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死60例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时间:2022-08-25 05:37:28

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死60例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摘要】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优质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126-01

脑梗死可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脑梗死患者的康复不仅与临床用药等治疗措施有关,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常规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需要,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对患者护理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护理效果。笔者选择60例脑梗死患者,观察优质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上述患者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2],均为初次发作,所选患者中无肝肾功能不全,排除有消化性溃疡、血液系统疾病、严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不愿意参与本实验过程患者、不能执行医护操作患者。其中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34例和26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631±29)岁;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35例和25例;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628±3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观察病情、健康宣教和用药指导,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

观察组患者在优质护理模式下实施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在护士长总负责下成立优质护理干预小组,每个护理小组将任务和责任分配到人。护理干预小组成员由高年资和低年资护理人员组成;护理干预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责任护理,高年资护理人员主要负责病情较重患者,低年资护理人员主要负责病情稳定较轻患者。②充分估计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及家属熟悉病房环境,协助患者使用病房内的相关设施,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在护理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的跌倒因素,并针对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进行有效预防,避免突发事件发生。③在护理小组干预下,对患者实施脑梗死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脑梗死的相关知识,教会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及应用相关器具,使患者了解导致脑梗死再次发作的相关诱发因素,并让患者做好预防。④建立优质护理服务考核程序,对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在考核中,让患者参与其中,对护理人员实施的优质护理措施进行评分,提高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措施的认识,加强优质护理措施的实施。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进行评定)[1]和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进行评分[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低提示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越好。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包括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物质生活4个方面)评分越高提示患者是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优质护理是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通过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把患者作为护理服务的中心,从而在优质护理干预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康复率。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可导致患者残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除了临床给予有效的药物等救治措施外,护理干预在此类患者的功能恢复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优质护理干预对减轻此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4-5]。笔者对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充分考虑每个患者具体病情,并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同时,建立对护理人员的考核程序,目的是更好的提高优质护理的干预效果。本次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这与观察组实施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是分不开的。优质护理干预是以患者的需要为中心,在护理措施上,充分考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由护理小组进行指导,避免了护理干预中的盲目性。因此,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世英. 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7(11):243-245.

[2]梁锦玲,彭欢欢,潘少芬. 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8(13):16-17.

[3] 熊杰,宁丽娜,张伟. 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影响的临床观察[J]. 吉林中医药,2011,10(03):237-238.

[4]芦慧,叶芬,邵扬扬. 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2014,4(14):76-77.

[5]陈惠英.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3(20):137-138.

(收稿日期:20150410)

上一篇:杨本雷主任医师的彝医药学术思想 下一篇:护理流程重组对36例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