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的特色简析

时间:2022-08-26 04:22:27

《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的特色简析

在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媒体的缺位,在丰富的媒体资源分配中,明显地出现了城乡不平衡的问题。农村题材的新闻报道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农民很少在媒体中看到自己的形象,即便是有,大多数也是负面的报道,不能真实正确地反映当下的新农村生活和农民的生存状态,也不能起到促进新农村建设作用。而占有相当受众的都市媒体,更多地追求“眼球经济”,在无节制地对市场利润的追求下,迎合人们的好奇心理,“这样的媒介内容生产,既是对‘ 三农’问题的冷漠,也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之一”①。

党报作为大众主流媒体肩负着引导舆论、设置议程的重要使命,它在农村题材新闻报道中的角色可以定位为:新农村建设的忠实记录者、党和政府涉农政策的解读宣讲者、农业技术信息的提供者和传播者、新农村建设中民情民意的汇集者、新农村建设的舆论引导者与舆论监督者②。在城乡差距较大的媒介生态环境下,党报作为国家的耳目喉舌,需要发挥其自身权威性、主导性的优势,适度平衡媒体资源的不合理分布。《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其2003年创办的《新农村周刊》,以“面向农村、面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读者、贴近生活,为农民兄弟排忧解难,做农民兄弟的知心朋友”为办刊宗旨为农村题材的新闻开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在近五年的实践中,《新农村周刊》广受好评,为新农村建设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本文以2008年的《新农村周刊》作为分析样本进行汇总研究,借此探究《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作为一份党报在农村题材的新闻报道中可取的启示。

一、栏目分析

2008年的《新农村周刊》共收集有效样本37期(第186~第223期),期间由于两会、“5・12”大地震、奥运会、残奥会等重大事件停刊。主要栏目有“聚焦现代农业”、“乡村观察”、“图片报道”、“一周农事”、“话说新农村”、“农村新事”、“农化服务广场”、“千方百计促增收”,除此之外还有“企业家与新农村”、“以案说法”、“脱贫致富”、“龙头企业”、“记者来信”、“专家观点”、“微型调查”、“读者来信”、“记者调查”、“新农民风采”等栏目,每周3个版面设置丰富全面,涉及到新农村建设方方面面。

⒈注重栏目策划,扩大社会效应

栏目策划是《新农村周刊》的特色之一。栏目之间统筹兼顾、相得益彰,这样多角度多形式的栏目设置,丰富了周刊的内容,“使周刊不断有亮点、看点,不断在社会舆论场中形成热点、议点,较好地发挥了党中央机关报的重要作用”③。头版头条的“一周农事”主要是站在政府的角度,对一周以来相关国家政策、措施,农业大事件以及各地政府的政策措施进行回顾,从宏观上给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以指导。而与之相辅相成的是“话说新农村”和“农村新事”此类的以微观角度为主的栏目。前者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农村生产生活进行多角度的反映,后者则以短小的消息形式反映乡村新变化,信息含量大、简单明了。传统栏目“图片报道”不仅在版面上使周刊更富个性和特色,也与文字形成互补。

⒉突出实效和时效,避免脱离实际

在文化下乡、知识下乡、技术下乡的同时,媒体也是教授相关信息的重要载体。继之前“科技推广站”、“农民夜校”等科技栏目之后,“专家观点”、“农化服务广场”等栏目更具针对性地对农民的生产进行指导,加强对实践的引导。由于现代媒体对农业科技知识的报道缺乏,过于专业的学术刊物不适合农民受众,所以这一类知识的传播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要有针对性,减少无用信息占用媒体资源。结合2008年的时事背景,年初的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不仅对农业对整个国家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再加上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粮荒,在这个阶段强调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比往年更具现实意义。“千方百计促增收”尽管该栏目的比重不大,但对促进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成功事例和经验的报道,有利于其他地区参考效仿,有助于农村的发展。由于2008年的两场灾难,给灾区农村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新农村周刊》在几个主要栏目中适时地对灾区的农业给予了积极的关注。

二、内容分析

《新农村周刊》的报道一直遵循“三贴近”的原则,记者深入农村,走进农家,以亲身体会见证新农村发展,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己任。在2008年的报道中,以下两个特点尤为突出,这也成为2009年周刊内容的一个趋

势。

⒈突出“新”农村

追溯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引了农村改革的航向,到如今30年有余,从2004年到2009年,中央连续6年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30年的农村建设,农村旧貌换新颜,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农民生活,整体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008年的《新农村周刊》中,农村的“新”,与以往的报道相比更为突出,占到了64.3%。其中2008年12月14日用三个版面做农村改革30年的专题报道,对农村 “新”的发展做了详尽的讲述。同时,周刊还加大了对“农村文化生活”建设的报道,这个方面的内容是农村建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农村新事“栏目中对该内容的报道达到14.3%,“农村文化生活”的建设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从《江苏江阴“农家书屋”遍乡间》⑥《临漳――1.8万平方米文化墙扮靓新农村》⑦《吉林15种报刊免费配送农村》⑧等文章中,我们能看到农村的文化生活日渐丰富多彩,农民也从中获益良多。党报作为主流媒体,有责任记录农村建设发展的点滴,《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着力于这方面的报道,一是展示了我国农村建设的卓越成果,二是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改变观念认识新农村的平台,三是可以在2008年的多变环境中为农村建设加油鼓气,树立信心。当然突出对“新”的报道并不意味着报喜

不报忧、报优不报劣、报富不报穷,而是要着重关注其在原有基础上的变化发展。

⒉增加亲和力

可亲、可读是《新农村周刊》一直坚持的风格,在5年的办报实践中,《新农村周刊》的平民风格有增无减,题材生动、喜闻乐见,语言浅显、生活化,文章短小精悍、贴近老百姓。不同的叙事视角,突破党报严肃的行文风格,更显朴实、真切。图片报道是《新农村周刊》的一大特色,丰富的图片提高了可读性,特别是对于农村受众来说,直观易懂。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工作时强调新闻报道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新农村周刊》做出了表率。

但在增加亲和力这一点上需要说明的是,从2008年的周刊来看,明显互动不足,在栏目中虽然有设置“读者来信”,但是该栏目在内容中1%的比例不到,作为主流媒体在宣传政策的同时,也需要收集民情民意。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应该成为政策制定和评估的主要参照和标准。此外,农民的形象在报道中还是比较的模糊,总的来看都是以群体的形象出现,其中“新农民风采”在内容的比例中也没占到1%。突出农民的主体性也是增加亲和力的有效途径,周刊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人民日报》作为党报的领头雁,其“三农”报道以权威性、贴近性、可读性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也给兄弟媒体提供了不少借鉴经验。在新的形势下,党报更应积极利用自身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农民受众的媒体意识薄弱,需求不明显,党报不能只在政策宣传的高处打转,应该放低姿态,深入群众,寻求适当的方式方法,积极营造舆论氛围,转变观念,培养受众,特别是农村受众,带动其他媒体的关注,扩大社会效益,同时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改善传媒生态,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注释

①《打造“三农”报道精品――浅论〈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J],罗以澄 张明,《新闻战线》,2006年10月

②《论党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以〈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为例》[J], 张秀敏 张庆永,《传媒观察》,2009年1月(上半月)

③《为建设新农村注入强劲动力〈人民日报・新农村周刊〉扩版简析》[J],杨芳秀,《新闻实践》,2006年3月

④《灾后农业生产》《放心农资下乡保春耕》《冰雪中的新年》《作物受冻后如何施肥》《由救灾想到农村的慈善事业》,均载自《人民日报》2008年2月17日

⑤《人民日报》2008年03月30日 第5版

⑥《人民日报》2008年01月13日 第5版

⑦《人民日报》2008年08月31日 第6版

⑧《人民日报》2008年12月21日 第7版

上一篇: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传媒融资问题探讨 下一篇:少儿节目编导应把握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