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课堂导入艺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8-26 12:27:38

重视课堂导入艺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政治教学;导入法;热点

问题;幽默;设疑;多媒体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07―0069―01

政治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形成。传统的政治教学是一个封闭式的教学系统:教学模式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上。这种封闭式教学过分强调教师自我“表演”,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已远远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适应中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如何从这种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向现代的、开放的教学模式转变,进而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此,笔者尝试了开放式教学,运用“导入法”讲政治课,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热点问题”导入法

政治课鲜明的时代特色决定了它的重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扬爱国主义主旋律,正视热点,关注时政新闻。所以,教师要利用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导入新课,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充分发挥政治课弘扬正气的导向功能。例如,在讲解“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保卫祖国安全的义务”时,笔者运用“热点”导入新课:美国在攻打伊拉克的炮声中诞生的理论怪胎“人权高于”,引导学生从《国际法》《联合国》的基本原则,与人权的关系,美国推行此理论的目的等方面进行剖析,揭示其“既无人权,又无,只有霸权”的炮舰政策的谬论。这个热点,为本课主题部分的展开提供了政治的导向和情感基础,坚定了公民履行维护国家统一义务的自觉性。用“热点”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又为主题教育提供了情感基础,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时政性。

二、“幽默风趣”导入法

用幽默风趣的方法导入,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在学生疲惫时,运用它对组织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效果更为明显。它讲究一个“趣”字,但又不能偏离主题,要让学生笑过之后有所启迪,有所思考,有所回味,从而对该节课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例如,笔者讲“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内容时,就以一个幽默的笑话引入:达尔文成名后,许多人都以谈论进化论为荣。有一次,一位美丽的小姐对达尔文说:“达尔文先生,你说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请问我是哪只猴子变来的呢?”达尔文面对这位无知的小姐,笑道:“虽然我不知道你是由哪只猴子进化而来的,但我肯定你是由一只美丽的猴子进化而来的。”逗得学生哄堂大笑。接着笔者又提出一个问题:“达尔文解释清楚猿猴怎样进化成人没有?”这样顺势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综合设疑”导入法

对各科知识进行联系、渗透、比较、综合,对同一现象或事件进行多视点、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综合设疑导入法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在讲授“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时,笔者考虑到其中理论性内容比较多,学生不易掌握,于是分别从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不同角度设疑,要求学生从不同学科去思考本课内容,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学生既能巩固已学过的不同学科的旧知识,同时又较好地掌握了政治课中要学习的新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

四、运用多媒体导入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能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地把内容呈现给学生,使抽象的思想观点具体化、形象化。在讲解《世界文化之旅》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并配以优美动听的解说,使学生在欣赏中身临其境,乐而忘返,使学生感受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这样使学生在愉悦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又进行了美的心灵陶冶,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导入法”教学的应用,实现了开放式教学的“四个转变”,即由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由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转变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由满堂灌转变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由教学的“一刀切”转变为因材施教发展学生健康的心理及个性特长。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无定法”的原则,就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