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抗洪第一线

时间:2022-08-26 01:41:27

7月17日凌晨,天空就像被捅了一个大“窟窿”,突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遭了,巴河又要涨大水了。” 有着多年抗洪经验的达县龙会乡政府机关党支部书记李国华暗自念叨。5点刚过,见雨势没有减弱的迹象,一直守在值班室的李国华找了件衣服披上,便匆匆赶去巴河边。

通宵奋战排险情

洪水越涨越高,7点半,龙会乡政府启动了抗洪抢险应急预案。根据预案,龙会乡成立的13个应急小组分赴各受灾点抗洪救灾,李国华被派往全乡人口最多、地势最低、任务最为艰巨的沿溪口村执行任务。

10点10分,他一来到沿溪口码头,便登上了一艘应急抢险的渔船,与其他抢险人员一道迅速转移群众和搬运部分生活必需物资。此时,洪水已上涨9米,水位达到了245米。

下午1时,洪水接近250米,开始有木材从上游随着洪水冲下来,部分沿河群众自恃水性好、有船只,便开始下河捞木材。李国华见状,立即上前阻止,并不停地喊:“不要只看到眼前的木材,安全第一,人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大家赶快撤到安全地带去。”在李国华的坚决阻止和耐心劝导下,已下河的群众逐渐离船上岸了,李国华这才松了一口气。

7月18日凌晨1点,洪水来势汹汹,很快就上涨到了252米。这时,奔波了一天的李国华仍在河边严密地监视着巴河的水势,没有丝毫松懈。

当来到沿溪口村八组,李国华从远处看到白天已经转移的彭道元家已被洪水淹没过半,但二楼却亮着灯光时,他心里一沉,立即叫来了电工徐云和村党支部副书记徐涌,驾着渔船一同前去查看。走近一看,发现彭道元一家5口已悄悄回到了结构不牢的砖木房内,正在抢运家里的粮食。这时,洪水还在上涨,马上就要上二楼了!彭道元家的房屋属于早年修建的砖木房,经洪水浸泡,发出的响声。李国华见状没有犹豫,立马翻上彭道元家的二楼,一边抱着彭道元的孙子往外跑,一边喊彭道元立即上船。此时,彭道元根本不顾洪水已涨到脚底,一心只想抢运家里的粮食,李国华见状返回去一把拉起他就向外跑。彭道元一家5口人从房屋中转移出来后不久,他家的房屋就消失在滚滚洪水中……

这一夜,李国华已是连续第二个通宵未眠。

甘为人梯救乡亲

18日早上6点,天空又下起了瓢泼大雨,李国华拖着疲惫的身躯再次来到沿溪口村巡逻。

当驾驶的渔船从沿溪口村石梯子大桥经过时,他看到一座房屋内有人挥手呼救,便立马驾船冲去营救。当船到达房前时,李国华发现屋内有5个小孩、两个妇女和1个老人被困,因为楼层较高,洪水又大又急,转移难度很大。见此状况,李国华完全不顾个人安危,借助一楼大门附窗稳住船只,让楼上被困人员放下木凳,自己站在木凳上,左手拉着从楼上吊下来的绳索,右手将楼上的小孩安全放入船舱内;老人和妇女则采用腰系保险绳,踩在李国华的肩上慢慢地下到船上。在李国华“人梯”的帮助下,被困人员最终得以安全撤离。

李国华在沿溪口村连续奋战3天两夜,与队友们共安全转移受灾群众1127人,营救被困人员136人,转移重要物资价值10万余元,创下了无一人伤亡的抗洪奇迹。

上一篇:群众的“主心骨” 下一篇:关于民办公助推进财政支农项目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