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新境谈王玉良水墨造像的独特艺术个性

时间:2022-08-25 06:08:12

佛陀新境谈王玉良水墨造像的独特艺术个性

西方著名美术史家贡布里希曾在其《艺术发展史》一书的前言中这样写道“渴望独出心裁也许不是艺术家的最高贵或最本质的要素,但是完全没有这种要求的艺术家却是绝无仅有。”在这里,他指出了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独出心裁”,否则,拾人牙慧或者一味地食古不化都只能算是一个艺术作品的无效“复制者”,而不可称为艺术家。对于王玉良的绘画艺术,他虽然在水彩、水粉、素描等方面也多有建树,但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他的水墨造像系列。因为这部分作品从选材到表现形式都可谓是独出心裁、匠心别具,不仅与同时代的画家拉开了距离,在以往的绘画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概而言之,王玉良的水墨造像系列作品,可谓是极传统而又超现代的绘画艺术。“极传统”,是指他的表现题材――千年前的佛教人物;“超现代”,则是指他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三维的石刻造像二维化,进而拉入中国画的表现范畴,王玉良当是始作俑者。表现佛教故事,为佛教人物造像,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很是盛行了,且这种佛教题材的艺术表现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然而,艺术家不管采用绘画还是雕塑的手段,都始终表现的是他们意象中佛教的形象符号。而王玉良的绘画艺术,则利用中国画的笔墨材料,采用现代摄影的构图方式,直接面对历代石刻遗迹,营造出了西画般强烈的明暗艺术效果,既具有石刻艺术的坚实质感,又不失绘画艺术的唯美形式。在水墨的运用过程中又融入了素描关系的准绳,对水分的应用更是到了随心所欲,匪夷所思的入化境地,他一改以往中国画以水运墨,墨为主、水为辅的技法原则,将偶然的“水线”幻化成了自己作品必然的风貌。“水为实、墨为虚”――这是对传统艺术理念的大胆革新,也是对水墨艺术表现力的新的开拓与发掘,诚如韩朝所言:“淡墨明澈清润,浓墨华滋深玄,浓淡相宜,弥散着一种玉般的品质,这是对没骨技法的新发展”。

此外,王玉良表现山水、人物也是风格独具,别有新意,常有一些逆向思维的味道。表现雪景,更是得心应手,如《卢沟之雪》等作品,虽是寥寥数笔,却能将寒雪的铺天盖地之势尽现画中,对水墨黑白关系的独到处理也总能使他的画面产生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冲击力。

观王玉良的画,我们不禁感言:他在宗教与灵魂、石刻与绘画、历史与现实之间为我们架起了一条新的精神桥梁,他让历经风雨洗礼的千佛脸上重新绽放了笑容,更为古老的中国画艺术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力量,使得国画的万花筒中从此多了一副新生的面孔。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玉良的水墨造像系列作品所蕴涵的独特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将愈加彰显出来,也将为愈来愈多的人们所衷爱。

上一篇:画面背后的讲述 下一篇:沉思中的唯美李华琪的写实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