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小学语文课堂催生思想的着力点

时间:2022-08-25 10:12:38

质疑――小学语文课堂催生思想的着力点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那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教师大胆放手,提供质疑的机会

1.放手

“放手”是指教师放弃在课堂教学中一切包办代替的做法。教材放手让学生看、内容放手让学生选、规律放手让学生寻、学法放手让学生讲、答案放手让学生解、问题放手让学生提、课内放手让学生练。

2.放心

“放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插秧式”的教学,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提供各种诱发学生质疑的机会,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提出富有创造性的问题。

3.放胆

“放胆”是指教师在上课时,要敢于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质疑空间。只有教师真正“放胆”让学生质疑,学生才能“胆大妄为”地质疑,才能“胆大包天”地“考老师”,其质疑能力也才能真正得到培养和发展。

4.放量

“放量”是指教师要有气量、有肚量,既要宽容学生不成熟甚至错误的质疑,也要容忍由于学生的质疑给自己带来的尴尬。这样才能树立为学生释疑解难的“服务意识”,变教室为“学堂”,建立起学生先想、教师后导,学生先预习提出疑问、师生共同寻求答案的教学法。

二、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是质疑的基础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是内因。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希望积极主动地学习时,质疑才有“用武之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的生动活泼、乐观愉快的气氛。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大胆质疑的基础。

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就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感到成功的愉悦,享受到读书的欢乐,促使学生愉快地进行思考。

三、让学生自主学习,是质疑的前提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自己主动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更为强烈。”自主应该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进程、学习伙伴、学习问题。学生的质疑必须建立在自己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没有学,不经过思,就不生疑。所以,教师应设计好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节,在课堂上要舍得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四、掌握方法途径,是学会质疑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呢?教师要为学生指点发问的途径,教给发问的方法。

1. 课前预习,思而生疑

在教学前,教师应让学生先预习,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自己对课文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并把该问题写在质疑本上。教师检查后,对认真提问题或提的问题较有思考价值的学生给予肯定、表扬、奖励,以此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2.课堂教学,激疑引思

激疑引思,是教师诱发、点拨和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特点,激起学生疑深、疑透、疑广,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思维品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本身的思维训练因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从课文标题处着眼。俗话说:好题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②从重难点处引思。紧扣重难点设疑问难,分层次有坡度地设计教学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思考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读书方法。

③从矛盾处质疑。课文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④引导求异思维。人的创造力主要是依靠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求异思维是指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疑难问题。教师要进行这方面的引导。

⑤从写作手法上质疑。课文是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上质疑,找出课文的写法和自己作文的写法不一样的地方,能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课后质疑,回顾延伸

分析讲解完课文后,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可弥补教师在教学中的遗漏部分,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恰当地引入激励机制,也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入激励机制,并构建一个评估体系。如果学生在预习教材时发现了质疑的问题,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善于提问,教师就应在平时的成绩中适当给其加分予以鼓励,将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这样能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质疑,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能力。

上一篇:让数学教学活起来 下一篇:转化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