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痴”白居易

时间:2022-08-25 07:59:46

闲来无事,再读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我在为千古绝唱《长恨歌》、《琵琶行》等击节叫好的同时,发现这位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界巨擘,竟然爱花如命、咏花无数、种花万千,可谓典型的“花痴”。

花是大自然的语言,花是造物主的恩赐。自古至今的文人墨客大多喜爱花,这是因为自然界中的花是与中国文化植根在一起的,尤其是与人文精神相绾结,便成为一种内蕴的生命力和灵魂的情感生灵。李太白如此,坡亦然,白居易更甚。此说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主观臆断,只要我们随手翻阅《白氏长庆集》,便处处可见牡丹的雍容华贵、茉莉的淡雅清香、梅花的疏影横斜、杏花的胭脂染腮、的凌霜不凋……并且从这些花的身上,我们都能找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或者寄托的情怀,不过白居易最爱的只有两种花,那就是坚贞纯洁的荷花与漫山红遍的杜鹃。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有关莲花的意象(包括荷花、芙蓉、菡萏)被明确使用的就有83次之多,在古代堪称“咏荷第一人”;不过白居易更爱白莲花,将其用以自比,作有《种白莲》、《东林寺白莲》、《感白莲花》、《六年秋重题白莲》、《莲石》、《白莲池泛舟》等等有关白莲的诗。莲花是佛教之花,是花中君子。白居易对白莲花的纯洁无瑕赞美备至,甚至连自己一向推崇的红莲便只是“虚得清净名”(《东林寺白莲》)了。其《感白莲花》诗云:“白白芙蓉花,本生吴江濉2挥牒煺咴樱色类自区分。谁移尔自此,姑苏白使君。初来苦憔悴,久乃芳氛氲……”白莲这种孤清不群、遗世独立,但仍馥郁芬芳、颇具神韵的形象,不正是诗人非常偏爱而用以自诩的真实写照吗?

白居易对杜鹃花一往情深也是比较罕见的。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红踯躅,其花叶兼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最为广泛,生命力极其顽强,素有“百姓之花”的美誉。杜鹃花的此类特点,正好契合了白居易一向亲民爱民的为官之道与性格特点,所以垂青自在情理之中。他在《山石榴寄元九》中写道:“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诗人把杜鹃之美比作绝代佳人西施,而芙蓉和芍药都相形见绌,能得到如此之高的礼遇,想必杜鹃花更会“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探弄尽人看”了。因为酷爱杜鹃花,白居易不仅把江州(今江西九江)山上野生的杜鹃移植到住所,还写下了《戏问山石榴》一诗:“小树山榴近砌裁,半含红萼带花来。争知司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开。”不仅如此,元和九年(819),白居易调任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时,还千里迢迢,把庐山杜鹃带去种植,并写下了《喜山石榴花开》一诗:“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白居易惟恐读者不知此花的来历,还特意在题目下写下了“去年自庐山移来”的注脚。这一小小的细节,足见香山居士对杜鹃花的痴迷程度。

白居易因为爱花和咏花,曾遭政敌攻击而被贬谪。元和十年(815),时任太子左善赞大夫的白居易,第一个上书唐宪宗李纯,请搜捕刺杀武元衡(宰相)的凶手。新任宰相张弘靖、韦贯之认为白居易不是谏官而上书奏本;忌恨他的人又诬陷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不慎掉在井里淹死了,而写了赏花及新井诗,有伤教化,遂贬为州刺史。诏书刚下,中书舍人王涯又上书唐宪宗,言白居易所犯迹状不宜任地方长官,宪宗乃追诏改授江州司马(郡佐官)。降职也罢,降级也罢,京官可以不当,但花木不可不爱。此后的白居易不改初衷,依旧爱花、咏花、种花。以此而论,白居易真算得上是个“花痴”了。

此外,称白居易为“花痴”,还与鲜花的另一种意象有所关联。在我国的古代,鲜花美人是互为比附的,而白居易在唐代文官中是出了名的狎妓冶游之人,他对歌妓的喜爱,常常借以对鲜花的钟情来隐晦曲折地表达,他甚至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吟下了“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当夫人”的诗句,故而人们又称他为“风流太守”。

上一篇:朝代大词心得 下一篇:含香来自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