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视角下创新基金绩效评价研究

时间:2022-08-26 11:01:09

系统论视角下创新基金绩效评价研究

1.问题的提出

科技计划通常是指由政府部门为实现特定的战略性的科技、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推行,主管并对其负责的方案,科技计划的实施一般以一系列具体的科技项目的为载体[1]。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是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用以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目前,它已被列入国家科技计划体系。[2]科技资源的紧缺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减少甚或避免科技计划执行活动中资源的浪费,如何使科技计划总体战略目标能够得以实现,又如何为政府的进一步决策提供参考,科技计划的绩效评价起着关键的作用,而以系统思想来分析绩效评价系统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又是进行绩效评价的前提。

2.系统评价思想概述

时至今日,对于“系统”这个概念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尽管没有统一的界定,但离开以下三个特征不成系统:第一,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第二,要素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系;第三,由要素及要素间关系构成的整体具有特定的功能。[3]本文对系统定义如下:系统是由互不相同、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要素有机组成的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依照上述的定义,科技计划也符合系统特征的要求,因此科技计划也是一个系统。科技计划的评价,也就是将科技计划作为系统来评价。对于科技计划这个系统,其自身又可以分解为若干子系统或者要素。把科技计划当成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系统来评价是系统评价的逻辑起点。科技计划这个系统虽然复杂,但它在内容上通常又是科技计划评价的评价客体,也即是科技计划评价系统的一个要素或者子系统。

3.创新基金评价系统的分析

按照系统论的思想,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评价系统也不例外。要素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撇开要素谈系统,过于抽象,如同无砖之房。要剖析创新基金的评价系统,就要先从组成评价系统的要素入手。以下本文对创新基金评价系统要素的具体分析。

创新基金的评价活动是评价主体按照特定的评价目标通过评价设计(评价理论、评价指标、评价准则、评价方法等)对评价客体进行评价最后得出评价结论的过程。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设计、评价客体、评价结果这些是创新基金评价系统的基本要素。这些评价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3.1 创新基金评价系统的主客体

对于我国的科技计划来说,科技计划取得的成果是为了服务于整个社会大众的,其价值主体都应该是社会大众。然而在具体的评价过程,社会大众都成为评价主体是不可能的,科技计划的价值主体一般与评价主体是分离的。显而易见,创新基金的实际评价主体是评价专家,统计人员,财务审核人员,这些专门人员承担着创新基金实质性的评价工作。一般来说,价值客体与评价客体是重合的。创新基金项目的评价对象因评价的不同阶段而不同。项目的立项审核,立项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理,项目完成时的验收以及项目完成后的评价对象各不相同。宏观上的创新基金的评价客体是政府目前这一专项资金的实施效果,也就是设立创新基金的目标。

3.2 创新基金系统评价目标

创新基金的系统评价目标也就是创新基金的目标:一是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二是吸引和带动地方政府、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逐步推动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机制。

3.3 创新基金系统评价设计

根据上述两个目标,事先要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依靠某种评价准则,并且用适合的评价方法去评价整个创新基金绩效这个过程就是系统评价设计。从历年创新基金年度总结报告可以看出,评价工作多是通过发放问卷来获取评价数据。问卷调查是目前创新基金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问卷调查形成的年度报告虽有较丰富的数据资料,但这些数据都是单项的反应,没有评价准则,就无法综合这些数据得到最终的结论。

结语

科技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是各国科技战略具体表现。即使是政府,其掌握的科技资金和科技资源也是有限和稀缺的,政府的投入是有预期目标的,这个目标是社会公众能够获得最大效益,即使用最小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科技计划里的这个效益指的是科技创新效率和科技产品带给全社会的贡献。如何使科技计划能够合理并达到这个社会效益,从某种意义上,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本文以系统的思想粗浅的交代了创新基金系统评价基本要素,希望能够为创新基金绩效评价模式的建立,方法的确立做出一些铺垫工作。

参考文献:

[1]魏海燕.科技计划的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科研管理,2007.3

[2]张玉华,唐颖等.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现状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2010.2

[3]周德群.系统工程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1

作者简介:

梅烨丹(1987-),男,江苏宜兴人,华东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上一篇:浅析工程招投标 下一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中项目管理理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