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车间环境影响分析及粉尘特性研究

时间:2022-08-26 04:34:27

机械加工车间环境影响分析及粉尘特性研究

【摘 要】机械加工是一种典型的制造方式,它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影响为主要目标,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体现。对机械加工过程中环境影响问题的研究是绿色制造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粉尘,机械加工粉尘的化学成分、粉尘粒径、粒径分布和浓度等属性及其多种危害都需要人们了解,在机械加工产生的多种污染物中,粉尘是主要的副产品,粉尘直接影响机械加工车间的环境 ,带来职业健康与安全问题,并对机械加工设备和加工质量产生影响。

【关键词】机械加工车间;环境影响;粉尘特性

机械加工是一种用加工机械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主要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两种方式。冷加工是指在常温下加工,不引起工件的化学或物相变化,常见的有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等方式;热加工指在高于或低于常温状态的加工,会引起工件的化学或物相变化,常见有热处理、锻造、铸造和焊接等方式。在机械加工产生的多种污染物中,粉尘是主要的副产品。粉尘是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粒子,能因重力作用发生沉降,但在某一段时间内能保持悬浮状态,具有扩散性且最不易控制。粉尘直接影响机械加工车间的环境,带来职业健康与安全问题,并对机械加工设备和加工质量产生影响。

1 机械加工车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1.1 环评有效性的保证和项目选址与平面布局的合理性

在机械加工车间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包括环评有效性保证、项目选址和平面布局的合理性、源强的判定、敏感目标的识别、污染防治措施的确定等,这些问题都是人们在进行机械加工车间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该时刻注意的事情。就环评有效性的保证来说,目前,阻碍环评有效性体现的首要因素是没有实现政策规定的“环评程序前置、环评手续先行”的原则。按照环保“三同时”原则,环保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该原则中环保设施是基于环评文件中所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但由于多种原因,很多项目在建设时未按规定提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未批先建的现象屡禁不止,补办环评手续屡见不鲜。“后环评”的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环境影响评价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环评的有效性不能得以保证。

就项目选址和平面布局的合理性来说,项目选址和平面布局决定了项目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环评文件中如缺乏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分析,容易导致项目建成后出现选址不合适或者内部污染源分布不合理等问题。

1.2 污染物源强判定和敏感目标的识别

就污染物源强判定来说,对项目开展环评过程中,污染物源强的确定是基础,其正确与否决定了后期评价项目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数据准确性。源强的确定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对其机械噪声估计不准确。错误的估计其噪声源强易导致项目周围噪音和振动污染超标,导致周边声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进而引发投诉、上访等事件。

2 粉尘特性研究

2.1 粉尘污染的危害

众所周知粉尘污染有很多的危害,包括影响车间工人身体健康、易于引发生产安全问题、影响加工系统和产品质量等问题,多年来,机械加工过程中的粉尘污染,给作业工人身体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危害,长期接触机械加工粉尘的工人,易发生支气管病、急慢性肺炎、和肺癌等病变,在机械加工产生中,如果加工材料是含铅、铜、锌、锰等的合金时产生的粉尘,这类粉尘被吸入后,粉尘由血液带到全身各部位,引起全身性中毒,铅尘浸入皮肤,会出现一些小红点,称为铅疹等。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镁合金,铝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飞机、高铁、动车、汽车的镁合金、铝合金零备件,但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细屑由于具有较大的面积、体积比,热量易于积聚达到燃点,可能引起爆炸或起火燃烧,更加恐怖的是,爆炸会形成粉尘云,粉尘云遇火会发生次生爆炸,带来更严重的火灾并且伴有有毒气体,严重的会造成房屋倒塌、水电失控、其威力远大于单纯的粉尘爆炸产生的威力。

机械加工粉尘对机械加工系统和加工质量也会影响,目前,我国的机械加工车间大部分使用的都是新的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的系统主板、电源模块、伺服放大器等的电路板由于高度集成,大都由多层印刷电路板复合而成,线间距离狭小,金属粉尘颗粒进入极易引起电路板短路。粉尘颗粒对机床和刀具的使用寿命和加工精度有很大影响,切削过程中会产生粉尘的摩擦,使得刀具寿命变短,同时导致工件加工表面质量变差。

2.2 控制粉尘污染危害的措施

想要控制粉尘污染所带来的危害,首先就应该加强尘害治理立法,建立督查管理监察机制。加强尘害法律、法规、标准和防治尘害在内的劳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是防治尘害的基本保证。建立督查管理监察机制,是防治尘害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劳动安全卫生监察部门,要切实做好作业场所粉尘危害督查管理和监察工作,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粉尘危害分级管理,使整个监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加强监察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检测手段,不断充实和更新各级粉尘检测站的仪器设备,使检测手段更加科学化。

其次,要加强劳动安全意识,开展防尘知识培训工作。许多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部分企业领导和职工缺乏劳动安全意识,对机械加工中粉尘污染危害性认识不足,甚至有些单位对机械加工中如何防尘从来未培训过。因此工作人员一定要树立机械加工中防尘安全意识,做好生产粉尘的前期预防工作,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对作业人员要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从而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效地控制职业危害。

再次,要改善防护用品功能,提高粉尘隔离有效效果。防护用品能够起到有效地隔离作用,是机械加工中防尘的最后一道防线,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最广泛的就是防尘口罩,常用的防尘口罩为自吸式口罩,不论是简易口罩还是带换气阀口罩,都应该人手一个,勤加更换,保护好自己的个人健康。

3 结语

工作人员在今后的环评工作中,应充分理解环评的内涵,明确项目的行业特点和产污特征,采取有效地环保措施,以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只有保证环评的准确性,才能保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这也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党君祥,钟圣俊,李刚,等.铣削镁粉爆炸危险性及防爆措施[J].中国粉体技术,2002,8(6):16-18.

[2]史佩京,徐滨士,刘世参,等.基于装备多寿命周期理论的发动机再制造工程及其效益分析[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6,20(6):70-74.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M].北京V 中国建筑出版社.2009.

上一篇:火力发电厂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埋地输油管道施工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