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时间:2022-08-26 01:23:28

试论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摘 要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素质教学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当前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中学数学 培养 创新力 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How to Develop Students' Creativity in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the quality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focus also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eativit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cess analysis, and then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develop; creativity; countermeasures

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需要从当前的课堂教学和设计出发,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不断摸索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积极主动地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进而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下面,笔者就将结合这一问题展开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1 创造设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

对于当前的数学教学来说,要想让学生具有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就需要我们教师积极地营造和谐、探索的学习环境,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具有积极的影响。

我们知道,数学是一个较为灵活的教学科目,为了更好地掌握相应的原理并用以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注重创造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环境。作为教师要改变以往单纯的或者是较为呆板的教学形式,变被动式的灌输教学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只有这样方能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给予学生相应的自由度。譬如,在教学完相关的科目单元之后,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和探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长此以往,才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多设定一些趣味性的、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地去探索和思考,寻求更多的解决办法。特别是对于一些数学猜想题来说,其具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在这方面教师应该多寻找一些方面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创新。

2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和创造中来

创造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敢于打破常规,进行思维创新。这方面,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是学生进行后续学习和创造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点。

一般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中学生来说,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可以更好地引领他们走进数学的奇妙世界,能使学生凭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其中,并积极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从而获得他们想要的知识。譬如: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提出一些益智的小问题来带领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如:1+3=?1+3+5=?1+3+5+7=?1+3+5+7+9=?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去发现其中的趣味性,进而向他们发问“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它们中间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这样一来学生也就会积极思考。数学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我们也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归纳和分析寻找出其中的相关规律,这样一来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中,找到其中的乐趣,进而也就能够更好实现创新。

3 实现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学探究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另一途径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开放性问题的探究教学。一般来说数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逻辑性和创新性。在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来总结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因此,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不是唯一,而是多样化的。我们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不要设定固化的解答过程,要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努力启发学生就一个问题尽量用多个方法来解决,这样方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促使着我们的学生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去寻找答案。只有这样,学生在进行问题探索的时候方能够让思维不断地发散和延伸并通过有效的思维和逻辑推理过程去发现问题的本质,这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这种多层次以及多层面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使其思维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层面,从而变得更加开放,这是学生进行综合创造的有利途径。

4 注重多样性,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启迪学生的思维

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实现有效性的教学,就要注意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在这方面每个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不能僵化的进行教学。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要通过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因为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致性是造成学生在进行问题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也具有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思考层次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教学工作者一定不能呆板地进行“一刀切”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尊重学生的这种个体差异,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的分析。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则要为不同思维层面的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包容他们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想法,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发挥自主能动性,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发现更多的解题办法。所以,作为教师,要尽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尽量激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实,教师的鼓励和引导,是增强学生自信心并进而促使他们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的前提。

5 课堂教学要更加开放,鼓励质疑和发问

鼓励学生勇敢地进行质疑和发问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要从问题开始,学会发现问题并积极地去解决问题才能够不断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是一种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积极地创设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分析和总结。我们知道,激发兴趣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多问“为什么”和“怎么办”;同时,开展问题探究也是一种正面的引导。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让他们积极有效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知识的学习要重在运用,而且在利用知识成功解决相关问题的时候,学生也会有相当大的成就感,反过来也会激发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兴趣。通过这种正面的引导和激励,学生可以很好地进行探究和摸索,能够真正切身地体会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并能在循序渐进中学会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所以鼓励学生多思考,善于思考是很重要的。

6 结束语

总之,随着当前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在实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作为教学工作者要积极顺应教学改革的要求,不断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寻求一套积极有效的教学模式。当然,在新时期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尤为重要并已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对此我们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在教学设计和组织上更加开放和多元化,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而营造出和谐的氛围和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厚宽.数学教学过程中相关问题探讨[J].教学管理,2009.6(5):65-66.

[2] 周向雄.初中数学教学中兴趣教学分析[J].教学园地,2010.5(12):681-682.

[3] 吴全洲. 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 教学探讨, 2009.9 (8):958-959.

上一篇:韩国大学研究室文化建设浅议 下一篇:农村初中语文素质教育实施的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