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钢琴教学中“贪大求快”现象之我见

时间:2022-08-25 07:58:36

高师钢琴教学中“贪大求快”现象之我见

摘要:高师钢琴教学中存在的“贫大求快”已经不是个别的现象了。这种由于教师主导的学生学习的不良方式,已经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探求其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钢琴教学;贪大求快;危害

高师钢琴教学中存在的“贪大求快”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这是一种值得研究和引起注意的不良倾向,应当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加以规范,以使高师钢琴教育这一高雅的上层建筑活动,前进在一条规范、健康的道路之上。

所谓“贪大求快”,即无视教学规律和获取知识的客观必经过程,采取拔苗助长和强拉硬拽式的错误做法,一味贪求大作品和快速度的执教方法。诚然,对于极少部分学生,此类教法尚可接受。但对于决大多数学生来说,强行将他们推向技术水平和心理都能力都无法承受的境地,以达到教师主观所希望达到的某种效果或目的,这显然是一种不正的教风表现。

一、产生的原因

1.错误的执教动机

有些教师为了显示自己有胜于他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从功利主义出发,急功近利,违背学生的实际情况,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布置一些学生尚无力完成的作品叫他们去弹奏,其教学过程中,

学生学的苦不堪言,而老师亦教得无计可施,其结果是拔苗助长,欲速不达。即使有的学生超常完成了作品,也只不过是既粗又滥的绝对不能称之为艺术的东西。这一脱离实际的教学成果,必然对教师不纯的执教动机带来惩罚。

2.错误的教学原则

教学法告诉我们,教学应遵循系统性、可接受性、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还要遵循而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而一味贪大求快,则违背了这些原则。

首先,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构成,都有它的系统性,钢琴教学也不例外。一首乐曲的完美演奏,是由钢琴演奏所要求的多方面的知识,如技能、技巧、基本功综合作用的结果,缺了哪一个方面都是不行的。这是钢琴学习的系统性原则所决定的,我们怎么可以将这些重要的教学原则置之脑后而一味的去贪大求快呢?当然我们并不是不要大而快,但我们所要求的是符合教学规律、水到渠成的大而快。

其次,学生学习知识,只能结合自身的智力、基础的实际情况去学习,追求那些自己可以接受的东西,掌握那些通过努力可以获取的东西,这个道理,我想,教师是应当十分明白的。因此,教师执教时,就应当遵循这一实际去施教。即按教学法所指出的“可接受性原则”去施教。如果将学生将来可能掌握的知识,采取“跨越式”的超前做法,弄到现在来教授,学生必然吃不消、受不了,同样是欲速不达,没有好结果。

其三,知识的深度、广度的形成,或者说知识的积累,是一个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渐进过程,这就是循序渐进的原则。钢琴知识的积累同样不能逾越这一过程。学生目前知之甚少,何以完成知之教多的作品呢?如果学生当前只能弹奏车尔尼的作品599,他怎么可能去完成肖邦、李斯特的大作品呢?正如一个婴儿刚刚学爬行,如果强迫他去奔跑,这其中的“站立、慢走、快走”等必经的过程均未经历,他怎么可能跑的起来呢?所以,违背“循序渐进”的原则,其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水中捞月。

3.错误的教学手段

错误的教学目的与动机,在导致教学原则犯错的同时,也必然在教学手段上犯错。那就是轻基础,重乐曲;轻多数,重个别;轻内涵、重表象。

首先,他们并非不懂“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道理,并非不知道基础的重要,但却出于不纯的动机,急功近利、实用主义,而不负责任地放弃打好基础的细致工作,不愿艰苦地、很有耐心地付出必须付出的劳动,企图一蹴而就,以求名利双收。这样做,也正好迎合了少数碌碌无为、不思进取、不愿付出却想收获的学生的惰性心理,不想踏踏实实地在看来枯燥无味而实则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训练上投入艰苦的劳动,而只愿在那些表面上看来可以哗众取宠,而自身实力根本无法企及的、大而快的作品上枉费心机。如此这般的教与学,不切实际的好高骜远,所导致的结果当然就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次。热爱艺术的人、希望从事艺术事业的人,可谓千军万马,然而真正成功的、有造诣的确是凤毛麟角。正因为如此,那些在教坛上采取“短、平、快”施教的少数教师,他们的眼睛自然就盯着少数智商较高、反应较快,天赋较好、可能给自己增光添彩的学生身上,而放弃或至少是搪塞、敷衍那些智商较低、反应较慢、天赋较差、可能不会给老师带来什么好处的学生。这不仅背离了孔老夫子关于“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而且违反了当今关于“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施教原则,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抓了少数,丢了多数。这既不合理也不合法,当然更不公平。

其三,由于教师不纯的执教动机而贪大求快、拔苗助长、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所导致的又一错误的教学手段就是重表象、轻内涵。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丢弃或超越掌握知识技能不可或缺、必经的过程和步骤,企图_步登天,酷似今天不想通过诚实劳动而做着妄想一夜暴富发财梦的人,到头来却演绎了一个现代版的“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凡是严谨的艺术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忙中出错”“快中有误”的机率总是要大些。由于贪大求快,因而不可能将作品所要求的音高、节奏、强弱、快慢、音色、乐意、技巧等多方面的内容内涵揣摩、研究的很深很透,更不可能去琢磨音乐形象并发挥想象和产生联想,自然也就达不到感人至深的目的,更起不到净化人们灵魂、启迪人们心智的作用了。这就是重表象、轻内涵的害处和弊端。

4.错误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和学生教学双边活动结果的检验,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与学的水平。但这一手段的实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价者总是依据自己的思维和审美标准进行。所以评价是否合理、有据,是相当关键的。对于“大”和“快”在钢琴教学评价中普遍还是较为认可和看重的,而对于“小”和“精”却在评价中常常被“委屈”,这是不是进入了一个极为不正常的教学评价误区呢?例如:一首粗糙的肖邦《叙事曲》和一首精美的肖邦《圆舞曲》做比较时,如果比大比难则前者占据优势,而且优势明显。这时我们到底是应该看什么呢?是耐着性子听完前者呢?还是愉悦地欣赏后者呢?如果只为前者叫好,那笔者斗胆认为:“这样的教育评价不仅毫无意义,而且必然将听众的注意力(社会评价,学生学习方向)引入歧途”。

由于对于教学的评价丧失了公平性和合理性,以教师的主观臆断为标准“大则胜,快则高”,因而,钢琴教学中的“贪大求快”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以为奇了。

二、造成的危害

关于贪大求快的危害,前面已经有所涉及,下面相对集中地给以说明。

1.对教师

首先,它背离了“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违背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理念,违反了诸多重要的教学原则。其次,导致了本可以成为艺术人才的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浅尝即止,不再奋发,半途而废;使本可以通过教师精心栽培、自身奋发努力而最终成材的学生,因教师的轻视、不负责任和不公正待遇而。

失去了上进的信心,其结果自然是无果而终。再则,不仅造成了师生的对立、矮化了教师的形象,而且拉开了学生之间不应有的思想距离和酿成了不应有的隔阂。最终造成了艺术教育成功率低下或失败。

2.对学生

养成了学生在求学过程中贪图捷径而不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不正学风:助长了他们陶醉表面的热热闹闹和哗众取宠的浮躁心态:养成了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深遥内涵及美学价值疏忽轻视和不注重精心感悟的坏习惯;潜移默化地染上了将神圣的育人事业商业化的功利主义色彩;泯灭了新时代年轻人应肩负的“为祖国而学习”的历史使命感和为民族艺术事业兴旺发达而虔心钻研的高度责任感。他们一旦踏上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舞台,将会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影响下一代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后患无穷。

3.对社会

误导了社会大众对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认知评价和音乐艺术成就评价:误导了希望在艺术道路上有所建树的广大青少年对自己成材过程应有的正确判断与认识;贬低和矮化了人民大众对教育工作者在他们心目中的崇高形象,造成了艺术教育应有的本来面目在学生、家长、社会大众心目中走了行、变了样,最终玷污了人们对艺术教育的信誉和地位。

三、解决的办法

发现了问题,找到了原因,就有了解决的办法。像医生治病一样,知道病人的症状,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在教与学这一双边活动中,教师是主导,他们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学习方向和学习质量,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专业学习的成败,甚至做人的成败。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其一,建立健全良好、合理的评价机制和评判标准。虽然钢琴的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主观的(受制于评判者的理解水平、综合实力)、抽象的(感染力、联想空间、意韵等),但考核的具体尺度却可以在范围上缩小到较为精准的程度。对于一些基本的东西,如:熟练程度、技术、音色、速度、力度等等还是可以有相当准确的标准的。作为评判者,如若不能有据有理、合理判断,没有伯乐的眼光,在考核中又缺乏应有的责任感,那将会使受教育者对于是非标准无从判断,努力方向亦不明确,必然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并导致厌倦、反感等心理因素的出现。进而可能毁了部分潜质很好的学生,给艺术教育事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那我们将有负于人民所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和责任。

其二,端正教育思想,摈弃不良的执教动机。树立为民族艺术教育事业为己任并为之精诚奉献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在这个崇高目标指引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的最高价值。目标正确了,希望就有了。

其三,应时时有不忘“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座右铭。淡薄名利,追求真理。德高身正,则名垂青史。自然会产生“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社会效果,古人云: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古人又云:

“德才兼备是圣人”。教师要想培育出“在校品学兼优,出校才德兼备”的优秀人才,则自身首先应修炼成德才兼备的“圣人”,否则,无以及它,这是十分明白的道理。

其四,要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结局都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从事艺术教育,则应熟知艺术教育的客观规律,并遵循这些客观规律和它们相应的教学原则办事。不可以盲目地随心所欲。比如,学生学习知识的客观规律应当是:先易后难,先慢后快,先少后多,先小后大,先浅后深,先微观后宏观,先感知后理性,先基础后创新……如此循序渐进,方可掌握到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对社会有用的、可以推动艺术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知识,这才是成功的教与学应当遵循的客观规律。

上一篇: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 下一篇:当代美术教育与地方本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