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建筑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

时间:2022-08-26 04:56:31

天井建筑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

摘 要:文章以天井建筑形式的实用性与基本为依据,根据不同的现代设计案例,分析天井建筑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并且,进一步总结出现代设计应用天井的方法与手段,以期对现代设计运用传统建筑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天井建筑形式;现代设计;手段;功能性

作为南方传统住宅建筑的形式之一,天井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有安徽、江西、浙江、广东、福建、云南、四川等。其中,以安徽与江西等地最有特色。天井式建筑形式作为传统聚落,其产生原因:首先,与围合心态有关;其次,是其安全生活的需要。因南方气候等的原因,天井形式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潮、采光、通风、排水、防兽、防盗等作用。由于天井得天独厚的建筑形式与多种生态性优点,所以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中普遍运用的元素形式与灵感源泉。现代设计对天井的运用不仅局限于原有的依据,设计师们根据设计的需求,在汲取天井优点的同时,也进行了改进。

1 天井的功能性

作为传统建筑形式,天井形式的诞生是祖先们的智慧与结晶。

1.1 天然采光

由于当地的男丁多出去做生意等,担心家人受到兽的攻击和陌生人的安全威胁,多将外墙设置得很高大,并只开有必要的小窗。虽然外部采光极差,但由于天井中空的形式,所以对房屋天然采光方面起到了作用。

1.2 自然通风

天井式民居的自然通风有一定的科学原理。房屋的高度差使空气的尺度发生了一些变化,进而造成了空气密度的改变,随后产生了空气压力差,最终形成相邻部分的空气交换。

1.3 排泄雨水

天井式民居的“四水归堂”有财不外露之意。雨水顺屋面流入天井,聚集在天井地下的蓄水池内,经明沟、暗沟汇入村落的排水系统中。洁净的雨水可引入缸中,引入缸中的水加明矾可直接饮用。遇到火灾,也可用来做灭火储水的装置,也可养鱼怡情。

1.4 防火防盗

南方民居木头材质占有一定分量,极易引起火灾,天井形式的围合,可以与马头墙相配合,达到防火的效果。又因外墙高大封闭,可以起到防盗的效果。

1.5 组织功能

天井式民居围合形成的中间空地,处于建筑的核心区域,起到了组织房屋内部交通,连接房屋各个房间的作用,从而减少了宅居用地紧密造成的狭窄感,满足了使用及精神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江西开合式天井的出现,使天井有了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建筑内部小气候的可操作性更强。

2 天井建筑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性方法

2.1 转换形态――以蛇口半山公寓为例

“该项目坐落于深圳市蛇口半山区,为典型的山地地形,占地面积约为21540平方米。本设计的设计总构思为:山外山,园中园,中国人通常使用的‘山水’和‘园林’表达了一种生活哲学的思想和对自然的向往,设计师运用此概念,希望能塑造全新的居住空间,将传统的居住模式和现代生活结合。”蛇口半山公寓以传统住宅建筑形式为设计依据,同样选择聚居。传统民居建筑中,天井空间的平面通常是方正的矩形,这也是当时的建筑结构与建筑技术所决定的。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场地的限制以及人们对美感的追求,我们可以改变其平面形式。同时,通过转换其形态,在原有天井功能性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功能。

蛇口半山公寓的功能性更加显著:第一,整体呈现围合式布置的设计,使公寓获得良好的采光,为住户争取到最多的采光面。第二,由于围合式布置,形成多个良好的内部小气候。空气压力差造成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风。空气压力差包括热压作用和风压作用,两种作用一起配合,达到了“抽风”的效果,增强了房间的通风性,同时可以将厕所与厨房的异味进行有效清理。第三,人们之间的交流因为围合空间和氛围营造频率增加,从而进一步增强社区邻里关系,令设计颇具人情味。

2.2 技术植入――以《梦想改造家――夹缝中的家》为例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可以设想在天井空间中引入一些主动式节能措施,来增强天井空间在调节微气候方面的作用。在《梦想改造家――夹缝中的家》天井的改造示意图中,在天井顶部加上了一层玻璃顶,根据需要,开合遮阳帘来调节室内温度。笔者个人认为,还可以在天井顶部加装局部排风系统,在室内外温差不大的过渡季进行辅助通风,提高天井空间调节微气候的效率。同时,也可以由江西开合式的天井获得灵感,安装可动式的顶面,或选用太阳能光伏板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建筑内部照明使用。

2.3 重构内部空间功能分区

――以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安杰利尼创新中心为例

2016年,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设计的安杰利尼创新中心是传统建筑在现代办公空间中应用的典型案例。该案例的核心是设计的可持续性,他的设计目的是为知识的产生营造合适的环境氛围。他认为营造一个好的工作氛围环境需要三点要求:合适温度、适宜光线和空气。

典型办公空间是由很多楼层的集合,一层堆叠着一层,核心位于中间位置,线路、电梯、楼梯和管道等被安排于其中。受米斯著名理念“少则多”的影响,办公建筑外部是如出一辙的玻璃制外墙。

典型的办公建筑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日益明显。首先,因为阳光的直射,在内部造成了严重的温室效应,造成了环境污染。其次,楼层之间相对隔离,各个楼层对其他楼层的活动内容一无所知,活动没有交集,连视野也没有交集。为了解决以上两种问题,设计师将天井建筑形式运用在设计当中,并对功能性进行了规划。

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建造了一个开放的中庭,一个空的中轴,营造了一个天井的空间,将天井原来的高墙小窗巧妙地运用在设计中。同样楼层的集合,在建筑的四周围合成外墙,并且利用这些空间进行空间分配,使建筑变成储物空间,不浪费空间资源。所以,当阳光直射时,首先是照在了墙上而不是玻璃上。当你在内部有了一个开放的空间时,你就变得更加主动,同时视野也更广阔。这样的构造不仅可以对阳光直射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同时,只要你在建筑内部让房间进行通风,穿堂风可以预防火灾及其进一步蔓延的趋势,紧靠围合空间的任何房间一旦发生或蔓延成火灾都会烧坏玻璃,使室内烟热压作用而进入天井。此时,形成“烟囱热应”――促使起火室内的烟、热直接排上天空,而不能中途进入起火窗口。

正如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说过的:“这些都不是什么尖端科技,你不需要做复杂的规划,这些都无关技术,这只是一种古老的、原始的常识……所以,有了正确的设计,可持续性就不过是对尝试的严格运用。”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能看出,天井建筑形式对现代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列举三个不同的案例来分析天井建筑形式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并总结出了相应的三种应用手段,以期为以后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建筑结合的探究性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手段。我们可以在今后的设计中,在传统建筑中不断汲取养分,浇灌我们的设计,不仅赋予设计时代的香韵,而且还能使其呈现出原始的美。

参考文献:

[1] 单德启.中国民居建筑丛书安徽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黄浩.中国民居建筑丛书江西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王熙元,徐小雯.传统民居建筑中天井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1).

[4] 孟岩,郑颖.蛇口半山公寓[J].城市环境设计,2010(Z1).

作者简介:韩奇娜,南开大学文学院设计学专业研究生一年级,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上一篇: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艺术及理论研究 下一篇:基于消费文化时代背景下的室内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