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物业税“发酵”

时间:2022-08-25 08:30:21

不要让物业税“发酵”

前些日子开征物业税成了房地产市场的热门话题,有的说这一政策是“毛毛雨”,充其量不过是“羊来了”;有的说是“狼来了”;有的说是犹如苛政的“猛虎来了”。由于政策不见底,各种说法搅合在一起,正在“发酵”。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还很脆弱,房地产市场也起伏不定,任何一项收紧经济及房地产的政策都将使敏感的市场掀起轩然大波。同时,房地产市场目前还处于恢复期,促进内需、消化存量才是主要任务。因此,何时征收物业税、如何征收物业税尚待研究,决不能让开征物业税的信息对尚待“康复”的房地产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当前房地产市场处于特殊敏感时期,过早且模糊地释放开征物业税的信息将不利于房地产市场走出低谷走向稳定。而且,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购房需求不足、积压房消化缓慢。根据历史的经验,处于低谷期的买方市场不宜增加税种或提高税率,而应以减税为主,增加税负则应等待经济复苏后卖方市场的出现。

而且,物业税的征收有可能促使炒房者急于低价出售其囤积的房屋,表面上看是抑制了炒房行为,但是,如果炒房者大量抛售存房,猛然增加的供应量会加大市场消化库存房的难度,对房价产生负面影响,使房价背离其价值,使相应的资产缩水,甚至有可能在短期内造成房价和交易量双跌,导致整个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

物业税究竟何时开征、如何征收、征收的标准又是什么,政策的不透明就使人们产生了种种疑问,并使人们产生心理压力,有一种“狼来了”,甚至“猛虎来了”的恐怖感。同时,物业税究竟是按照住房套数征收,还是按照居住面积征收的疑问抑制了购房人的热情。如果按照面积征收,那么征收的标准是多少?没有明确的规定,就使人们不敢轻易买房,因而导致消费者再次持币观望。同时,征收物业税虽然会使房屋初始价格比较低,但是购买后每年都要承担一定的物业税。房屋的使用成本增加了,就使人们担心“买得起住不起”,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购房需求,并对成交量产生影响。如此一来,对于本身需求就不足的楼市无疑是一次打击。笔者认为,由于技术准备不足,物业税的开征涉及修改《土地管理法》和制定《住宅法》,同时由于税率、税基、征收对象的确定和城市每个居民持有房屋情况的调查摸底以及土地房屋的评估等前期准备工作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同时由于牵动的利益群体太广,因此开征物业税一直仅仅停留在“想法”和“空转”阶段,具体实施困难重重,从目前情况看,物业税的开征至少需要三五年。因此,开征物业税更要从全局考虑,提高其透明度。如果决定近期开征物业税,那么就要明确具体的开征时间、实施计划,使人们不再陷入无止境的猜测。而据笔者所知,物业税开征是由低向高渐进式地推进,尤其对满足基本需求乃至一定的改善需求的住房影响并不大。同时,有可能先把商业地产作为重点,而对住宅则重点在抑制过度的消费和纯粹的投资需求。

上一篇:谨防土地“消化不良”而“撑死” 下一篇:北京提前进入3万元房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