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结构性减税的建议

时间:2022-08-27 01:57:35

完善我国结构性减税的建议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具有积极财政政策意义的结构性减税措施,在鼓励投资、扩大消费、促进就业、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首先界定了结构性减税的内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结构性减税;财政政策;税制改革

2008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作为应对,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结构性减税政策成为我国近几年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头戏,在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3月的两会指出,我国将继续实行和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结构性减税的内涵

所谓结构性减税,是指在“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下侧重于减税的一种税制改革方案,以减为主,旨在根据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通过一系列“减税”措施,对税制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而在整体上既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负,又符合整个国家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要求。它既区别于全面的、大规模的减税,又不同于一般的有增有减的税负调整,更注重和强调有选择地减税,是为达到特种目标而针对特定全体、特定税种水平来削减税负水平,把优化税制结构、服务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落脚于针对性地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之上。

2.结构性减税的背景和原因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不断出台的结构性减税措施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2012年国内外环境仍将十分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在这一大背景下,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继续发挥财政政策的支持作用,继续实行和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我国实行结构性减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我国企业整体税收负担重

中国的税率普遍高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美国《福布斯》杂志2007年曾过一份“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指数显示,中国税负仅次于法国、比利时,名列世界第三。今年两会前的一份调查显示,有高达63%的企业认为自身的税负较重,九成被调查企业认为结构性减税不到位。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税收负担率过重,其积极性会比较差,活力也会减弱,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2 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需要

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在目前的条件下,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是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在财政上无非是靠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政府税收两个途径,以减税来扩大居民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拉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在税收收入的高速增长已经持续17个年头、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获得迅速提升的条件下,减税对于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的“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宏观调控决策,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 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需要优化

我国现行的税负结构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与消费需求的增长,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转换,势必会影响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是优化现行税制结构的需要,对国家鼓励发展的产品、企业和行业,给予税收优惠,不仅有利于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而且有利于推动税制改革,完善税制内容,优化税制体系,更好地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完善我国结构性减税的建议

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相应的政策建议:

3.1 继续深化增值税的改革

今年开始,上海在现代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领域启动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增强服务业竞争能力;有利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带动扩大就业;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将增值税征收范围覆盖所有的货物和劳务,不仅是与世界通行做法接轨,也是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的必然选择。在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时,需要考虑将一般纳税人的税率降低,可以将17%和13%的税率分别降低为11%和6%,对于小规模纳税人则建议降低其征收率、提高征收起征点,从总体上真正达到减少税收负担的目标。

3.2 调整消费税

作为调节消费的重要税种,消费税的税制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影响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也未能有效调节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其一,课税范围存在“越位”和“缺位”,一些已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的消费品如化妆品、轮胎、酒精等,仍在征税,而一些高档消费品,如高档时装、保健品、高档家用电器和环境污染大的物品等却没有征税,没有很好地起到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以及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其二,税收负担具有隐蔽性,由于我国目前消费税实行价内税,纳税人与负税人不统一,税收由消费者承担,企业是纳税人,从而造成一种假象,即税收是由企业负担的。这种现象影响价格的透明度及税收的透明度,有悖于公开原则,使消费者无法分辨价格中的价款和税款,不利于提高公民的意识。今后对消费税的改革,一方面要调整其征税范围,对那些已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的税目,停止征收消费税,而将一些环境污染大的物品列入征税范围;另一方面将价内征税改为价外征税,从而增加税收的透明度,更好地调节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需求。

3.3 改革个人所得税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不够完善,无法发挥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收入规模小,占全部收入的比重不到7%,对整个税收收入和经济影响有限;二是目前仍实行分类征收,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提高只能减少工薪阶层的税负,而对比重更大的低收入者和财产性、经营性、隐性收入多的高收入阶层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三是目前征管水平有限,不能实行综合征收,也不能采用更加公平的考虑各项因素进行费用扣除的办法。因此,加紧研究和制定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无疑是税收制度优化的关键一环。要进一步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培育和扩大中产收入阶层;减少税率级次,加强高收入者的征管,尤其是对财产性、经营性、隐性收入多的高收入阶层的管理。

3.4 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

中小企业在我国广泛存在的必要性首先在于其吸纳就业的能力,而非筹集财政收入的能力。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不仅是当前支持中小企业度过经济寒冬的现实之需,更是未来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长远策略。因此,建议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种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减轻要素成本的上涨压力。具体包括:对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采取加速折旧、放宽费用列支标准、设备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多种税收优惠形式;继续提高中小企业的免征额标准,降低中小企业经营者税负,允许个人独资和合伙的中小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之间进行选择,避免重复课税。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除了经济支撑政策,还应该扶持社会政策,实际上应该是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结合,复合型的政策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康,程瑜.论“十二五”时期的税制改革[J].税务研究,2011,1.

[2]杨卫华.关于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研究[J].涉外税务,2010,1.

作者简介:

申寸娜(1989—),女,河北经贸大学财税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税收制度与管理。

葛湾湾(1989—),女,河北经贸大学财税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实践。

上一篇: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对会计目标的理性认识 下一篇:关于增值税“扩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