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计价对建筑工程招投标内在作用和影响分析探讨

时间:2022-08-26 01:15:33

工程量清单计价对建筑工程招投标内在作用和影响分析探讨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程招投标及工程造价管理实践,详细分析介绍了招投标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内在作用和运行实现机理,并阐述了工程量清单计价对招投标的实质影响,以便合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投标作用机制;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7-0143-02

1 引言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以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为平台,投标人根据企业实力自主投标报价,它包含了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和其他项目清单及规费、税金。其主要由两大要素构成:工程量清单和计价单价。

在建设工程招标人或委托其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反映工程实体消耗和措施消耗的工程量清单,并作为报价文件的一部分提供给投标人,由投标人根据工程量清单自主化,定价权回归企业,提高招投标透明度及科学性等优点,但该计价模式对许多承包单位和招标单位来说却是一种新的模式,对它缺乏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使得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推广及在该模式下的招投标过程的过渡时期出现各种问题。

2 招投标内在作用假设条件分析

假设条件1:资源的有限性。由自然、前人或他人所提供的能满足其需要的资源,随着不同需求的增加产生了资源的稀缺性,有限的资源面对无限增长的需求使得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的效率受到关注。工程项目实施所使用的个中资源最终都反映到资金这个要素上,而资金在经济发展中是极有限的资源。因此,工程承包方的选择通过招投标方式进行,其主要的目的是对有限的资源使其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由假设条件1可得出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作用的机制:选择机制和成本机制。

假设条件2:经济人的假设来源于亚当,斯密的思想,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来源于经济的诱因,每个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且在自由经济制度中,经济活动的主题是体现人类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环境制度的差异等使经济人在寻求自身最大化利益过程中的行为受到约束,他们只能在特定环境下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工程项目招投标双方其本质就是在经济利益方面具有一定冲突的经济人。招标方通过招标选择合理的低价中标单位,以最小的投资使项目产生最大效益,而对于承包商而言以合理的报价(含应得的利润)取得工程承包达到目标利润同时满足承包合同的要求。

综上所述,招投标作用下的主要机制为:成本机制、选择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风险机制。

3 招投标作用机制的内在作用过程分析

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的作用机制(成本、选择、激励、约束、风险和信息机制)在机制功能间有的具有相互补充的关系,有的具有互为消长的关系。它们之间没有相互分离,相互并列的关系,而是各种机制针对不同的项目相互作用的过程。现设定承包商参与某工程项目投标、竞标,则招投标作用机制的实现过程如图1所示。

图1中D1,D2,D3,D4表明承包商具有4个不同的竞标方式或报价,招标方可依据不同承包商之间的报价选择合理的承包单位,并与之签订工程合同,确定出投资的额度,这体现了成本机制和选择机制。其中,m为激励机制;S为风险机制;C为约束机制;r为风险概率;t为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在信息机制的基础上,招标方提供了一定的激励机制,吸引承包商参与项目的竞标。

在图中D1,D2点处,承包商在投标面临D1和D2的选择,在D2方向上因r,t=0,不存在机会主义行为,而在D1方向上存在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r,t>0),根据风险报酬规律,风险存在就意味着超额报酬存在。那么,承包商在此依据两种方案于r,t情况下的收益考虑选择D1还是D2。

在考虑D1的情况下,若设定D1方向上的收益大于D2方向的收益,承包商选择D1方向。这时,在D1D3点上,承包方进行D1和D3的选择,在D3方向上,因S,c=0,即无风险机制和约束机制,这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风险一旦发生,则会造成较大的损失,若承包商认为对风险应该具有相应的机制,以降低风险产生后所造成的损失,则会选择D1方向。在D1D4点上,面临D1和D4方向上存在风险机制S(S>0)作为保障而无约束机制的存在,承包商在选择时会尽可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即D4,但在招投标过程中,考虑双方的博弈行为,招标方会从不同角度增加其约束性(C>0),这时D4就不会意味着是承包商最好的选择。同样机制的作用过程也可站在招标方角度进行分析,不管从招标方还是从承包商的角度产生作用,都说明了成本、选择、风险、激励、约束、信息机制引导报价行为的过程。若机制不完善或不完整,可能导致招投标工作的的无序与混乱,最终反映到项目总体效益上。

4 工程量清单模式下招投标作用机制的实现

4.1 成本机制和选择机制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对于中标单位的确定是合理低价中标,但不得低于成本价。这说明招投标过程中的评标舍弃了传统定额计价模式下的以标底作为衡量报价合理与否的标准。但对于承包商报价是否低子成本价则成为评标中的关键,招标方对承包方的选择成为招投标过程中的关键。成本机制是招标与投标的核心。招投标的根本目的是在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下,择优选用最适合招标人意愿的中标人,而招标人的意愿通过招标文件来体现。选择的核心问题是不低于成本的合理低价,这就形成了成本机制。招标人希望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投标人希望那个以最低的成本得到较高的利润。成本机制促使招标人控制投资,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投标人加强成本核算,加强施工管理。通过开标、评标、定标,最终选定中标人等一系列过程,就是选择机制。建立什么样的选择机制,是招投标工作的导向问题,决定着招投标工作的成熟与完善。在目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成本机制和选择机制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在完善可靠的信息机制基础上。

4.2 信息机制

合理低价的确定,投标方信用程度的高低,投标方编制投标文件所依据的企业定额,这些都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完善程度,在任何一种机制下,不可能存在信息完全对称的局面,这时就需要建立相应的“招投标信息系统”,定期收集、有关材料、设备等的价格指数,有利于承包方依据自身企业定额,及时了解市场上关于所用材料、设备等的价格信息,提高其投标报价的合理性。

4.3 激励与约束机制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把一次招投标活动看作一个系统,择优选定最适合的中标人是系统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约束机制。约束机制是招投标活动顺利实施的保证。约束机制应该设置两类:1)原则性约束。包括不得串通投标:不得骗取中标;投标文件必须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招标人不得少于三家;评标专家中技术经济专家人数不得少于2/3等。原则性约束主要用于选择机制。2)技术性约束。由于无标底,也可能发生投标人之间的恶意低价竞争行为。对不低于成本投标报价的定量分析,目前仍是难点问题。既不能鼓励报价高,也不能无原则限制低价,因此,应对低价的幅度做出限定,当投标人的报价低于某一幅度时,必须由投标人做出合理解释,这就是低价约束。同样,在招标文件中规定低价中标必须交纳低价保证金,也是一种低价约束。技术性约束主要用于成本机制。

5 清单计价对投标报价的影响分析

在清单计价模式下,报价策略也是投标取得合理结果的内在推动因素,因此,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准确合理做出具“企业特点”的报价。

5.1 清单项目组价问题分析

5.1.1 报价人员的施工经验和对计价定额的理解。高质量的工程量清单,向投标人提供了清单项目所需要的全部施工过程,这些施工过程就是投标报价时组成综合单价的组价内容。这时,投标人需要准确计算所有施工过程的工程量;正确、合理地执行计价定额(企业定额或参照耗量定额);注意剔除或调整清单中已经提供,但在计价定额中已包括的施工过程,如表1“项目名称”一栏中第5)点。

①混凝土的搅拌一般在混凝土分项定额和灌缝分项定额中都已包括,故可不另列项目计算;②混凝土的场内运输、拌制混凝土材料的后台运输,一般都以一定运输距离包括在分项额同但实际运距不同时可以作增减调整。可见,工程量清单报价,特别是在组成综合单价的过程中,需要造价管理人员不仅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及对计价定额的透彻理解。

5.1.2 工程量清单提供有误,要求投标人根据本企业和市场行情自主报价单对照设计文件,发现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有误(包括施工过程描述和工程数量计算与设计文件要求不符),投标人应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包括竞争对手及可能采取的投标策略、报价技巧、评标办法和与清单计价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等)及本企业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报价策略。

5.2 投标人计价依据的问题分析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所遵循的计价原理仍然按照传统的定额计价规定,即“工程造价=∑(工程数量×相应单价)”,清单计价较之定额计价具有优越性,是这种方法为众多潜在投标人提供了平等竞争的平台,创造了投标人采用企业定额自主报价的机会。

过去我国的施工承包企业在计算工程造价,长期依赖国家工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预算定额(或消耗量定额)。事实上,国家或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预算定额(或消耗量定额)从消耗量水平上看,不可能与某一具体施工承包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能力完全相符;从生产要素单价水平上看,也不反映企业综合生产经营能力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计价也是不合理的。

合理的工程计价应该使价格具有企业的个性、符合企业的个别成本,使价格体现市场竞争的实际,把市场信息反馈给施工承包企业,有助于施工承包企业知已知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实力。

由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能够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把工程所具有的定价权交给了承包方,并通过市场竞争决定工程价格,从而对双方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使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方能讲究投标策略,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6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的作用机制在于招投标过程中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他们共同推进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发展与完善,推动与国际惯例加速接轨。作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和造价管理部门,因制定和完善各种制度,为机制的产生和发挥作用创造一个合适的空间。而承包商工程“报价权”的回归和“合理低价中标”的评标原则的确立,进一步增加了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合理性。

上一篇:我国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模式探讨 下一篇: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