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混凝土检测与质量控制的探讨

时间:2022-08-25 12:42:44

水工混凝土检测与质量控制的探讨

摘要:本文介绍水工混凝土的特点以及混凝土质量检测,并针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问题,提出质量控制方法,为未来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工作经验。

关键词: 水工混凝土;检测、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水工混凝土的特点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经常性或周期性地受水作用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所用的并能保证建筑物在上述条件下长期正常使用的混凝土,称为水工混凝土。根据构筑物的大小,可分为大体积混凝土(如大坝混凝土)和一般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又分为内部混凝土和外部混凝土。水工混凝土常用于水上、水下和水位变动区等部位。因其用途不同,技术要求也不同:常与环境水相接触时,一般要求具有较好的抗渗性;在寒冷地区、特别是在水位变动区应用时,要求具有较高的抗冻性;与侵蚀性的水相接触时,要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在大体积构筑物中应用时,为防止温度裂缝的出现,要求具有抵热性和低收缩性;在受高速水流冲刷的部位使用时,要求具有抗冲刷、耐磨及抗气蚀性等。水工混凝土是水利工程中,尤其是大型水利工程中最主要的建筑材料。

二、混凝土质量检测

1、原材料及配合比。(1)水泥应符合CB 50204的规定。水泥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水泥进场时进行复验的项目及复验批量的划分应按GB50204标准的规定执行。(2)

集料应符合JGJ52或JGJ53及其他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集料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对进场集料应按JGJ52、JGJ53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按批进行复验。但对同一集料生产厂家能连续供应质量稳定的集料时,可一周至少检验一次。在使用海砂以及对集料中氯离子含量有怀疑或有氯离子含量要求时,应按批检验氯离子含量。(3) 拌合用水应符合JGJ63规定。混凝土搅拌及运输设备的冲洗水在经过试验证明对混凝土及钢筋性能无有害影响时方可作为混凝土部分拌合用水使用。(4)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GB8076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外加剂进场时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对进场外加剂应按批进行复验,复验项目应符合GB50119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5) 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天然沸石粉应分别符合GB1596、GB/T18046、JGJ/T112的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矿物掺合料时,必须有充足的技术依据,并应在使用前进行试验验证。矿物掺合料应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复验,其掺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并通过试验确定。(6)混凝土配合比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合同要求由供方按JGJ55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

2、试验方法。(1)强度:混凝土抗压及抗折强度试验应按GB/T50081的有关规定进行。(2)坍落度、含气量、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应按GB/T50080的有关规定进行。(3)混凝土抗渗性能、抗冻性能混凝土抗渗性能、抗冻性能试验应按GBJ82的有关规定进行。(4)氯离子总含量:可根据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氯离子含量计算求得。(5)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比活度试验应按GB6566有关规定进行。

3、检验规则。(1)检验是指对本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质量指标检验,以判定预拌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预拌混凝土质量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出厂检验的取样试验工作应由供方承担;交货检验的取样试验工作应由需方承担,当需方不具备试验条件时,供需双方可协商确定承担单位,其中包括委托供需双方认可的有试验资质的试验单位,并应在合同中予以明确。当判断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时,强度、坍落度及含气量应以交货检验结果为依据;氯离子总含量以供方提供的资料为依据;其他检验项目应按合同规定执行。交货检验的试验结果应在试验结束后15天内通知供方。进行预拌混凝土取样及试验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资格。(2)检验项目:通用品应检验混凝土强度和坍落度。特制品还应按合同规定检验其他项目。掺有引气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应检验其含气量。

三、混凝土质量问题及控制

1、外表质量问题预防。1)预防蜂窝麻面:①要想预防蜂窝麻面就必须严格控制搅拌时间与拌料的配比;②便是要提高模板拼装时的准确度,可以将模板拼接缝设计成企口的形式,选择半径符合要求的骨料,优化施工配合比,并且在振捣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振捣时间跟程度,防止振漏,注意设计浇筑的振点前要注意考虑振捣设备的类型。使用大块的模板进行拼装可减少蜂窝麻面的产生可能。2) 预防气泡。想要避免气泡的产生就必须要加快气泡上上的速度,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因此可以考虑采用适当的减水剂,并使用稀释剂来降低混凝土 的粘稠度,减少附着在模板表面的气泡的产生数量。为了提高混凝土的 湿润度可适当减少涂抹量利于气泡溢出。最后减少气泡溢出的路程要通 过减少浇筑厚度来实现,增长振捣时间也能够帮助气泡溢出。3)预防色泽不均。要想预防色泽不均匀的问题首先必须要重视骨料和其过滤的工作过程。在清晰粗骨料的过程要注意检查看是否清洗干净,严格控制搅拌时间与搅拌料的入仓配比。模板的制作方法可适当改进避免表面粗糙不平的情况。另外还需要提高表面隔离剂的纯净度、均匀度。在拆模时要控制好强度,尽量延长时间让混凝土表面的乳化剂不至于形成粘膜。

2、预防内部裂缝。最容易产生混凝土表面裂缝的时候是施工中浇筑程序的初期阶段,因混凝土表面温差骤变而导致裂缝。因此要想预防裂缝的产生主要是预防混 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当拆除模板时混凝土是暴露在冰冷的空气中,这样的暴露便是一次温差,因此为了预防温差应适当采取温控措施。除了在施工时采取温控措施,对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也能够预防裂缝的形成,在混凝土形成的初期保持好其面部的湿润度,防止因日晒雨淋等自然原因而让混凝土表层受到影响,便能够大大降低其产生裂缝的几率。

3、最新技术的引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简称DTS在三峡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监控中的应用, 超磁致震源在探测混凝土内部质量的使用,“综合温控”技术的使用、MgO混凝土筑坝技术开发、堆石混凝土的研究使用等。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处理。处理裂缝前,要认真研究裂缝的成因与性质以及裂缝的危害性,然后再研究确定处理方案。修补裂缝方法一般表现如下几种: 1)表面修补法。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无影响且已稳定的裂缝。在修补时,要根据结构的使用要求选择何种修补方法和材料,修补的材料必须具有抗渗性、耐老化性和密封性,要与混凝土的变形相适应。常见的涂抹材料有环氧树脂、聚氨酷、聚合物砂浆等,粘贴的材料有橡皮、玻璃丝布、碳纤维布、土工膜等。2 )化学灌浆法 。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水、防渗要求的裂缝修补。常用的灌浆材料主要为环氧树脂和聚氨酯等化学材料,化学灌浆材料一般能灌入缝宽≥0.2mm的裂缝。3 )结构加固法。适用于对整体性、承载能力有较大影响的深层及贯穿性裂缝的加固处理。某些建筑物或某个部位,裂缝问题比较严重,虽采用表面封堵和灌浆处理但仍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必须同时采用结构加固法。4 )其他方法 。混凝土裂缝修补还有凿除法等, 凿除法是用风钻等将裂缝凿除至看不到裂缝为止,再重新浇筑混凝土,既可以消除原裂缝端的应力集中现象,必要时在该部位布置钢筋,以阻止裂缝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廉茂庆等.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J]. 东北水利水电. 2010(01)

[2] 黄国兴.对水工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评价[J]. 水力发电. 2006(01)

上一篇:谈深基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与措施 下一篇:刍议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