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评价改革的基本构思

时间:2022-08-25 06:13:05

关于教学评价改革的基本构思

评价改革是教学改革的“牛鼻子”,评价引导教学观念的变化,促使教学方式的转变,引领学习方式和学风的转变。

一、课堂教学评价改革

课堂评价改革的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摈弃诸如满堂问、满堂读、满堂练等问题,促使课堂教学回归教学规律,不断提高课堂效益。

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必须坚持“三动”(动眼、动口、动手)原则,让每一个学生动眼专注观察、认真阅读;动口大胆质疑、积极讨论;动手圈点勾画、严格操作练习。

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是: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自主阅读的内容和教师强调补充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并圈点勾画或做好笔记;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强调和补充重难点;设计并指导学生操作或练习;指导学生当堂检测和反馈矫正;布置课后作业和预习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要从消除无效课堂开始,我们对有效课堂的理解是:①关注学情;②容量适宜;③难易恰当;④引导得法;⑤训练到位;⑥反馈及时;⑦秩序井然。

学校要根据上述理念,重新修订课堂教学指导意见、评价细则和评价表。

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有:领导听课、小组评议、学生评教、督评反馈和录像反思。领导听课即校务会全体成员每周两次的针对性听课;小组评议指年级部安排的以备课组为主的听课活动;录像反思课是我们多年一直坚持的一种校本研训形式,即由教务处安排,教师自定课题,用录像方式记录一节课,供教师自我评价反思。此外,学校成立教学督导组,督导组成员都是教学功底深厚、能力强、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专门负责学校各年级的教学督导工作。通过每周有重点的听课、评课,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及时与被听课教师沟通交流,指导他们不断端正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二、教学常规评价改革

1.教案备写评价

教案备写要由备教向教学转变,重点备写学案,备写教师引导和重难点补充强调的内容。学校制定统一模式,纳入常规考核。

2.作业批改评价

根据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不同要求以及学生学习的不同需求,设置硬作业和软作业。硬作业为必做作业,软作业则由教师推荐学生自行选定并自愿完成。

遵循作业布置的适量、有效和及时的原则,对硬作业从作业批改的次数(各学科的周作业次数)、批改要求(写明批改日期、评出等次、注明批改次数、指出作业错误)、纠错要求(对作业中的错误,学生作业下发后及时纠正,教师在下次作业批改前检查和批阅,并注明“已订正”字样)等方面做出规定并纳入常规考核。

3.听课评价

为了克服知识、板书“搬家”的不足现象,学校不再发放听课笔记本,而是采用单页纸张的“校本研训听课记录”,谁听课,谁领取,听完课后交年级部。“校本研训听课记录”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得分三部分。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过程情况需要听课教师梳理填写,评价则按照课堂理念分七个方面(①指导学生阅读的情况;②指导学生质疑探究的情况;③指导学生小结和笔记情况;④指导学生操作和练习情况;⑤教师对重难点强调情况;⑥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情况;⑦学生学习秩序)赋分(赋予每项分值,分A、B、C选项,画√)评价。

听课评价的改革,既把听课教师、授课教师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关注学的方面,又减轻了听课教师的负担,提高了听课的效果,有利于教师相互吸收借鉴,更有利于促进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方式。

三、学生个性化发展评价改革

学生个性化发展评价的总体原则是“促进发展,尊重个性,激励进步,多元评价”。发展性是个性化发展评价的核心。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每个过程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扬长补短,不断进步。个性化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从不同角度,寻找和发现学生的成长亮点;通过举行各种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幸福和快乐。多元性是在评价主体上,参与的不只是教师,还有同学、家长、社区等;在评价方式上,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书面评价、展示评价为辅的多角度评价;在评价内容上,不仅仅是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还有道德修养、审美能力和个性特长等。

学生个性化发展评价坚持短期与长期评价相结合(短期是指学生个性发展评价每月进行一次;长期是指每学期末以《学生素质报告册》为主要载体,进行全面评价)、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自评是学生根据评价表,对照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认真反思,总结得失,填写表格中的相关栏目;他评分为同学互评和教师、家长、社团、社区评价两种方式)、书面与展示相结合(书面评价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展示评价)。

实施个性化发展评价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书面评价。首先由年级部制定并发放学生个性发展评价表。然后依次进行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和班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填写评价表中的具体栏目内容;同学互评,由班主任组织,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同学共同讨论,集中评议,同学相互填写评价表;家长评价,家长填写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教师评价,科任教师填写学生在这一科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班主任评价学生在班级的表现。最后由班主任、班级保存评价表,待学生下次使用。

展示评价。学校每半学期举行一次校园之星评选活动,并对评出的校园之星表彰命名,在校园文化宣传栏中予以公布;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展演汇报活动、体育节、社团展演活动和班级展示活动;每学年举行一次文化艺术节活动。

上一篇:如何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 下一篇: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现代汉语”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