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让教师重绽成就之花

时间:2022-08-26 03:34:32

课题研究让教师重绽成就之花

课题研究就是教师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进教育教学行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研究型教师就是指具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教师.

1 为什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

1.1 研究是一种态度:教师自身的职业要求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千差万别的鲜活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人文、科学知识.其复杂性使得教育实践不可能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技术控制过程,教师也不可能仅仅是一个“技术操作工”,教师有能力也有义务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形成独特教育教学风格.这决定了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职业,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

1.2 研究是一种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新课程改革为学生健康成长带来全面变革的同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有跟进课程改革的要求,如新教材所设置的“学习与探究”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有效指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教他们如何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资料,处理数据,从而得出结论,并学会撰写研究报告.另一方面有提高教育教学实效的要求,一个教师只有经常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闪光点、困惑点进行及时地整理、记录,并不断总结和反思,他才有可能深入思考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研究如何调整课程进程和结构、摸索教学规律,研究教育理论等.只有当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了一体,才有可能达到以教研促进教学的目的,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所以,随着经济与知识的全球化,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只要有知识就能当教师”已成为历史,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2 怎么样能成为研究型教师

阻碍中小学教师进行教科研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对研究存在认识误区,二是缺乏一定的研究能力.

杨朝霞(2008)的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头脑中存在以下一些错误的观念,如“教育科研神秘观”,即把教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搞科研只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的事,是高深莫测、很难做的工作,这一比例占被调查总数的68. 4%;“教育科研无用论”,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无需搞科研,搞科研是额外负担,这一比例占被调查总数的35. 6%;有些人则把教育科研简单化,认为能写出文章、发表文章就是搞科研,这一比例占被调查总数的86. 6%.这些错误的不正确的科研观念削弱了教师的研究意识.

而以上认识误区,说到底还是因为绝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缺乏必要的教育科研能力.他们对研究的程序、方法掌握不够,不会选题,不会开展研究,不会总结科研成果.他们的教育科研整体上停留在表面描述上,科研行为不规范,研究成果科学性差.所以有必要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有关研究技能的培训,教师掌握一定的研究能力是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必要前提. 

常有老师说,搞教育科研很枯燥,其实并不是这样.如果你掌握了教育科研的方法,你就会感到研究过程本身是充满乐趣的.接下来就以本人的一个物理教学研究为例,来介绍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3 案例——从发现身边的问题做起

3.1 问题提出:发现身边的问题,并分析使之明确化

问题背景:在2003年9月,新的物理课程改革刚在我市推行,我们的教师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了教学改革中,“探究式课堂”成了教学的主流形式,学生学得很轻松,老师也很有成就感.

期中考试后,我迷茫了……

考卷上的内容有80%的试题,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都讲解过了,学生应该考得很好,可是结果却很不如人意.问题在哪里?

以上的七个问题有教师问题、学生问题、教学环境的问题,其中学生方面的问题有①②④⑤⑥;教师方面的问题有①③⑦;教学环境方面的问题有②.

3.2 课题论证:查阅文献,并制定研究方案

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问题的根源在于,新课改学生应以怎样的心态来学习(学习的动因);学生应怎样学(学习方法);教师应怎样教(把握好学生和教材间关系的平衡).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学习相关理论,如建构主义理论、[HJ1.6mm]多元智能理论及学习理论,我体会到,学生的有效学习依赖以下三方面:①学生愿学②学生会学③教师善引导.

鉴于以上认识,我提出以训练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效率的研究课题,并制定了具体干预措施并进行了行动研究,时间为1个学期.

(1)选了刘善循教授的《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一书,定期作讲座,每次讲座后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谈体会,并在学习过程中尝试运用,并写出学习感受;

(2)进行赏识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给学生肯定,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每周与5名同学分别谈一次心,并作好谈心记录;

(3)选了刘善循教授的《高效学习方法》一书,定期讲座,并个别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习轻松效果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

3.3 具体实施

按照方案进行,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变动.

3.4 形成成果

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

为了更好地收集资料,我准备了两个档案袋,一个是学生材料袋,用于存放学生的成长记录、心得体会、学生作品;另一个是教师材料袋,用于存放学案、教学反思、讲座稿等.

成果形式为:

通过研究,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心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死学”为“活学,会学”,能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另一方面,研究能让我突破教育教学中的发展颈瓶而重绽成就之花,让我再次体验教师工作的成就感和使命感,正如国外学者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教师有研究的机会,如果抓住这种机会,不仅能有力而迅速地发展教学技术,而且将赋予教师的个人工作以生命力和尊严.”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堂唤醒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对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教材修订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