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北欠发达地区农村群众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8-26 07:28:25

鲁西北欠发达地区农村群众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问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当前鲁西北地区农村作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并从农村人群体育锻炼行为、体育意识以及体育消费等方面展开分析与探讨,提出加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体育工作指导及舆论宣传、以体育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农村;群众体育;现状

本文把山东省鲁西北欠发达地区德州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调查,正确认识和评价鲁西北地区的农村体育锻炼现状,在全面认识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试图探索“以体育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为当地经济腾飞开辟新的道路,并为我国其他地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德州市抽取武城、夏津、宁津、乐陵、庆云5个县市的,自从这5个县市中抽取20个农村乡镇,从20个乡镇中抽取2000名村民作为调研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校园网“中国期刊镜像”和图书馆查阅了相关研究论文、学术专著、政府文件和体育文史资料等。

1.2.2 访问调查法 实地调研了鲁西北农村,获取了第一手资料数据。

1.2.3 问卷调查法 对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的部分教师和10名学生进行培训,利用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到德州市五个县市的20个农村乡镇,从村委会花名册中随机抽取部分农村人口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879份,其中有效问卷1678份,有效率为89.3%;另外,针对县、乡政府主管体育工作人员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42份,有效问卷35份,有效率为83%。

1.2.4 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使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鲁西北地区农村人群体育锻炼行为

2.1.1 鲁西北地区农村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特征

2.1.1.1 性别及年龄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参加体育锻炼的总人数为710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2.31%,男性锻炼者610人,占参加体育锻炼总人数的85.9%,女性锻炼者100人,占参加体育锻炼总人数的14.1%;年龄主要集中在40~50岁,以中老年人为主,占参与体育锻炼总人数的63.5%,青少年为258人,占参与体育锻炼总人数的36.3%。

2.1.1.2 文化水平特征 被调研人群文化水平差异较大,从小学到大学本科,其中初中、高中居于主体地位,占参与体育锻炼总人数的64.9%。

2.1.1.3 家庭人口及工作情况 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多是三口或四口之家,占74.6%;务农人员占56.3%,工人只占9.9%。

2.1.1.4 健康状况 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中90.1%的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9.9%的人健康状况一般。

2.1.2 鲁西北农村体育锻炼的方式 表2表明,鲁西北农村46.1%的人选择“独自锻炼”,14.3%的人有朋友、家人一起锻炼,其中71.5%的人选择“跑步或散步”,而选择球类以及娱乐性较强的扑克、棋类的只占12.7%。原因是,跑步虽枯燥乏味,但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二是之所以不选择球类、棋类等技能型健身项目,除了场地、器材的原因,主要是农村体育人口中接受过正规体育锻炼教育和指导的人很少,对这些项目的一些基本知识、技能了解甚少。

2.1.3 鲁西北农村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 表3表明,鲁西北地区农村65,1%的人很少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只有17%的人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并且59.2%的人每周锻炼不超过2次,多数人每次锻炼少于30 min,且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定(45.1%),随意性很强,农闲是锻炼的高峰期(占56.3%)。农村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少、时间短,与农村的生活特征是息息相关的。另外,农村季节性的生产劳动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

2.2 鲁西北地区农村人群的体育意识

2.2.1 鲁西北地区农村人群对体育锻炼目的及重要性的认识 调查表明,鲁西北地区农村67.8%的人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强身健体,29.8%的人是为了娱乐消遣,只有5.1%的人是与人交往,改善人际关系。有24.1%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可有可无的。

2.2.2 鲁西北地区农村人群对体育锻炼的功能认识 调查表明,鲁西北农村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中,通过体育锻炼来度过余暇的人数还不多,并且有52.1%的人没有想到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自己的竞争意识。

2.2.3 鲁西北地区农民对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态度 表6表明,鲁西北地区农民对当地政府体育职能部门的工作给予了客观的评价,62.4%的人对本乡镇健身场所和设施的情况表示很不满意,只有18.1%的人表示满意;政府举办体育比赛和体育健身宣传活动做得很少,74.9%的人表示该乡镇没有社区体育指导员,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体育健身服务。多数人表示政府对体育锻炼活动提供方便和服务的力度不够。

2.3 鲁西北地区农村体育锻炼硬件设施及体育消费水平

2.3.1 鲁西北地区农村健身场所情况 表7表明,鲁西北地区农民中71.8%的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地点不固定,且多选择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视野开阔的晒谷场、庭院、村边道路、小树林等。通过对邻近的学校、企业等的体育场所开放情况调查结果分析,农村体育场所如小学操场、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台等是广大农民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的最佳地点,但目前完全开放的只有10.8%。我国现有体育场地资源的70%左右在学校,社会约占30%左右,目前全国农村平均每个乡镇有3.8所小学,1.3所中学。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希望工程的实施,农村学校,特别是相对贫困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硬件建设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所以,这些学校都拥有较好的体育场地、设施。利用农村学校师资和场地设施推动农村体育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调查发现鲁西北地区农村多数地方没有商业性健身活动场所,这与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群众体育意识有关,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多,人们的体育健身意识也会不断提高,将会加大对体育消费的支出。

2.3.2 鲁西北地区农民体育消费状况 表8显示,鲁西北地区农民每人在体育锻炼方面的年均投入100元以下者居多,占被调查人数的72.4%。在当地群众的观念中,体育是一项由政府出资的社会福利事业,个人无需在体育锻炼中投入太多,而且人们还认为平时的农活已经是一种体力锻炼了,如果再花钱去参加体育活动太不划算。因此更新体育消费观念,树立花钱买健康意识,切实增加体育投入是农村群众体育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

调查发现,花钱去现场看大型体育比赛的人数很少,从来不看的就占调查总八数的76.8%,即使是观看比赛,对门票价格的承受力很低,20元以下的价格,占到79.1%,只有3.8%的人表示可以接受50元以上的门票价格。

表9~11表明,鲁西北地区农村家庭的主要消费支出中,子女教育与医疗消费占据了主要部分。随着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民收入也逐年增高,家用电器的消费支出比重也逐渐增大,但农民的体育意识相对比较淡薄,加上政府宣传部门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家庭消费中的

体育消费比重很小,体育消费只占家庭消费支出的4.1%。即使是有体育消费,也只集中在购买体育运动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书籍等,在100元以下的体育用品消费占77.9%,而价值在1500元以上的为零。

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鲁西北地区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与全省其他经济发达地市相比存在着不平衡性。调查表明,经济水平对社会体育的发展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经济水平通过群众体育消费和体育认知间接影响着人们的体育参与。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表明:1999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收人为2 210.34元(人均月收入184.20元),生活费支出1 577.42元(月均131.45元)。本次调查显示,鲁西北农村居民人均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43.83%,生活性消费支出月均在200元的占50.8%,按照这种收入状况,居民只能维持生活消费的基本开支,同时也只能保持目前农村群众体育活动的现状。

3 结 论

1)鲁西北地区农村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短、次数少,65.1%的人很少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只有17%的人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59.2%的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不超过2次,多数人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少于30分钟,且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定,随意性很强,一年中农闲季节是参加体育锻炼的高峰季节。

2)鲁西北地区农民的体育锻炼目的比较明确,67.8%的人是为了强身健体,只有极少数人是为了与人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中,选择通过体育锻炼来度过闲暇时间的人数还不多,并且52.1%的人没有想过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自己的竞争意识,这说明鲁西北农民人们对体育锻炼的功能认识还是比较落后的。

3)鲁西北地区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不固定。邻近的学校、企业等的体育场,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台等是体育锻炼和比赛的最佳地点,但目前完全开放的只有10.8%。

4)鲁西北地区农民体育消费低,每人的年均投入100元以下者居多,占72.4%,而主要消费支出在子女教育与医疗消费,体育消费比重很小,只占家庭消费支出的4.1%。即使有体育消费,也只集中在购买体育运动服装、鞋帽及相关体育书籍等方面,贵重体育用品的价值在100元以下的占77.9%,而价值在1500元以上的为零。

上一篇: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防守技战术研究 下一篇:陕西省高校教师身心健康与体育锻炼现状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