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刚 最难把握是分寸

时间:2022-08-26 06:24:38

演员李玉刚

舞台上,李玉刚是貂蝉、西施、王昭君、杨玉环,是杜丽娘,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最美的女性。

可是坐在我眼前的李玉刚,一脸英气,除了模拟表演动作之外,全无忸怩之态。他说自己过去更不修边幅些,“成了公众人物才注意点形象”。

成了公众人物,他也有痛苦,“男扮女”,也会有人讥笑嘲讽。他过去说,自己最怕别人不理解。如今再问他,他说他渐渐明白,自己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是,“这种努力不会停止”。

过去有人说他是京剧里的旦角,是日本歌舞伎表演中的女形,都不是。李玉刚并不打算去概括自己的风格,他学习昆曲,书架上有一栏书,全部是关于梅兰芳的。

“但并不是说我要怎么样,我要摒弃什么。我这个叫什么表演形式,取决于接下来的李玉刚。”

在他看来,唱重要,表演更重要。“别人叫我‘青年艺术家李玉刚’,或者给我各种名号,我认为都不重要,我最希望大家叫我‘演员李玉刚’。”

他在舞台上,是演成了“她”。李玉刚说:“最难把握的是分寸。”怎么不流俗,怎么展现女性美,李玉刚有自己的理解,一来,东方传统女性,在他看来要是“含蓄、内敛的”,一颦一笑,眼波流转,并不过分活泼生动过了劲儿;二来,他想让自己的表演“带点仙气儿”,男性扮演女性,容易让人误会,手势的兰花,要如何“百炼钢成绕指柔”,如果真正是男生表演女生,“我觉得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所以李玉刚爱读书,他说他并不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他读《庄子》,读研究梅兰芳先生的书,读董桥的散文,抓住文脉中美的感觉。苦难可以让一个人立起来

李玉刚是苦孩子出身,他不讳言过去,“十几岁离开家,一走就是十年。又来到北京,一晃又是六年”。

这些数字的背后有故事,李玉刚叹口气,“人在困难的时候会有一种情怀吧,我遭遇那么多事,从来没有恨过一个人,觉得都是必然的,是应当的,生活的磨炼对我来说挺好的”。

“可是苦难会消磨一个人。”我说。

“苦难也可以让一个人立起来。”他说。

年轻时候,李玉刚爱唱歌,也追星,喜欢郑智化。采访时,他唱了一小段《水手》,“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他喜欢这种有点沧桑,有点无奈,有点沉潜,又有点励志的感觉。

他没说自己的梦想,只说,自己听流行歌,是因为有一种“走在时代里”的感觉。自己的表演难以归类,但是他认为,“这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一门表演艺术”。

上一篇:在咖啡馆里旅行、读书、上上课 下一篇:一省再省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