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人没标准,有标准的都不是好女人

时间:2022-08-27 01:13:48

终于有人敢于制造这样一个标准了。据称,“中国美女标准”已经出笼了,该书颁布了从头到齿、耳、胸、腰等总计15个部位的标准。按照该标准,美女标准是:头椭圆球形,五官端正;发以秀发如云、青丝如黛为美;瓜子脸是最美的一种脸型――理想瓜子脸的长宽比例应是34:21;眼长度应为28―34毫米,宽为10―20.5毫米,两眼间距为35毫米左右;女性美丽的眉形应是:窄而稍稀,形如柳叶或一弯新月;中国女性以鼻子玲珑剔透、端正有棱、鼻翅适中为美;嘴宽度为32毫米,上红唇高度为8.2毫米,下红唇高变为9.1毫米;其色要红润、其形要小巧,嘴角微翘显得俏皮。我想,仅仅以上部位的数字化兼意境要求,恐怕就让大多数女士不寒而栗了。而那些被人称作美女或冠以什么什么小姐的,在此标准面前,又有谁敢说自己是美女呢?更可怕的是,已经有人采用高科技手段,造出了一个标准的“中国美女”。

如果你拥有这样一个模子产出的美女。是幸还是不幸?她拥有所谓中国女人的全部优点,比例完全符合评选委员们的人体美学尺度,但她是死的。如果真想造出一个这样的尤物,人力焉能达成?

这是一个什么标准呢?显然是商业的,而非审美的,是美女经济催生出的一罐超级可口可乐。

因为女性的美没有标准,也不可能有。好女人的标准,如果说有,那也就是马克思所讲的羞涩和温柔。前者讲的是自制、有底线,后者态度,温婉含蓄。中国传统所推崇的美女,大多只是一具静态模型。士大夫把自己对好女子的美妙感受和向往,用过于浓烈的词汇表达出来,凑成一幅女神图。按照台湾学者龚鹏程先生的见解,古人最早是以男性为审美对象的,而且使用了诸多现在全用在女性身上的华美辞藻。

模型的出现体现了后工业化时代的特征。技术万能的人士以为,电脑能制造出任何自己想要的东西。但他们忘了――人的其他一切都可以由电脑来替代,但审美例外。这个例外就是人和物的分野。工业化要求简单、数字化,能复制生产,有所谓的行业标准;而人的审美千差万别,细微而敏感,情感在里面起着主导作用:同一个对象,可以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他们相处的情境、对方展示的不同姿态,都会发生难以量化的作用。如果泯灭了人性,才会有纯粹的标准。

专家和名人可以有不同的偏好,瓜子脸还是苹果脸,但那只是喜好,还谈不上情感的投入。形状当然会引起人不同的感受,你喜欢一个标准的女子,并不等同于你在感情上接纳了她。在把女子当作产品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并且会有某些一致的标准,但那只表明男人对性对象的偏好而已。女人的情况就要复杂得多,她们喜欢的是自己的榜样,一个能让自己模仿的对象。由男人和女人来共同制订一个美女标准,就未免令人觉得滑稽而已。在中国美女标准公布后,来自搜狐网的一项调查显示,逾九成以上网友认为根据该项标准拼成的脸不能代表“标准美女”,这些被调查者表示,“世上本无‘标准美女’。”有许多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所谓标准“只是迎合商家和人们的感官需要而已,浅薄!!!”

作为一种商业行为,美女评选以至于颁布所谓的中国美女标准自然有其存在的深厚土壤。主办方要的就是争议、话题,也许连我们的评论都已经纳入了某个环节和体系当中,抽去人的属性谈论美,无异于剥离人的尊严,把女人视为商品――如果鼓励这种行销事件,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的貌似美丽的标准。但我们要问的是,人的标准呢,一个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文明人的标准,我们何时该讨论讨论呢?商业正在侵蚀人的最后一点尊严,把人作为商品,也正是我们丧失人性的征兆。

上一篇:编读互动 第22期 下一篇:危险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