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行宫”到空中行宫

时间:2022-08-26 02:33:14

从1949年11月9日“两航”起义和1950年8月1日中国民航开航,到今天遍布全国乃至通往世界的航线网,航线上不断进化的机型,使乘飞机旅行越来越成为一种享受。

今天,中国人可以方便地乘坐飞机,旅行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但在搭飞机旅行的时候,您可曾想过,您飞过的这条航线上,曾经有过多少航空史上的“风流角色”?

7月10日,反映“二战”期间“驼峰空运”,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两航”起义的两项专题展览,将在民航博物馆开幕。它们将依托当年使用的飞机和飞行用品,为观众介绍中国民航运输事业发展的历程。

“两航”起义:新中国民航的黎明

1930年和1931年,国民政府分别与美国寇蒂斯-莱特集团和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合作,成立了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下文简称“两航”),建立起中国的航空客运网络。

经过“二战”时期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驼峰空运”等运输任务,“两航”的人员、机队和业务都得到了可观的发展。到1948年底,“两航”已经形成了包括近百架飞机的庞大机队,拥有代表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道格拉斯DC-3、DC-4、C-47、寇蒂斯-莱特C-46和康威尔CV-240“空中行宫”等机型。

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之前,原本以上海为基地的“两航”南迁至香港。1949年11月9日,经过两个半月的周密准备,属于“两航”的12架客机,在清晨6时满载飞机备件和起义人员飞离香港启德机场,开始了前往解放区(北京和天津)的长达6小时的航程,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就此拉开帷幕。这些飞机由属于中央航空公司的飞行员潘国定驾驶一架CV-240领航,当日中午,担任领航任务的CV-240抵达北京西郊机场;其余11架C-46和C-47飞机则飞抵天津。

“两航”起义使新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民航技术业务骨干。而后,“两航”起义人员又修复了政府抛弃在中国大陆的16架C-46和C-47飞机,这28架飞机形成了新中国民航最初的机队。

动力变迁:航空旅行越来越快捷

如果从乘坐舒适度的角度来看,今天的民航客机与半个世纪前的机型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如果考察飞机的动力分类,我们会发现,全世界的绝大多数民航客机,仍然分属于活塞式、涡轮螺旋桨式和涡轮风扇式(下文简称“涡桨式”和“涡扇式”)三个“家族”。

从1949年11月9日“两航”起义和1950年8月1日中国民航开航,到今天遍布全国乃至通往世界的航线网,中国民航的主流机型,其实也走过了这三个阶段。

1950年7月29日,在“两航”起义中担任领航任务的那架CV-240被命名为“北京”号。从这时算起,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伊柳欣设计局的伊尔-18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民航大体是活塞式发动机飞机的天下。CV-240、C-46、C-47,以及随后从苏联引入的伊尔-12、伊尔-14皆属于此类。它们使用传统的活塞式发动机驱动螺旋桨,受制于发动机的功率和螺旋桨旋转速度,飞行速度和高度很快落后于时代。

伊尔-18和1963年引进的英国“子爵号”,虽然也是所谓的“螺旋桨式飞机”,却属于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涡桨式”,也就是用特殊的喷气式发动机来驱动螺旋桨。相比于传统的活塞式飞机,涡桨式飞机拥有更高的飞行速度,从而缩短了旅行时间。与同时代的涡扇式发动机驱动的同座级飞机相比,涡桨式飞机更为节油。但随着人们对更高旅行速度的追求,以及涡扇式发动机节油性能的改进,涡桨式飞机只在中国民航里统治了一个短暂的时期,就被涡扇式发动机的飞机所取代。今天,只有在一些支线航线上,才能看到中国生产的新舟60涡桨式客机的身影。

我们今天乘坐的绝大多数飞机,都可以归入“涡扇式”的范畴。1971年伊尔-62的引进,让中国人开始能以高亚音速旅行。它们和更为著名的英国“三叉戟”,成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天空最耀眼的明星。

舒适之路:让飞行成为享受

在中国民航机型“进化史”的背后,不仅有人们对旅行速度的追求,更有对旅行舒适度的渴望。

活塞式发动机驱动的飞机,以及一部分涡桨式飞机,飞行高度不能达到平流层,这就意味着旅客往往需要承受“一路颠簸”的航程,而且颠簸的程度很可能比现在更大。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购入的6架“子爵”号飞机会让人印象深刻。它们可以飞上平流层,带来更为平稳的旅程。

而自1973年购置10架波音B 707-320开始,新中国民航持续至今的订购波音、空中客车等欧美主流机型的热潮,也反映出一种追求舒适以及节能的趋势。由于乘坐不适和能源效率偏低,苏联(俄罗斯)制造的飞机最终在竞争中败下阵来。伊尔-62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采用了在飞机尾翼下方布置4台发动机的独特布局,这种设计简化了机翼的结构,却由于尾部过重而带来起落控制上的难题,甚至需要用专门的水箱来平衡。不平稳的起落和相对狭窄的座舱,让旅行变成了一种“苦差事”。相比之下,起降更平稳,座舱和座椅间距更宽敞,而且更为节油的“波音”、“空客”,自然就更受青睐。

60多年前“两航”起义的领航机“空中行宫”的绰号,仿佛成了一种预言。中国民航机型的不断“进化”,就是让航空旅行越来越接近“行宫”式的享受。而呼之欲出的中国“大飞机”,或许会让未来的我们飞得更舒服。

参加“两航”起义的机型简介:

康维尔CV-240“空中行宫”

美国康威尔公司在1947~1954年间生产的双发客机,载客40人。20世纪40年代末,被认为是当时主流客机DC-3的后继者。目前收藏于中国航空博物馆。

寇蒂斯C-46“突击队员”

由美国寇蒂斯-莱特集团在“二战”期间生产的双发军用运输机,曾经在“驼峰空运”中有出色的表现。这种装备活塞式发动机的运输机专为高海拔航线设计,可运载大约7吨的物资。

道格拉斯C-47“空中列车”

由美国道格拉斯公司(麦道公司的前身)在“二战”期间生产的双发军用运输机,C-47还有一种用于运输兵员的改型,称为C-53“空中运兵船”。在国外,一些换装新发动机并经过延寿处理的C-47和DC-3至今仍在飞行。

上一篇:心理体检 为情绪“号脉” 下一篇: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兵团发展中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