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本论》热销谈把握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四个原则

时间:2022-08-26 04:08:50

从《资本论》热销谈把握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四个原则

摘要: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马克思的传世名著《资本论》在欧洲受到了青年学者的广泛关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问题重现理论界视野。本文以此为背景,指出要完整地、历史地把握马克思的思想体系,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原理的现实生命力,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当代实践的关系。

关键词:金融危机;马克思;经典著作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221-01

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马克思的传世名著《资本论》在欧洲受到了青年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国内学者意见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热销预示着马克思将重登欧洲主流社会的讲坛,西方将面临一个更大的“马克思主义热潮”;另外一种意见认为,《资本论》的销售根本不能说明问题,当前只是马克思主义衰退中的“回光返照”。笔者以为,离开马克思的理论体系和我国的实际空谈马克思主义的兴衰没有太多的意义,但是《资本论》受到重视这一现象本身提示我们:对待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应该具有科学的态度。要做到这一点,笔者以为应该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一、要完整地把握马克思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勤于著述,著作甚丰。其代表作在哲学领域,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在经济学领域有《政治经济学批判》、《工资、价格和利润》、《资本论》;在科学社会主义领域有《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正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的研究的”。[1]《资本论》是马克思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特殊社会形态进行研究形成的理论成果。尽管它是马克思研究生涯的主要代表作品,但是,它毕竟只是马克思等身著述之一部。

要全面、深刻、准确的理解马克思和他的学说,不仅要阅读《资本论》,还要更加广泛地阅读马克思的其他著作、大量札记、手稿以及书信;不仅从学科建构上把握马克思的思想体系,而且就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也要完整的理解马克思的思想;不仅要把握某一著作中的某一论断,还要把握这一论断与其他论断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把握某一论断在某一著作中的表述,还要把握这一论断在整个思想体系中丰富、发展、流变的总过程,这是理解马克思思想体系的必要前提。

二、要历史地理解马克思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所生活的十九世纪,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大工业时期。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对殖民地的裸掠夺暴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不可调和矛盾的对抗日益尖锐激烈,马克思在工人运动的过程中,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写就了《资本论》。因此,《资本论》的语言风格、逻辑结构和内容指向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今天,社会环境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已经十分不同,要科学的理解马克思和他的学说,必须具有历史的眼光,既不苛求前人,也不妄加菲薄。

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不是背诵的滚瓜烂熟并加以机械运用的教条,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那种希望在《资本论》里找到现成答案的想法恰恰是庸人的懒惰思想。邓小平提出必须根据时间、地点和具体条件的变化来完整的理解马克思的遗产,这一态度就是对待马克思的科学态度,在当前环境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三、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哪些是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哪些是必须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资本论》体系严整,逻辑严密,内容丰富,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也包含着对科学社会主义社会的美好设想和对一般社会经济规律的论述。如果抛开其中的制度因素,它还包含着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理论、价值的本质和价值量的规定性理论、价值形式的演变与货币的产生理论、价值规律的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循环周转理论、社会再生产规律等都是对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揭示。要搞清楚著作中“哪些是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哪些是必须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就是要继承《资本论》中的宝贵思想遗产,为当前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指导和理论借鉴。

四、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当代实践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常在常新,关建是要把它与实际结合起来,在结合中才能显示出它的威力和生命力。早在1942年时期,指出我们所要的理论家要“能够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2]邓小平针对人们在改革开放洪流面前裹足不前的胆怯,提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在十五大报告中曾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目的在于解决中国当下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指导思想、实践道路、方向走势的问题。而目前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的一个典型失误就是“书斋味”太浓、“掉书袋”色彩严重。研究脱离了中国的社会现实就会陷入孤芳自赏的尴尬境地,就会凌空蹈虚、空谈无根。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简介:李建柱(1982― ),男,山东泰安人,山东大学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4页.

[2]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4页.

上一篇:探讨加强新时期高校工会建设的方法 下一篇:再探档案的价值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