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最幸福时刻”的再品读

时间:2022-08-27 02:12:27

1972年由亲自点名,要钱伟长参加科学家代表团访问英国、瑞典、加拿大和美国。当时很多人不相信钱的“政治立场”,就连代表团团长也表示不能保证钱出国后不逃走。为此撤换了这位团长。但新团长仍然不同意钱伟长出访,直到临行前一天开会时也没通知钱伟长。

此时的钱伟长正在首钢当一名炉前工,而且已经干了快5年了。

当的秘书把来不及换下劳动服的钱伟长接到中南海时,看见钱伟长的打扮,说:“这样怎么能去呢?”他马上叫来自己的几个秘书,让钱伟长试穿他们的衣服,找到合身的,就换上了。又端详一番,微笑道:“鞋子太破了,我看咱俩的脚差不多,你就穿我的鞋吧!”脱下自己的鞋,让钱伟长穿上试试,结果正合适。于是,钱伟长就这样穿着的鞋,踏上了出国的飞机。事过36年后,当年钱伟长老人在央视访谈节目中回忆这段经历时,仍然禁不住眼含热泪地说:“那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虽然不少人知道这个故事,虽然这故事里颇有些礼贤下士的古风流韵,但只要细细品味品读,恐怕仍然会对我们今天那些身居权位的领导人应该如何看待知识分子、树立怎样的人才观,极有教益,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警示与惕励。

如果我们不为尊者讳,从上述与钱伟长的小故事中,我们还可以得到另一种启发,那就是人才成长与制度建设之间的关系。尽管可以为了钱伟长撤换代表团团长,可以为一个处在半劳改状态的人试衣脱履,并且对其爱国情愫和政治立场表现出极大的信任;但是,人们还是会问:是什么使这样一位杰出科学家的知识处在了一种“冬眠”状态呢?是什么“雪藏”了这位优秀人才的智慧呢?

答案当然不能仅仅停留在“钱伟长受到了某些人的迫害”这样简单的结论上。事实上,在那些不堪回首的岁月里,不仅像钱伟长、马寅初、老舍……等众多为祖国和人民作出巨大贡献的人遭受了迫害与屈辱,而且还有更多极有前途的不知名的人才被尘埋了才华,折断了本可放飞的创造力。这就是说,即便是像总理这样具有挽狂澜于既倒的权威之外,还有一种力量能够决定人才成长的命运。这种力量可以使钱伟长专有所用、学有所长,也可以使他从一名中年教授变为一名体力不支的炉前工。

这种力量就是体制的力量,是人治为大的还是民主法治为大的体制。前者可以使人从座上宾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而后者则可以为人才的发现与发展造就一种健康舒畅与包容的制度环境与社会氛围。

可见,发扬与扩大民主,建设与健全法治,是人才生成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由此也可以这样说,正确的科学的人才观念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坚定的博大的民主观念。主席在访问耶鲁大学时曾经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我们是否可以依此推理并断言:现代化的核心是人,没有民主也就没有辈出的人才。

(责编:田茵)

上一篇:不老的红舞鞋 下一篇:对少年冰球运动员意识培养与训练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