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在“纸”上的苗圃

时间:2022-10-26 10:08:16

2007年12月,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以下简称航天基地)开始筹建,长安区韦曲街道办事处所辖十几个村子,基本上都成了航天基地的征地对象。

时隔一年半,长安区检察院收到一份举报信,反映高望堆村村干部在航天基地建设中有私分土地补偿款的情况。

人家解释很“合理”

举报反映:2008年5月航天基地占用高望堆村原修建的水泥道路,给了该村一笔道路施工赔偿款,这笔钱被村主要领导分了。

听到“风声”后,时任高望堆村党支部书记的陈全民,悄悄向村委会出纳交回10万元钱,说是村委会主任李为正于2008年8月的一天给的:“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名目的钱,现觉得不妥,交还组织。”

2009年6月27日,检察官前往韦曲街办查账。

该村账面显示,2008年5月,航天基地土地局通过韦曲街办给付高望堆村道路施工赔偿费65万元,其中32万元作为道路施工赔偿款已入该村账户,其他33万元以地面附着物赔偿的名义由韦曲街办代管的村上账户打给了村民田某,理由是航天基地征地毁了田某一座占地10亩的苗圃。

32万元那笔赔偿款已进村账应该没啥问题。要有问题就应该出在那笔33万元的地面附着物赔偿款上。

检察官很快又调查了解到:村民田某根本就没有什么苗圃,也从来没领到过33万元赔偿款。此时被传讯到案的李为正开口就爽快承认:他知道田某没有苗圃,只是借这个由头把钱领出来,交给道路施工承包人李某了。他还“坦诚”地解释了原因。“2006年1月,我和新一届村委会班子上任时就向村民保证,要把村道修成水泥路并不收村民一分钱,而这33万元就是我变相弄来的工程款。”

李某到检察院接受询问。李某说,2008年7月5日,李为正确实一次给了他33万元工程款,他还写了收条。

李为正的解释嘴对嘴、眼对眼。

联手“做局”现原形

经验丰富的检察官没有轻率下结论,而是组织力量查清33万元的存取明细。他们从陕西某信用社查出,取款是李为正和他的爱人的签名,但钱是3万元、5万元、10万元零星取出,而李某却说33万元李为正一次付清。检察官再次传李某到案。

“李为正给你的33万元是怎么花的?钱现在在哪?”

“这……”

在检察官“针对性”的一串发问下,李某崩溃了。

“我没收过这33万元钱,是李为正让我再打一个33万元的收条。我那笔工程款2007年11月李为正和陈全民就给我了,也不是33万元,是30万元整。”

李为正与陈全民联手“做局”已逐渐明朗了。

为加快航天基地建设,2007年10月,航天基地土地局补助高望堆村道路修建款等85万元。李为正以补偿土地附着物的名义,具体是赔偿虚报的许某、郑某苗圃的事由,将65万元领出,30万元真实付给了李某,其余的35万元被李为正、陈全民实际控制占有。

就为套现“私分钱”

名称:雪松。规格:6米以上。单价:700元。数量:160棵。总价:11.2万元……

这是以许某名义签订的苗圃赔偿协议书中的一小段落。随着侦查取证工作的持续深入,案情明朗了。

2007年7月,为把航天基地土地局赔偿的85万元的大部分资金掌控在村委会两个“主要领导”手中,李为正想了一个“好点子“。

2007年5月,辖区派出所在发放新印发的身份证时将邻村许某、郑某的身份证误交到了李为正的手上,这下终于派上用场了。李为正在土地附着物登记表上为许某制造出了一个9.8亩的“树园子”,套回赔偿金26.4万元。为郑某制造出了15.5亩的更大一些的“树园子”,套回赔偿金38.6万元,合计达65万元。

2008年5月,航天基地需占用高望堆村原修建的部分水泥道路,准备给付村道路施工赔偿费65万元。眼看又有机会,事不宜迟,李为正借走田某的身份证,让田某在浑然不知中又当上了一个10亩“树园子”的“园主”,从这65万元赔偿款中又套回33万元。而这35亩种在“纸”上的苗圃,共计为李为正、陈全民带来了64万多元的“真金白银”。

(摘自《检察日报》)

上一篇:创新“五大机制” 破解“五大难题” 下一篇:群众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