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导向的儿童康复专业校内实践模式的探索

时间:2022-08-25 05:10:35

基于岗位导向的儿童康复专业校内实践模式的探索

摘要:该模式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将所需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康复临床相结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反复强化,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实现教学与岗位零距离的目标,达到突出教学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教学环境的真实性、教学对象的主体性等特点。

关键词:岗位;儿童;康复治疗;高校;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58-02

近年,国内儿童康复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研究机构相对增多,但又显得单一,研究队伍相对壮大,但教育者和康复治疗师缺乏合作,研究对象年龄偏低,主要集中于学前特殊儿童,医教多脱节,康复疗效评估方法众多,但没有统一模式等。这些特点集中反映出儿童康复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所以就社会需求而言,医教结合模式的儿童康复人才稀缺,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种与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能力,师范类学生比较欠缺的恰恰是其他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及其与教育知识和技能的融会贯通,也就意味着职业能力在进入岗位后不能较好满足岗位要求。就儿童康复而言,通过教育康复与医学康复结合,可以制订甚至创新儿童康复的方案,提高疗效,达到我们实践与理论的高度结合;对特殊儿童家庭而言,可减轻儿童家长的生活、精神压力,使家庭更和谐幸福;就社会而言,儿童康复行业具有市场前景,而医教结合模式的人才培养恰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本项目可以更好地培养医教结合的儿童康复专业特色人才,同时通过本项目可以拓展康复技能,能为肌筋膜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就业的选择范围因此增大。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第七条指出“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此背景下我们成立团队,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带动学生启动校内实践平台新模式,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使校内岗位与社会岗位相衔接,开拓实践创新的新形势。

一、准备与条件

1.软件方面。(1)学生专业知识基础。参与本项目的团队成员都是康复科学学院儿童康复专业和社区康复专业的学生,在过去的课程学习中,已学习了多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且参与过校内外康复实践,初步具备了实施该项目所需的医教结合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功能解剖学》、《生理学》、《人体运动学》《发展心理学》、《人体发育学》等课程为康复治疗实践提供了必需的专业基本知识,了解人的结构、功能及身心发展规律;《康复评定》、《作业治疗》、《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课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康复评定方法和作业治疗、物理治疗、言语治疗三大方面的康复技能;《基础教育学》、《特殊教育概论》、《特殊学校课程与教学》、《行为改变技术》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教育学相关知识。(2)学生的实操技能。团队成员大都学习认真、组织活动能力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都接受过医教结合专业技能训练,经常去相关康复机构进行志愿活动,如江苏省民政康复医院、南京脑科医院、南京儿童医院等,有一定的实操经验,但操作机会还是比较少。(3)指导教师。团队有专业方面的指导教师,有丰富的团队管理经验和精湛的业务能力,从事教科研工作和康复工作十余年,擅长儿童运动障碍的康复和肌筋膜疼痛康复。为动作障碍儿童(主要是脑瘫儿童、发展迟缓儿童及自闭症儿童等)开展康复服务及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2.硬件方面。学院有充足的实验实训室,如动作教室、运动治疗室、手法治疗室、作业治疗室、感觉统合训练室、语言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多功能观摩室等,配有丰富的康复器材,为进行儿童康复实践和肌筋膜疼痛康复服务工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地和条件;学院有充裕的图书馆资源,可提供相关的图书资料。

3.其他方面。实验实训中心有配套经费用于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学院领导和专业教师、辅导员教师均大力支持此模式的探索,为顺利进行提供各种必要的支持。

二、建立与运行

为了突出能力培养,采用按能力层次划分的“分层一体化”构建岗位教学与实践模式,具体说,就是通过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合理配置,构建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1]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示范教学、针对患者的操作等教学方法,注重联系实际,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使课程更加直观明了,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真实情景教学、顶岗实习。学生通过该实训,对儿童康复有初步了解,而且基本树立了康复理念,初步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并能将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临床,为患者提供康复服务,基本达到此次实训目标。

具体的模式运行情况如下:

1.招募学生,组建团队,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乃至不同院系,高年级学生可起到带领作用给低年级学生提供经验技巧,交流专业方面的知识,形成专业知识的流动与互换。

2.对本团队成员进行康复训练培训,了解康复职业的现状、未来发展,强化康复的技巧。形成严格有序的排班制度,设置校内岗位,提高实训效率。

3.进行成员间相互的模拟与操作,互相监督指导,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如传统康复中拔罐及推拿等操作性强,技能水平的提高是需要不断反复训练的。实训是学生之间相互推拿按摩、拔罐,这种感性认识来自于自己的亲身体验,让他们体会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真正使他们了解到实践技能的重要,知道手法不熟练、拔罐手法不当不但没有疗效,反而会给患者带来直接的伤害与痛苦,这也有利于形成为良好的职业道德。

4.针对特定的项目,比如特殊儿童感觉动作、语言言语、认知、社交等方面的康复实践以及肌筋膜疼痛等的康复还要进行专项的培训,并邀请专业方面的老师进行专门个别指导。

5.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考核评价必须紧紧扣住培养目标,重点放在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考核评价。[2]建立岗位实践项目的考核标准,并加强对考核方法、考核形式和考核手段的研究。[3]

6.对于特殊儿童的评估与训练方面,一开始选择症状较轻的特殊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康复训练,增强学生的实战经验,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满足特殊儿童的需要。

三、反思与发展

该模式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将所需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与康复临床相结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反复强化,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实现教学与岗位零距离的目标,达到突出教学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教学环境的真实性、教学对象的主体性等特点。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多地利用现有资源,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程度,在校园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的氛围,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通过严谨有序的排班制度帮助学生养成较为良好的职业素质,也对将来的就业方向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该模式正式运行两个月获得了师生的诸多好评。

但同时我们发现了一些该模式的不足,包括学校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服务对象范围狭窄,社会知晓度和宣传力度欠缺等。针对这些状况做出以下的未来发展计划:

1.增强学校资源的开放性程度,让学生有地点实践,有条件实践,有机会实践,充分利用起课后、周末的时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实训操作。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校内各种资源设施进行维护检查,让旧的设施发挥新的作用。康复治疗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重视实验室建设、加强先进设备购置、完善实验条件是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基础。要充分利用功能教室和训练室的条件,确保全部对学生开放,满足学生进行实验训练的要求。同时,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仪器和设备,尤其是先进的康复治疗实验设备和器材。[4]

2.扩大服务对象人群,不仅仅是学生相互之间的操作,可以邀请老师或者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来体验按摩、拔罐等传统康复手法,给个别儿童进行评估训练,还可以与志愿活动相互合作,形成一种岗位形式的服务机制。

3.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该模式的品牌效应,加强校外合作,校外实践岗位的多元化,也是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的需要,教师在此时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根据不同职业能力的需要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有侧重的培养康复、医疗、保健等不同能力,使之更好地与社会岗位接轨。[5-7]

4.提升管理与评价的效度,建立与之配套的、更为完善的管理与评价机制,使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周立峰,傅青兰,李海舟.构建基于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

[2]周利玲,舒向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中国医疗前沿,2008,3(2):61-62.

[3]胡洪雁.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与研究[J].管理观察,2010,(12):170-171.

[4]周钰,潘翠环.基于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医疗与保健,2014,22(10).

[5]周立峰,傅青兰,李海舟.构建基于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

[6]李洪霞,张凤仁,赵扬.康复治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

[7]甘灏云,江璇,李新.高职类康复专业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教育模式的探讨[J].医药前沿,2015,8,5(22).

上一篇:建筑设计与建筑构造课程协同教学实践探索 下一篇:大数据下人力资源共享网络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