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魅力

时间:2022-08-25 05:15:36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魅力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性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育良好的情感。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评价重诊断性,强终结性,轻激励性,淡过程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Linguistic Charm in Primary School Student Mathematic Teaching

Li Na

No.1 Primary of 143 Regiment, Shihezi, Xinjiang

Abstract:Teachers' language in mathematic teaching can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o arouse students' positive thinking, foster the good emotion. But in our actual teaching, there are big problems: the evaluation is heavy diagnostic, strong summative, light incentive, light procedure.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 Teaching; Evaluation

《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在这里我要说,充满魅力的语言也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在人们普遍认为数学课比较枯燥乏味的情况下,语言的魅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良好的语言给学生一种清新又亲切的感受,学生学习起来感觉非常快乐,甚至会感到这样的老师上课是一种享受,那么你的教学效果自然不用说了。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魅力,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到最大化的程度,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多样化的提问艺术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一把金钥匙。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问法。在40分钟的课堂上,师生互动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时,语言尽可能的多样化,再辅之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灵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例如,提问时可说"你能帮老师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你愿将你的答案告诉大家吗?"、"你能替老师回答这个问题吗?"、"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与老师或同学商量吗?"同时,多设置一些不同层次的提问。对差生应多问"是什么"的问题。如:"你能说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什么吗?"对中等生应多问"为什么"之类的问题。如:"你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道题要先求这个中间问题呢?"对优生应多问"有什么不同意见"的问题。例如:"你能勇敢地告诉大家对这道题的解法有什么不同意见吗?"这种形式多样的提问,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使老师显得亲切随和,好象是在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勤于动脑,敏捷思维,积极配合,对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吸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首先利用实物投影给学生展示“美丽的蝴蝶、五角星”等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这些图片的美,然后话锋一转,“你知道这些图片为什么这么美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直觉产生的美感加上教师启发式的语言导入,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其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学习的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鼓励性的语言魅力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经常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学习。例如,在讲分数除法计算的时候,出示一道题目,然后问学生:“你有勇气独立完成这道题吗?”当全班学生都做对时,教师又说:"你们真聪明!"这样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大的鼓舞和推动,而且师生的情感得到发展。学生也会感知"老师对我们真好!""我可喜欢学数学了。""我非常愿意学数学。"

在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当一名学生正确的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或一名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把问题回答正确,教师会说:"同学们,鼓励他!"全班同学会热烈的、带有节奏的鼓掌;有的老师还会用亲切的语调说:"回答得非常好!""彭周,今天表现得真好!"我想:就这样一句话,会使这名同学全天都能愉快地学习,甚至,从此以后,他就非常喜欢数学了。

教育家赫洛克作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学习同一难度的内容。第一组为受表扬组,经常受到表扬,成绩扶摇直上。第二组为受谴责组,责备经常不断,这些责备,开始起点作用,后来就"疲"了,成绩就持续下降。第三组为被忽视组,只是在一旁静听前两组所受到的表扬与谴责,自己既得不到直接的表扬,也不遭受直接的谴责,学习成绩比前两组都差。第四组为控制组,既不给予任何表扬与谴责,也不让他们听到对前两组的表扬与谴责,学习成绩最差。由此赫洛克得出结论说:"奖惩都是必要的,不给予奖惩会引起学习下降,而奖励比惩罚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更大。

教师要善于表扬学生,尤其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的老师会说,这样的学生没有优点,怎么表扬他呢?做一个细心的教师,只要发现学生有一点点进步,那怕是微不足道的,你也应该及时的表扬他,鼓励他,使他感到我也有优点,我也能进步。如上课时,当你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时,让他回答,及时表扬他、鼓励他,"他回答得非常正确,进步很大。"还有的学生上课举手发言,即使他回答错了,你也要鼓励他,"看他能大胆发言了,虽然问题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相信下一次他一定能把问题回答正确。"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不爱发言的学生来说,老师能表扬他、鼓励他,他当然非常高兴,甚至非常自豪,由此他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会认真的听课,积极的发言,这样他的学习成绩会很快地提高。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教师在出示蓝猫和小新的图后,通过认真分析,顺利找出第五位,第六位出场的是谁,最后不失时机地说:“你们猜得可真准!”就这一句鼓励性赞赏,让学生找回了学习自信,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兴之所至,教师接着问:“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吗?”有了老师积极的鼓励,学生观察得更认真,以至于发现一个蓝猫、一个小新,又一个蓝猫、又一个小新……这时教师再来上一句“你真不简单!”,更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批评语言的幽默化。

批评的幽默化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醒他上课要认真听讲,真是一举两得。避免了学生的抵抗情绪的产生。有时刚过完节假日,学生上课不专心,课堂纪律不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唤起学生注意力,达到婉转批评,促其改正缺点的目的。例如,在有学生讲话时,可说"今天同学们真安静啊!看哪,一小组保持得最久。"若发现有学生东张西望,可提醒他"小心!眼珠掉了可不好找!" 若发现有学生打瞌睡,则问他"你梦见吃汉堡了吗?味道怎样?"如此一来,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老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学生又不会反感,可谓两全其美。

老师就像一个演员,但不是一个只顾自己的表演,卖弄自己的知识和技巧的演员。有时得故意装傻,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帮助学生把别人的话听懂加上自己的理解,再用语言表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应充分表现疑问的语气,促使学生思考。对学生答案进行评价时,语气要平和中肯,使学生感到老师的表扬是真诚的。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语气要婉转、轻柔,谆谆教导,学生更容易接受,不致于产生逆反心理。和学生幽默时,语调要恢谐,充满喜剧色彩,在笑声中完成教育的目的,不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在讥讽他。

总而言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科学、深刻、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亲切、自然,充满情和意,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教师要善于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和方法诉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才能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最终达到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上一篇:小学数学低段课堂教学 下一篇:小学语文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