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建在太空的“家”

时间:2022-08-26 02:23:47

人类建在太空的“家”

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且长期生活、工作的载人航天器。小型空间站可一次发射完成,稍大型的可分批发射组件并在太空中组装成整体。在空间站中,需要具备适宜人类生活和工作的一切设施,它是人类建在太空的“家”。

空间站的历史

40年前的1971年4月19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礼炮l号”,“礼炮l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人类太空飞行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据了解,“礼炮1号”空间站由轨道舱、服务舱和对接舱组成,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在约200多公里高的轨道上运行,相继与联盟10号、11号两艘飞船对接。共有3名航天员在联盟11号站内生活,在他们停留了在联盟ll号占停留的26天内,相继完成了大量科学实验项目。而在他们太空运行了5个多月时间内,“礼炮1号”最终在太平洋上空被烧毁。在发射了“礼炮1―5号”空间站之后,前苏联又分别于1977年9月和1982年4月发射了第二代空间站一“礼炮6号”和“礼炮7号”,它们各有两个对接口,可同时与两艘飞船实现对接,用以补给航天员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礼炮6号”空间站在太空飞行近5年,共接待18艘联盟号和联盟T号载人飞船,共有16批33名航天员到站上工作。“礼炮7号”空间站共接待了联盟T号载人飞船的11批28名航天员,创造了在站上连续237天长期生活的纪录,并创造了首位女航天员出舱作业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曾在1973年5月14日发射成功一座名为“天空实验室”的空间站,它长36米,最大直径6.7米,可在435公里高的近圆空间轨道上运行,先后接待了来自阿波罗载人飞船送去的三批9名航天员到空间站工作,他们用58种科学仪器进行了270多项生物医学、空间物理、天文观测、资源勘探和工艺技术等试验,拍摄了大量太阳活动的照片和地球表面的照片,研究了人在空间活动的各种现象。据悉,该实验室于1979年7月12日在南印度洋上空坠入大气层烧毁,它共在太空运行2249天,航程达14亿多公里。

国际空间站作用非凡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在国际合作基础上建造迄今为止最大的载人空间站的建议。在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多次重新设计后,国际空间站终于于1993年开始建造实施。在接下来的13年当中,在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欧洲空间局等16个国家的6个航天局的共同努力下,一个耗资1000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终于在2006年竣工完成。

国际空间站的主要结构由基础桁架、居住舱、服务舱、功能货舱、多个实验舱、节点舱、能源系统和太阳能电池帆板以及移动服务系统(遥操纵机械臂)等部分组成。其组装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4年至1998年,美、俄两国共同完成了航天飞机与和平号空间站的9次对接飞行,航天员在空间站累计工作两年,最终取得了空间站装配和运行的技术经验。第二阶段,从1998年至2001年,国际空间站相继在轨组装了曙光号多功能货舱、团结号节点舱、星辰号服务舱、大型太阳能电池帆板、命运号实验舱、遥控操作机械臂、气闸舱等设备,实现了3人在轨工作的能力。第三阶段,2001年至2006年,完成了组装桁架结构、对接舱段、实验舱和轨道设施等,国际空间站装配完成,具备了6―7人长期在轨工作的能力。据介绍,装配完成后的国际空间站长llO米,宽88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总重达400余吨,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人造天宫”,它在高度约400公里的轨道上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可实现10―15年的永久载人飞行。

笔者认为,国际空间站为人类提供了一个长期在太空轨道上进行对地观测和天文观测的利好机会。此外,其对地球大气质量、地震海啸火山等自然灾害的精细观察和陆地、海洋资源利用以及了解宇宙奥秘等方面,也具有非凡的意义。更为可喜的是,国际空间站上的人体生命科学和重力生物学的研究,不仅提高了对人类大脑、神经、骨骼、肌肉等方面的研究水平,而且对材料学、流体物理和燃烧学等都具优于地球的研究条件。可以认为,国际空间站的建成和投入应用,加快了人类向其他星球移民等一系列载人航天远景目标前进的步伐。

上一篇:1500亿豪赌薄膜电池“汉能模式”待考 下一篇:浅析“微博世界”中的著作权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