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灵的放逐下看年华老去

时间:2022-08-26 11:39:23

由15位世界级电影导演(其中包括中国导演陈凯歌),各自拍摄一部10分钟电影短片,汇聚为一个系列,名叫《十分钟年华老去》,其中德国电影大师文德斯所拍摄的《离托纳12公里》可以堪称世界最短的公路电影作品。

说起公路电影,不能不努力以最沉默和朴素的语言来试图临摹文德斯的电影影像,有人曾以如下标准来严格限定公路电影标准:发生地实地取景拍摄,禁止人工搭景:即兴记录沿途事件,禁止事先创作剧本,主题禁止刻意处理,故事发展尽量避免戏剧化;公路和车(交通工具)不可缺少:音乐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真的以此标准来说,上文曾提到的大多数好莱坞出品都不在此列,而世界范围内,始终遵循这些条例,并以作品蜚声影坛的导演,几乎只有文德斯一人,他以“Roadmovie produotion”为自己的电影制片公司命名,可见对于公路电影的情有独钟。

《公路之王》是公路电影的范本,《德州巴黎》则是公路电影的巅峰之作,文德斯本人也曾承认,对于公路电影鼻祖《逍遥骑士》自己“印象深刻”。《公路之王》中的两个男人彼此相伴,一个是漂泊四海的电影放映机修理员布鲁诺,一个是生活窘迫的中年男人罗伯特,两人相遇之后,观众仍然并不清楚他们各自的前史以及以后的规划,如同文德斯电影中的其他人物一样,他们显得抽象而和蒙昧,两个孤单到这样的人,相伴而行,只是更紧地被寂寞之手攫住,他们无所谓存在,无所谓虚无,无所谓期待,无所谓懊恼,只是在谈到需要用力感受才能触摸的伤感中,体味生命带给心灵的痕迹――有过狂喜,有过戕害,但现在,只是两场大雪之间曾短暂存在的足印,除了踏过之人,天知我无,地知我有。《德州巴黎》的男主人公特拉维夫则要寻找德克萨斯中的巴黎,这样荒诞不经的命题,本身就有悖现实,主人公在父子关系,手足之情和夫妻感情中迷茫往复,这种寻觅同公路电影天生的流浪气质天衣无缝地弥合着,令我们从电影中看到自己:对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时常茫然失措,抛却周遭,漂泊到荒凉之地试图寻找生命的原动力和激情,向往前方,南辕北辙地试图摆脱疏离感和刻骨铭心的痛楚。中国成语“刻舟求剑”用来讽刺的人,在公路电影中,都是在荒漠中寻访梦中佳境的天真旅人。

文德斯的镜头语言舒缓而宁静,他的镜头始终在深情凝视罹受苦难的人们,诗意是他创作的电影作品中打动人心灵的最大特质,但这并不表示,美国式的公路电影便是自由主义泛滥的热血铁蹄,永远难以同欧洲的理性气质相融合,近年的《杯酒人生》(2004年),《疯狂的心》(2009年)甚至《阳光小美女》(2006年)都可以看做美国公路电影的变异形态,毕竟,美国是公路电影的故乡,美国人的公路汽车情结是承载公路电影的最初交通工具。

《疯狂的心》这部曾经诞生了2010年度奥斯卡影帝的小成本制作,在思想深邃程度上也许不能同欧洲大师之作匹敌,但它作为标准的好莱坞出品,已经尽可能地抛弃四平八稳的讲述模式,不追求炫目的效果,不蓄意营造激烈矛盾冲突和节奏感。故事的主人公Bad Blake是个落魄的老乡村音乐歌手――也许曾经,他也经历过《在路上》和《逍遥骑士》的旅程,但现在,他过气了,婚姻生话失败,音乐才华停滞,酗酒成习,苟且度日,在去小酒吧巡回演出的路上,他邂逅了一段爱情,重逢了当今如日中天的往日弟子,并将零星感悟写成一首新歌――结果当然如同好莱坞风气常年浸淫之下的观众所预料的,他证明了自己在此刻仍然是可以被救赎的,可以获得世俗成功的,美国式的普世价值观几乎从不允许将自己的主人公两度陷入沉沦的泥淖之中,他们对模棱两可深恶痛疾,并怀着乐天派的态度给予每个人清晰可见的蓝图。

但是,这又有什么不好呢,在经历了这么久摇摆,迷离,循环往复的流浪之旅以后,给心灵和躯体都许一个可以安放的位置,不也是慈悲情怀之一吗?值得赘述的是,乡村音乐在这部电影中大放异彩,男主角布里吉斯的演唱极有韵味,这不仅是公路电影对传统价值观的回归,也是对公路电影本身的音乐传统回归,原始乡村音乐,酒吧音乐,乡土摇滚和牛仔音乐等许多音乐形式都曾是公路电影的必备作料。

《在路上》的电影版问世之时,也许是。在路上。情怀和公路电影热潮卷土重来之时,但也许,它们从未走远。公路电影长盛不衰50载,可以证明,世界上所有文化与族群对于流浪和漂泊,逃离和回归共通的精神诉求,那些飘扬在风中的尘土,延续在夕阳中的公路影像,都在以不可思议的魔力,向每一颗孤寂的心灵传递出发的召唤。

上一篇:回归山野 第5期 下一篇:在离经叛道的路上豕土狼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