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老师新劈的三块“砖”

时间:2022-08-26 11:09:58

魏老师新劈的三块“砖”

2012年10月24日,一段“四川大学的课堂上,一位老师利用自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徒手劈开一块粘土砖”的网络视频,让这位老师火了。接着,他的一个个新鲜有趣的应用软件又引起广泛关注,“It's me创新点名系统”、解决背英语单词问题的“刷脑神器”、促进交友的“刷女神器”,这些软件的制作目的单纯到只是为了“让科技更有趣”。为让自己所教授的知识“更接地气更简单”,他付出了很多努力,他戏称自己是“英文授课里面劈砖最好的,上课劈砖里面英文最好的”,他就是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副教授魏骁勇。

It's me:有图有真相

“It's me创新点名系统”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用魏老师自己的话说,它的工作分为三步,分别是照、选、归档。

第一步——照:上课时,他会给同学们照一张相,下课后上传到点名服务器上。服务器上的程序会自动在照片中框出每个头像,进行人脸识别后,就会生成签到页。

第二步——选:课后学生用自己的账号登陆服务器,进入签到页。同学们可以在签到页下载当天课件,然后点击自己照片右边的按钮“It's me”,完成签到。

第三步——归档:系统会自动将本门课程的出勤情况生成文档,经过分析得出结果后保存下来。

“其实我过去上课从来不点名,但从不缺席的学生说这对他们不公平。可我觉得一堂课要花很多时间来点100多人的名字,浪费时间呀!而且也无法避免代答的情况。那不如照张相,所谓‘有图有真相’嘛。(笑)” 魏老师说,于是他研究出“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学生们的出勤率就很高了。“这样的新鲜玩意儿也让点名变得更有趣了。以前大家都很讨厌点名,现在我要是忘了点名,他们会提醒:‘老师你还没点名呢!’每当开始点名,他们就会摆出各种Pose。这样一来,教学效果也变得更好了。”

魏老师说,点名系统最核心的技术是人脸识别,现在这个技术还没有足够成熟,现在的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率还不是很高。所以他们今年就提出用社会关系网来辅助点名系统,提高识别率。当某个同学不好识别的时候,可以靠经常坐在一起的同学进行联合识别。并且点名页面上除了“It's me”选项外还有“Not me”,让同学纠正识别错误。

其实,这个系统最重要的价值不是为了点名。用它的人脸成像识别,可以大规模搜集课堂数据。相比其他的数据采集方式,可以为心理学家、教育家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直观资料。这也是这个系统更大的发展前景。

对于It's me 点名系统,大一新生大多不了解,认为该系统强制性点名,是对同学的不信任。也有同学觉得点名系统的技术只用于点名有些大材小用,并说:“如果有机会,我十分愿意参与这个课题的研究,它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推广到防盗、海关等多方面的应用去。”

刷脑英语软件:人工智能技术帮你记忆

2013年2月19日,“劈砖教授”魏骁勇又有新动作,他在个人微博上推出刷脑英语学习软件——GraphDik。

GraphDik英语学习软件是魏骁勇教授在十年前研发的一款使用词群和人工智能技术帮助记忆的图形化词典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制作的。它有两大特点:其一是以图形化的友好方式使用词群,即根据一个词根来引出整个词群(包括与该词根相关的词类、近义词和反义词等)。其二是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帮助用户记忆。GraphDik可根据人工智能算法,按照每个人的记忆曲线,提供科学的复习方法。

其中个人记忆特征曲线,可通过词典多样的单词测试模式科学计算出来。GraphDik不同于普通词典,它共拥有8种灵活组合使用的测验方式,包括看单词选发音、听声音选定义、看定义输拼写和看定义选发音等。用户测验时的实际情况(如对哪些单词进行了测验,花了多长时间,每个单词的记忆程度如何)都将会存入用户个人学习记录中,形成个性化的单词本。

GraphDik推出三天后,已有675人注册下载使用,后续功能即将推出,其APP安卓版也正在研发。但由于该软件只在WIN7上测试通过,漏洞仍然较多。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魏老师已向媒体表示,若GraphDik后续反响好,他的团队将会完善软件,并承诺这款软件现有的所有功能将永久免费。

这是魏老师所带领的研究生团队第一次浮现在公众视野中。其实,刷脸系统的包装推广和维护的主体工作都由他们完成。推广研究成果的教学网站——,也是由他们管理维护和发展。他们笑称,在魏老师课堂演示劈砖的实践过程中,也少不了他们搬砖的身影。

该团队成员都是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研究生,隶属于机器智能实验室,专门从事多媒体分析。团队现共有7人,大部分都有独立的工作项目。其中研一的李同学表示,他正在研究的方向是基于内容的图片检索系统,“用图片来搜索图片,关键是确定两张图片的相关点。”除此之外,uCopy网站也推出了他们已发展成熟的视频和音频检索系统。他们捕捉生活中的创意,将其融入研究中,经历反复实验和不断完善,才推出了最后的成品。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发明,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生活的便利、创意的启发,还有对积累、沉淀、探究精神的思考。

背后团队:学生是主角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我觉得我更习惯于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的角色。”魏老师笑称。劈砖教授的视频火了之后,魏老师和他的团队也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对于这个团队,魏老师倾注了不少心思。“我希望他们能更好地做好研究或者应用方面的工作,脚踏实地,不要眼高手低。”

“就拿这个会场四周的海报为例,海报是为了宣传产品、展示成果,海报的设计者需要在海报上展示对用户有用的信息。可是有一种情况是这样的,与海报关系不是非常紧密的非正式的信息不适合打在公众面前,但是设计者需要与用户做一些交流或者获得反馈。比如我觉得这张海报很吸引我,我想知道海报是谁设计的?他还有哪些其他的海报设计?而这些是不方便设计者在海报上全部呈现出来的。所以我就有了一个想法,设计一款App,用手机把这张海报拍下来就可以获得App内前期导入的关于海报的各种信息,比如海报的设计者、设计时间、主题、其他产品等等。这款产品也可以做很大的推广,比如在校园里看见一个名人的雕塑你却不知道那位名人是谁,用我们的App拍一张,你就立刻知道这个名人是谁了。这样静态的雕塑就活起来了!(笑)我们的设计思路就是这样,思维跳跃但是很接地气,看到了一个生活中的产品非常有趣非常有设计的想法,就立刻构思它的可行性。你不会觉得它没什么用,因为学生始终是我们第一用户群。”

魏老师的学生团队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负责外联,另一部分负责技术设计。两部分都有一个队长,“队长可不是我选定的哦,是他们自由竞争的。”魏老师非常注重强调团队内“博弈”的氛围,“作为导师,与教师的区别表面上看来只有一个字,实际上要做好教与导的区别是很重要的。作为导师,我更多地是与他们分享我的知识、我的设计想法,构建一个让他们思维跳跃、去实践操作的框架和环境,我只需要在旁边指导一下就可以了!”

负责技术部分的李同学认为,团队成员和魏老师的关系已经超越了传统教育中教导与被教导的关系。在产品设计遇到瓶颈的时候,大家一起讨论问题。每人都会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且可以质疑争辩,魏老师经常拿出更加优化、更有操作性的方案,我们也可以对老师的方案进行探讨发问,并形成最终的操作方案。

李同学说,魏老师强调在考虑到用户体验和设计方案的交集上做好取舍。总会有更好的方案,提不出更好的方案时要做到最优选择。“我还记得魏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次课就是研究与设计,他强调产品设计要以用户为中心,而不是以开发设计者为中心,要侧重于用户体验。这是区别于做研究的。研究要纵向深入,不断让研究更有深度更专业,而产品设计侧重于用户的覆盖面,即横向的广度。”在谈到产品设计的难处时,李同学说:“学生在设计产品方案时总是很仔细地考虑诸多方面诸多细节,却很难提出可操作的方案。”魏老师认为传统教育环境过于抽象,侧重学习考核,缺少中间过渡学习的过程。他有倾向性地引导学生跳出考试模式,多抓住实践的机会,在操作中不断成熟。

上一篇:艺术边缘 18期 下一篇:复旦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