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池的日常管理及使用过程中常见故障的排除

时间:2022-08-26 02:12:09

沼气池的日常管理及使用过程中常见故障的排除

一、沼气池的日常管理

1、当沼气发酵启动之后,即进入正常运输阶段。为了维持沼气的均衡产气,启动后30天左右就应定时进行补料。

2、勤加料、勤出料 沼气池正常使用一个月之后,就可以加料,加料时先关掉脱硫器开关,打开总开关,检查集水器有没有泥沙,软管是否畅通,检查完以后方可加料,加料时必须注意从进料口缓慢加入,以免过快损坏池体。

勤出料和勤加料,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应做到先出料,后进料。出、进料量要相等。

(2)出料时,保证料液不低于进、出口上沿20厘米,防止沼气逸出。

(3)进出料后,当发现进出料口的液面降到低于进出口的上沿20厘米时,应马上加入适量水。

3、勤搅拌 经常搅拌沼气池内发酵原料,是提高产气率的重要措施。农村户用沼气池,在静止状态下,发酵原料一般分为三层。上层为浮渣层,发酵原料较多,但沼气菌少,原料难以充分利用。如果浮渣层太厚,还会影响新产生的沼气进入贮气箱;中层为发酵液层,含水较多,发酵原料少,沼气细菌也少;下层为发酵沉渣层,发酵原料多,含沼气菌多,是产生沼气的重要部位。

由于存在三个不同层次,发酵原料若不经常搅拌,会出现发酵不均匀问题,这对沼气的产生有很大影响。有的沼气池发酵原料很足,但产生沼气很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发酵原料上层产生了一层浮渣或结了壳。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新产的沼气进入贮气箱,而且上、中层含发酵菌少会影响原料的充分发酵。所以,出现沼气池产气率低的问题。因此,经常搅拌发酵原料,对提高沼气池的产气率,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一般每3~4天,就要搅拌一次。

搅拌的作用:①发酵原料和细菌充分接触,②避免结壳、分层,③使沼气池内温度均匀。

我县的户用沼气池,一般都未安装搅拌装置,因此,通常可以采用两种搅拌方式:一是采用长棍或其他用具,从出料口(或进料口)插入池内,来回用力抽动数次,以达到搅动池内发酵原料的目的;二是从出料口抽出一定数量的发酵液,再从进料口把原发酵液灌入池内,或把进料口部位的新鲜原料冲入池内,与老原料进一步掺和,用料液推动池内发酵液运动。搅拌的次数:一般可掌握1天1次。三结合沼气池可把每天所产的粪便及时随沼液冲入池内。

4、控制酸碱度、发酵浓度 沼气池内的发酵原料酸性过大(酸碱度小于7)或碱性过大(酸碱度大于8),都对沼气细菌活动不利,因此,应经常用比色板或酸碱度试纸进行检查。实际应用中,沼气池出现过酸的情况较多,过碱的情况少。尤其是新建沼气池启动时,由于一次投料过多或投入接种物不足,经常会出现酸大量积累,酸碱度下降到5.5以下,不利于沼气菌活动,也影响产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五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进行调节。

(1)适当多加些接种物,增加甲烷菌的活性和能力。

(2)加入生石灰水澄清液调节酸碱度。不能直接加入石灰。加石灰澄清液后,要及时进行搅拌,使发酵原料酸碱度均匀,避免出现强碱区而影响沼气菌的生存。

(3)加入适量草木灰,并搅拌均匀。

(4)取出部分发酵原料,再补充部分同等数量或稍多的新鲜富氮有机原料(如人畜粪便)和水,降低发酵原料的浓度。

(5)加入以人畜粪尿为主要发酵原料的沼气池,为避免出现偏酸,可在原料中拌一些草木灰,调节酸碱度,提高产气率。

新建沼气池发酵经过一个月以后,有机物质消化过多,如果还没来得及补充原料,酸碱度上升大干8时,必然会影响沼气菌活动。这时,应及时向池内加些新鲜牛粪、马粪和青草,并加水调节。

因为沼气池经常进出料,必然会造成池内水量过多或过少,不利于沼气发酵的正常进行。因此,应及时注意调节沼气池内水量的变化,适时进行调节,以保证沼气池的正常发酵产气。一般农村户用沼气池发酵原料的含水量应保持在90%~94%为宜。发酵原料干物质浓度,夏季控制在6%~8%,冬季控制在8%~10%。池内浓度过大过少,都要进行调节。

二、加强越冬管理

沼气池产气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夏季气温高,细菌活动繁殖快,产气量就多;冬季气温低,细菌繁殖慢,甚至于停止活动,少产气或不产气。因此如何提高沼气池的发酵温度,尤其是冬季如何做好沼气池的防寒保温增温工作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沼气池越冬管理期为11月上旬至3月下旬。这一时段的气温低于土壤温度,致使沼气池由吸热变为放热,池内温度下降速度较快。所以,要提早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池内温度,减缓池内温度下降的速度,要保持沼气池内的温度不低于15℃,才能保证沼气池的日常产气量。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因温度超高沼气产量越大,应尽量设法使沼气池背风向阳。

2、冬季到来之前,防止池温大幅度下降和沼气池冻坏,应在沼气池表面覆盖柴草、塑料膜或塑料大棚。

3、在沼气池上进行作物秸秆堆沤,堆沤会产生大量热量,可给沼气池进行保温和增温。

4、采用覆盖法进行保温或增温,其覆盖面积都应大于沼气池的建筑面积,从沼气池壁向外、延伸的长度应大于当地冻土层深度。

5、将沼气池建在猪圈厕所下面,变露天池为室内池。

6、发酵原料必须充足,每年10月中下旬,要不断添加质量较高的新鲜原料,是沼气池保持长时间产气。添加的原料以骡马粪、猪粪为主,投料量占总发酵料液的4.6%,投料时间选择在气温高的中午进行。进料的原则是少量多次,没15~20天添加一次新鲜原料,进料时一不降低持稳为标准,同时在出料口取出等量的发酵液,进出料口等部位也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

7、挖防寒沟。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一、沼气灶常见故障与维修

1、火焰摆动 有红黄闪光或者黑烟,没有淡蓝色的内焰,甚至有臭味。原因可能是由于一次或二次空气不足,喷嘴孔过小,火孔堵塞。排除方法:调整进入燃烧器的沼气与二次空气量,加大喷嘴和燃烧器的距离,清除喷嘴及火孔内堵塞物。

2、火焰过猛,燃烧声音太大,原因可能是一次空气过多,或者灶前沼气压力太大。排除方法:可以用关小调风板或灶前开关的办法解决。

3、火焰脱离火孔,不放锅时,脱火或熄火,火盖最外两圈脱火。原因可能是:燃烧器不符合要求,火孔数量少,出火孔面积小;沼气压力过大,流速太快;火盖上火孔堵塞,出火孔面积减少,一次空气引射不进来。排除方法:选出技术性能好的灶具;控制灶前压力为额定压力;疏通火盖上的火孔。

4、火焰大小不均匀或有波动。原因可能是燃烧器堵塞或者燃烧器放偏了,与喷嘴没有对中造成的;管道里有凝集水引起火焰波动。排除方法:疏通燃烧器;调校燃烧器喷嘴;排除管道里的凝积水并安装集水器。

5、火焰偶显蓝色,离火源不能燃烧,或虽能点燃,但不能自动引着。这种情况常出现在初进料的新池或刚换料的老池试火阶段,说明气体中甲烷含量不多,一般过几天就正常了。

6、火焰成蓝色,火苗长而飘荡无力。原因可能是燃烧时开关开得过大或风门关闭,致使沼气多一次空气少造成的。排除方法:调小开关或开大风门,使沼气和空气配合适当。

7、火焰蓝中带黄,火苗短而响声大。原因是燃烧时沼气少,空气多。排除方法:开大开关或调小风门。

8、灶面火小,喷嘴处冒火。原因可能是:沼气冲力不足,火孔过大造成的回火现象;引射管内阻塞,有碍沼气喷出。排除方法:开大开关、风门;清除障碍。

9、火苗分布不匀,燃烧器外圈无火。原因可能是:外圈火孔锈蚀、堵塞;沼气供应不足,空气带得不够;排除方法:应疏通火孔板;开大开关,调大风门。

二、沼气灯的常见故障与维修

1、沼气灯纱罩容易冲破脱落。原因可能是:耐火泥头破碎,中间有火孔;沼气压力过高;纱罩没有安好,点灯时受震动。排除方法:控制灯前压力为额定压力;注意用玻璃罩保护,防止蚊蝇扑撞。

2、沼气虽多、但灯不亮、无白光或发红。原因可能是:喷嘴孔径过小或堵塞;喷嘴过大,一次空气引射不足;风门孔的位置未调好;纱罩质量不好或受潮。排除方法:加大沼气量;调节进风量;更换纱罩。

3、纱罩壳架外有明火。原因可能是:沼气量过大;一次空气量不足。排除方法:关小进气阀门,降低沼气压力或更换小的喷嘴;调节进风量。

4、灯光由正常逐渐变弱。原因可能是:沼气压力降低,气量减少;喷嘴堵塞。排除方法:调节进气阀门,加大沼气量;疏通喷嘴。

5、沼气灯忽明忽暗。原因可能是:燃烧不稳定,引射器设计加工不好;输气管内积水或堵塞。排除方法:调整、检查引射器;清除管内积水和杂物。

三、沼气池使用时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沼气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出现一些故障,这些故障不排除会影响用户用气、用肥,严重的会造成弃而不用,给用户带来损失。现将沼气池在使用过程中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介绍如下:

(一)沼气池故障的分类与诊断方法

沼气池故障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输气管道和燃气用具故障;二是沼气池池体故障;三是沼气发酵故障。不同类型的故障,其排除方法也不同。

燃气用具发生故障一般都很直观,诊断也很容易。一般来说,沼气灶、灯等用具不会同时发生故障。如果只有其中的一项沼气用具不能正常工作,则可以肯定产气是正常的,此时只需更换沼气用具即可。

沼气池使用的故障又分为有气故障和无气(包括少气)故障。有气故障就是气很多但不能正常燃烧。此种情况多发生在新建沼气池或大换料以后,一般是发酵不正常所致,所产的气为酸气,不能燃烧。

无气或少气故障,原因则比较复杂,三类故障的可能性都有,需采取一些综合的方法进行诊断。常见的诊断方法是:

1 直观法。主要是从沼气池出料口看沼气发酵是否正常,如果出料口料液呈褐色,将料液稍微搅动一下,液面有气泡,则说明发酵正常,不是发酵故障。

2 分段排除法。主要诊断是输气管道部分故障还是池体部分故障,一般首先检测输气管道部分是否漏气。其方法是:在池体天窗口盖板导气管处,将输气管道折叠夹紧,同时将各用气具开关关闭,在灶前的用气开关前(或其它管道上)增加一个“三通”,在“三通”新增端接一段软管,并接上开关,用打气筒由此处向输气管道中充气,直至气压表读数达到设计额定压力(水压式沼气池5~6个气压)后关闭开关,观察24小时,气压表读数下降在3%以内,说明输气管道不漏气。如果大于3%,说明输气管道有故障,此时可用肥皂液涂抹输气管道查找漏气部位。

如果输气管道部分不漏气,则肯定是沼气池池体漏水、漏气,导致沼气池无气或少气。应对池体进行检测,判断是装料液部分故障还是气室部分故障。检测方法是:将池内料液出尽,重新装清水清至零液面,将水位做好记号,观察24小时,看水位是否下降,判断是否漏水。如果不漏水则说明是气室部分故障。

(二)沼气池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1 新建沼气池启动或旧沼气池换料后重新启动,压力表水柱上升慢,气柜浮不起来。原因可能是:输气系统、气柜或沼气池气室有漏气现象:发酵菌种不足,启动慢;池温太低,启动慢;水压式沼气池加料不足,进料口或出料口跑气。上流式浮罩沼气池溢流管跑气。排除方法:检查输气系统、气柜、沼气池和溢流管,找出漏气部位并维修好;增加发酵菌种,加快启动速度;加入热性发酵原料如:牛粪、酒糟,或在晴天打开顶盖(此时应特别注意安全)待池温上升后再将池盖盖好,也可在晴天中午时加池塘水。

2 开始气量足,使用好,运行一段时间后,气量明显减少,进料口或溢流管冒气泡。原因可能是:池内发酵料液结壳。排除方法:打开顶盖,破除结壳,并安装通气篓或破壳装置。

3 原来气量足,使用好,一段时间后气量明显减少,或突然没有气。原因可能是:输气管道漏气;沼气池漏气;贮气柜漏气;压力表中的水被冲掉。排除方法:检查输气管道(方法是将燃气具前的开关关好,用肥皂水涂抹)、贮气柜、沼气池,找出漏气部位并进行处理;把压力表中的水重新加满。

4 用气时压力表水柱波动,火力时强时弱。原因可能是:管道里有凝积水。排除方法:排除积水,并在管道积水处安装集水装置。

5 新池子加料很久不产气,或产气但气不能燃烧。原因可能是:启动时加的水温度太低,影响到池温太低,沼气池无法启动;发酵料液酸化;没有加接种物;加入的发酵原料中含有能杀死沼气细菌的有毒物质。排除方法:发酵原料先堆沤,发热后再投入池内,加入经阳光晒热的池塘水;先用PH试纸测定,确定原料偏酸性,再用石灰水或草木灰中和;加入含沼气细菌的接种物如活性污泥等;重新投料启动。

6 大换料3个月后,产气越来越少。原因可能是:原料不足。排除方法:按要求及时添加新料。

7 沼气压力虽高,但火力不足。原因可能是:沼气中甲烷含量低,发热量小。排除方法:调节好发酵原料的酸、碱度,加添含菌种多的活性污泥。

四、户用沼气调控净化器常见故障及造成原因

脱硫器的常见故障主要是被烧坏,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方面:

1 对于正常产气的沼气池,在从出料间大量出料时,用户使用沼气做饭,就会使脱硫器内进入大量空气,脱硫剂发生还原反应产生大量的热,烧坏脱硫器。

2 用户在用气的过程中,沼气池因产气量大顶开活动盖或重新装料导致活动盖开启,即使重新密封后,沼气池贮气间也会存在大量空气。沼气池重新产气后这部分空气会从管道中进入脱硫器,与脱硫剂发生还原反应烧坏脱硫器。

户用沼气调控净化器(脱硫器)使用注意事项

1 沼气池初次启动时,排出气室内气体时不要经过净化器。

2 使用灯具、灶具时,严禁出料。

3 一次性出料较多时,应关闭输气管道上的总开关及调控净化器上的开关。

4 如因产气量大、顶开活动盖或重新装料需要重新密封活动盖时,应同时进行脱硫剂再生或更换。

脱硫剂的再生方法:①关闭室外总开关和调控净化器开关;②打开脱硫瓶将脱硫剂在十分钟内全部倒出;③放在阴凉、自然通风的地方,严禁放在阳光下暴晒;④脱硫剂倒出后应放在水泥地面或铁板上,严禁放在塑料制品、木板以及易燃物品上,避免燃烧引起火灾;⑤脱硫剂还原时间应大约2~3天;⑥脱硫剂重新装回脱硫瓶内时只装颗粒,严禁将脱硫剂粉末装回,防止粉末随管道流通进入灶具喷嘴,引起堵塞。然后再补足缺失的脱硫剂。

沼气池的管理,重点在于管理者的精心维护,而不能任其自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弭各种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沼气池顺利长久的发挥效益。加强农村户用沼气池的日常管理对最大限度发挥沼气池带来的综合效益至关重要。

上一篇: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实... 下一篇:“校医合作,1+1+1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