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文化自觉

时间:2022-08-26 07:21:58

要有文化自觉

一、 阅读一个故事

师:昨天同学们回去预习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我们先来聊聊《史记》、讲讲司马迁。

生:我先说说司马迁。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一位了不起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生:我知道,《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还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师:同学们预习得不错。读历史故事和其他故事一样,首先也要梳理文脉。请大家自由默读,用小标题形式归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根据学生汇报,归纳出如下小标题:殷切嘱托 忍辱负重 完成巨著)

师:快速浏览课文。(生读)可以用合并段意的方式,归纳故事的主要内容:司马迁遭受了飞来横祸后,忍辱负重,历时13年,终于完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时光追溯到司马迁的年轻时代,寻找写《史记》的原因。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在读懂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写下来。

生:黄河的熏陶是司马迁决心写历史的原因之一。

生:还有历史故事的感染。那波涛滚滚的黄河龙门下,年幼的司马迁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满怀着梦想,他也要成为一名英雄,也要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

生:还有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喜欢历史,也有编写史书的志向,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尤其是病榻前,父亲泪流满面地叮嘱司马迁一定要完成他未尽的事业。

师:让我们一起朗读。(引读司马迁“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忙着研读历史文献”这两段话。)

【评析】预习、初读、浏览,梳理文脉,学会从文中筛选信息,学会概括,把长文读短,是阅读故事的一般方法。教者教学的重心始终停留在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的方式上,很适合本文清晰明了的文字风格。

二、 感受一段心路

师:当在司马迁专心致志写《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出示)“飞来横祸”是什么意思?

生:“飞来横祸”就是意外的灾祸。

师:那是怎样意外的灾祸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写得很明白,一起读。

生:“正当他……入狱受了酷刑。”

师:遭受飞来横祸、冤受酷刑,对于年轻的司马迁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会经历一段怎样的心路历程?(板书:一段心路)静心默读第3自然段,多读几遍,可以用单竖线做上分层记号。

生:一开始司马迁的内心一定非常非常痛苦和气愤,可谓悲愤交加。(板书:悲愤交加)

师:请你读读文字。(生读)

生:这时候的司马迁一定很想死,死比活着痛快!可他又想到了很多很多,所以决定活下去。

师:也就是思想始终处于矛盾中,处于痛苦的生死抉择中。(板书:生死抉择)

生:最后司马迁改变主意了,他决定活下来,继续写《史记》。

师:也就是司马迁发愤著书。(板书:发愤著书)

师:从悲愤交加――生死抉择――发愤著书,写在黑板上只有寥寥十二个字,但对于司马迁的内心来说,是极其复杂的。就让我们细细地阅读、体会这段不平凡的心路。

【评析】教者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从整体感知,梳理层次,提取关键词,解读司马迁不平凡的内心密码,教学的明线停留在学生习得阅读方法上,暗线则铺设了―条触摸人物情感,赢得自我情感共鸣的甬道。

师:遭受酷刑后的司马迁悲愤交加,“悲”的是什么?“愤”的是什么?课文中没有过多介绍。请你们读读补充阅读资料第一部分,再深入想一想。

生:司马迁悲的是入狱受了宫刑,失去了男人的尊严,人格受到了极大的侮辱。

生:悲的是他再也抬不起头来做人,整个家族都蒙上了羞辱。

生:悲的是自己竟然被判了这样的酷刑,痛苦万分。

师:读历史故事就应该这样,联系历史资料阅读,能把故事读厚实了。宫刑是所有刑罚中最卑贱的一种,是一种奇耻大辱。那他“愤”的是什么呢?

生:愤的是汉武帝不辨是非,无故判他酷刑,受了冤枉。

生:愤的是因为多说了几句真话,就被迫害受了这样的刑罚。

生:愤的是朝廷官员黑白颠倒,不敢说真话。

师:正义直言换来了如此酷刑,忠心耿耿却受到了惨无人道的折磨,所以(生齐读)“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残”字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1)害,毁坏。(2)不完全,余下的。(3)凶恶。这儿该选择哪一种?“残生”的意思是什么?

生:这里的“残生”就是指不完整的人生。

生:因为他受了宫刑,已经没有了做男人的尊严,所以说是不完整的人生。

师:在我国古代,有一种士大夫气节,士大夫犯罪,杀头可以,但污辱性的惩罚是受不得的。士大夫如果遭受酷刑,一般都会自行了断,这就是常说的“士可杀不可辱”。所以,对于当时的很多文武官员来说,如果“死”和“宫刑”同时摆在面前的话,他们会选择什么?

生:会选择死。

师:对,所以――(齐读)“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师:司马迁后来在《报任安书》中这样描述:(画外音)“仆以口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安静地看看这一段话的意思(大屏幕推上译文),你能理解司马迁此时的感受吗?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说一说。

生:生不如死、非常痛苦、痛不欲生、悲痛欲绝……

师:此刻的司马迁悲愤交加,万念俱灰!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这句话。

生:(齐)“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评析】课文仅用一句话说司马迁悲愤交加,寥寥数语不能触及故事源处,对于那时处境的了解正是感受司马迁形象的基础,教师的补充恰到好处,加上哀怨悲伤的旋律与声情并茂的阅读,在学生心底掀起情感波澜,对“悲愤”的理解自然也深了一层。

师:所有人的预料一定是司马迁会选择死,然而最终司马迁却选择了生,给世人一个大大的惊讶!为什么要生?这生死抉择后的“生”从何而来呢?

生: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师:他的这一想法决定了他的一生,也改变了他的一生。这几句话请你们一句一句地读,看看能不能读懂?

生:我读懂了第一句“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就是说每个人死的价值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师:原文是这样说的:(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谁能读懂?

生:人必然有一死,有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的死比鸿毛还要轻,这是因为他们所追求的不同。

师:因为追求不同,人生价值完全不同,多么鲜明的对比,我们一起朗读,要读得掷地有声!

生:我读懂了这一句:“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他觉得现在死了,就比鸿毛还轻,死的没有价值。对他来说,真正有生命价值的是写《史记》,真正重于泰山的是写完《史记》。

生:我受了宫刑,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我必须求得痛快一死。可是,不,不行,父亲临终前的嘱托还没有完成,我怎能就此求得自己的一死了之呢?将来我怎么去面对九泉之下的父亲啊!

师:《史记》何以那样重要?竟然让这位“士可杀不可辱”的士大夫坚持活了下来,他的内心一定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请你们替司马迁把“生死抉择”时的话写下了。[出示:司马迁想: (生写,然后交流)]

生:我因为多说了几句真话,遭受了如此的飞来横祸,现在的我这残生还有什么意义?我还是选择死吧?不行,我不能就此沉沦,想想那些英雄们,周文王被关,写了一部《周易》;屈原遭到放逐,创作了《离骚》……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写完《史记》,成为英雄!

生:我是一名史官,我有责任记下历史,留给后人,这可是我们两代人的梦想呀!……

师:同学们的内心独白说得有情有理,父亲的遗愿让他活了下来!从小的梦想让他活了下来!史官的责任让他活了下来!对人生价值的理解让他活了下来!

师:同学们,你们走进了文字,更走进了司马迁的内心,真好!就在这样经历反反复复的内心抉择后,司马迁坚定了信念。(齐读“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师:两个感叹号,两个“一定”请你们读好它。(生读)

师:把决心下在心底,读得更低沉有力些!(生读)

师:此时的《史记》对司马迁来说,是生命的延续,是精神的支柱,是实现生命价值的体现。

【评析】文本细读的关键是借助关键词句反复品读、感受,想象,深化、共鸣……小练笔的目的不仅将散落在文中的“珍珠”串成一条项链,而且借助深情的朗读,使得情感得到升华。

师:司马迁发愤著书用了多少年?

生:13年。

师:整整13年忍辱负重的日子,只为了写《史记》。司马迁生活的年代离我们有二千多年了,他发愤写《史记》的画面,仍会像一个个特写镜头,出现在我们眼前。

师:(引读)为了儿时的梦想、父亲的嘱托――(生读)“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师:为了百姓的期待,史官的责任――(生接读)“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师:为了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 生接读 )“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师:为了心中的那份信念,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忍受着一切的痛苦,执著地追求着,这就是――

生: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评析】情感的升华是怎样水到渠成的?复沓式的朗读是―种教学的艺术。教师导语的变化,为的是―次次地渲染气氛,就好像站在大瀑布前,听到的是―次次雷鸣般的轰响,看到的是―个永恒定格的埋头书写形象。

三、 领悟一种精神

师:从悲愤交加――生死抉择――发愤著书,终于,司马迁用生命之泉浇灌出了累累硕果。读读第4自然段,其中有两个数字,“13年”“52万余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司马迁编写《史记》时间之长,《史记》的文字很多。

师:数字是有温度的,让我们发自肺腑地赞叹:――(生齐读)

师:《史记》这部辉煌巨著名垂千古,鲁迅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史记》为(齐读:“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师:知道《离骚》吗?

生:它是屈原的作品。

师:对,《离骚》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抒情诗。鲁迅称《史记》是史家的绝顶之作,不押韵的《离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师:同学们,我们读到了司马迁的一个故事,一段心路,现在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司马迁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

生:我读出了司马迁作为一名史官的责任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生:我读出了司马迁永不放弃、笑对人生的精神和对生命价值的理解。

师:梦想、信念、责任、承诺、不屈不挠、对生命价值的理解!这就是一种司马迁精神(板书:一种精神)司马迁靠着这种精神完成了历史巨著。我们想象一下,当司马迁在光洁平滑的竹简上写完《史记》的最后一个字,欣然站起身来,他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呢?

生:他会边哭边说,《史记》是我们司马家两代人的梦想,现在我终于写完了,我没有辜负父亲对我的期望!

生:他会跳起来大喊:太好了,《史记》终于写完了,从皇帝到汉武帝这3000余年间历史可以留给后人了,我安心啦!

生:他会对家人说,13年的风风雨雨,我终于挺过来了,但我终究是成功了,因为我写完了《史记》。后人可以读到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希望这些英雄能激励更多的后人。

师:我相信完成《史记》后的司马迁,一定享受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和快乐,他觉得这样做是有意义的,因为他说过(齐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评析】历史故事留给后人的是什么?探讨支撑司马迁忍辱负重的精神力量,感受司马迁坚定的信念和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是教者教语文,更教做人的朴实想法。借助想象说话,体会艰辛过后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感,也使得学生读这个故事时的心路历程变得丰满和完善起来。当然语文教学不是说教,更不应让学生被伟人精神吓着。

四、 记住一个名字

师:同学们,学到这儿,司马迁这个名字,你们一定牢牢地记住了。(板书: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请你用一两句凝练的话写下来,署上你的名字。

生:我对司马迁的评价是:铁骨铮铮好男儿,壮哉司马迁!

生:司马迁不仅让我们读到了一部辉煌的著作,更让我读到了一段艰辛的心路历程,一种伟大的

专家看课

精神。

生:司马迁,你把历史装在心里。站起来,你是一座山;倒下去,你是一座伟大的丰碑!你是我们心中永远大写的“人”。

生:一个故事、一段心路、一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司马迁,你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师:两千多年过去了,司马迁坚定的信念,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司马迁也被称为中华文化的脊梁。(板书:文化脊梁)希望你们也能拥有这个脊梁,活出我们自己的生命价值。

【评析】阅读提炼与自我评价,把司马迁伟大的名字和中华文化脊梁联系起来共留学生心中,从中受到激励并传扬,活出自己的生命价值,这也正是本课的目标和归宿。

【总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文化自觉。历史是什么?用一个著名学者的话说,历史就是那朵“沙漠玫瑰的开放”,看上去已经干枯,其实所有的宝贵就在于把它放在水中一段时间的浸泡,便又是完整的丰润饱满的复活了的玫瑰。历史就是让你知道它的过去,并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学习历史人物故事,王老师把目光锁定在一个故事、一段心路,一种精神,一个名字上,就是力图打破历史人物与学生间的历史隔膜,引领学生走进这段历史,回到起点,让学生浸润在语言文字中,浸润于历史人物的内心深处,触摸、感悟并提升一种文化精神”,让这个记载在中华民族史册上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下获得重生。综观本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1. 螺旋上升的板块设计。整堂课在整体架构上采用了“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板块设计,这样的设计用意是十分明确的:以细读文本为基点,铺设学生与历史人物之间,由认识到熟悉进而评鉴的路径;以人物心路的反复琢磨为重点,把司马迁的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历史人物的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感变得可感可触;以获得精神与信仰的共鸣为标点,将文路与心路自然结合,课路与学路的和谐共振,把学生推到历史人物面前思考生命价值,感悟信念力量,体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幸福。这正应了那句话“读史使人明智”。从课堂上学生的反映来看,学生学得开放主动,思考深入,思维活跃,情感真挚,这样的架构正是教者追求“关乎精神,生长智慧,获得积淀”的语文教学境界的有效体现。

2. 咬文嚼字的课堂细节。这堂课,在文本细节的处理上可谓独具匠心。学习历史故事,遭遇到的困难是如何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像司马迁这样充满传奇经历的人物故事,要获得内心的认同和体悟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王老师首先长文短教,面对教材始终关注语言文字的细节化处理,像整体感知、筛选信息、梳理层次、学会概括、提取关键词、觅得读书方法等细节的打造,目的是使得人物形象越来越清晰,历史故事越来越明了。但仅此是不够的,王老师又将眼光落在学生学习文本不易理解的几个部分,让“短句长教”,重点聚焦“忍辱负重”,重锤敲打最能突出司马迁形象的重点部分。读司马迁被冤枉事件,听《报任安书》的内心独白,以“情感”为主线,读懂艰辛、曲折、屈辱、坚强等的一段段内心矛盾挣扎的前因后果。咬文嚼字的工夫还体现在搭建对话平台,恰当的自主学习和交流,还将学生的触角向四面八方张开,想象《史记》何以那样重要的心理活动,学生的收获是显而易见的。

3. 链接拓展的创生机制。语文的课堂教学所追求的,不只是那些可见的、物态化的符号、图像或行为,还应当是一种只有孜孜叩问,它才会彰显的内在意义。一种精神性、人文性的价值取向和情感信仰。王老师在教学中始终没有忽视儿童的精神发育,她让学生站在历史人物面前,不惜浓墨重笔让学生书写、聆听、讨论,不惜花时间在反复、多样的精读、细读、拓展阅读上,尤其是几处恰到好处的补充与拓展阅读,既渗透了“联系”的思想,也使得“司马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学生心灵扎根,可谓水到渠成。当学生用语言文字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时,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

文史哲是相通的,读历史故事,感人物内心,用现代的“我们”去理解曾经的“他们”,让历史在当下生活中赋予意义和价值,这正是我们要努力的。

(王敏,海门市东洲小学青年教师;祝禧,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海门市东洲小学校长)

上一篇:你读懂教材了吗? 下一篇: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