脚螺栓的位置割孔,把钢板安装到位,用塞焊的方式把地脚螺栓和钢板焊接在一起,如照片二。

3.3.4.3 然后再在根据地脚螺栓的正确位置,在钢板上焊接地脚螺栓。

3.4 修改设备底座的螺孔

3.4.1人员:最少两人,焊工和钳工各一人。

3.4.2 场地要求:场地必须清理干净,无任何物体挡住视线,能满足测量要求。

3.4.3 机具要求:找好有能力的机加工厂家。

3.4.4工序要求:底座有加工的余量。

3.4.5 此方法宜用于地脚螺的偏差尺寸较小且地脚螺栓的直径确较大,设备底座到现有的混凝土顶面距离太小的情况,我们以初轧机的电机底座地脚螺栓孔(螺栓直径为ф120)的校正为例,修复过程如下:

3.4.5.1 清理干净混凝土基础表面,同时把地脚螺栓表面清理干净,测量出每个地脚螺栓的位置偏差值。

3.4.5.2 同时测量出初轧机电机底座的地脚螺栓孔的位置,找出需加工尺寸,有加工位置,因此直接运到机加工厂家加工,效果如照片三。

3.4.5.3 由于尺寸测量很准确,如图全部加工成条形孔,安装很顺利。

3.5 方法五打掉地脚螺栓基础重新施工

此方法是地脚螺栓偏差过大无法处理的情况下使用,就是拆除基础,重新进行土建施工。

4 五种修复方法的优缺点对比分析

4.1 直接烘烤地脚螺栓根部弯曲的方法:优点是修复速度最快,准确度较高,如不一次不到位可再次修复,对地脚螺栓的受力影响较小,缺点是适用范围小,仅适用误差不大、地脚螺栓较小、底座到基础的尺寸较大的情况。

4.2 在地脚螺栓根部打一个坑再进行火焰加热校正的方法:优点是修复速度较快,如不一次不到位可再次修复,对地脚螺栓的受力影响较小,底座到基础的尺寸较大的情况,缺点是适用范围小,仅适用误差不大、地脚螺栓较小的情况。

4.3 在基础上铺设一块较厚钢板与地脚螺栓焊接,在钢板上焊接二次地脚螺栓:优点是误差很大仍能修复;缺点是不能受大力,要求底座到基础表面有较大的位置。

4.4 直接修改设备底座的螺孔,优点是对受力无影响;缺点是加工成本较高,底座上需有足够的加工位置。

4.5优点是处理效果最好,偏差尺寸再大也能处理,缺点是成本投入最大。

5 结语

机械设备安装的地脚螺栓偏差概率很高,修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方法多种多样,选用修复方法应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人员、设备情况、现场条件)而定,也可以多种方法结合使用,最终的目的是保证设备的安装误差和受力条件,最终满足设备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3]《轧机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GB50386-2006).

上一篇:发变组电流电压回路检查方法探讨 下一篇:RTK技术与全站仪联合测图在土地整理项目中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