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博客拓宽我们的写作空间

时间:2022-08-25 12:11:35

让博客拓宽我们的写作空间

我是一名普通的乡镇信息技术教师,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已有十多年了。十年,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如过往烟云,但对于现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可以说,人们已经跨越到了信息时代。特别是农村,人们已经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村人了。这十几年,我也亲眼见证了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我刚毕业时,来到学校,领导让我教初一和初二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当我进入所谓的微机室,看到的是二十几台老式的黑白屏幕的机器――无盘工作站,那在当时已经是比较先进的,我是第一个真正的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当时学校已有两个计算机老师,那是临时培训了两个年轻的教师,因为以前农村根本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当然也就没有计算机教师,但这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没有计算机的面貌。就这样,我们从没有计算机到现在更新了几代机器,全校师生用上了校园网,农村大部分家庭步入了网络时代。

在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时代,网络文学的迅速发展和传播途径的极大扩展,正逐渐改变着文学传统。博客文学和普通文学大为不同,本文从文学博客的创作特色谈起,了解博客这一新的传播文学的载体,从而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写作的空间。

博客,名BLOG,是WEBLOG的简称,即WEB与BLOG的组合词。它有两层含义,首先它是BLOG,也就是日志,以时间顺序来排列我们每天所记录的任何东西。然后以WEB(网页)方式显示和,充分利用互联网,在这块人人都可耕耘的园地里,互相分享自己的情感、感受、想法等。或者从某种程度上讲,博客类似于一种个人的流水式记录账本,只不过它可以拿出来让人共享。但他与个人日记有本质的不同,个人日记是个体把每天所发生的事情和不同的感受记录下来,起到宣泄情感的作用,它有一定的秘密性和自我性,而博客既为自己而写同时又能服务方便大众。她不仅仅记录自己日常生活的轨迹,而且还评论和记录社会上的各种现象,与大家共享。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博客的核心价值不同于日记的个人性,它有一种互动性和利他性。

记得西美尔曾经说过,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物质生活异常发达导致了个体空间的不断衰落。“一方面,生活中从各方面提供给个体的刺激,利益和时间与意识的利用,非常有利于个体,它们仿佛将人置于一条溪流中,而人几乎 不需要自己游泳就能浮动,另一方面,生活是由越来越多非个人的以及取代了真正个性色彩和独一无二的东西构成的,因此人们为了保存他最个人的精髓而强烈的呼唤特性”。而博客的核心特色在于他的“草根性”,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倾诉和宣泄个人情感,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拥有最基本的网络硬件的支持,你都可以成为一个博客,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网民在任何表达上都是平等的。由于创作上的草根性,所以文学博客同传统文学的庄重严肃性不一样。和网络文学一样,博客文学有很大的世俗性和物质性。但是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垄断性,你不须完全具有一定的专业创作理念和写作技巧,任何人都可以在博客上进行自己的创作,实现当作家的梦想。

与传统文学依赖纸质媒体相比,文学博客具备网络文学的优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是一种独特的超文本,它不仅包括网上在线的单纯电子文本,而且是一种多媒体文本,也包括交互式、连接式文本以及声、光、色、影、字相结合的多媒体文本。文学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空间也得到了新的拓展。例如黑可可创作的多媒体小说《晃动的生活》,在这里作者拼接了动画设计、歌声、萧声、音乐等多种形式。而且文学博客的载体相对于传统纸质媒体而言其门槛要低很多,也就是说通过网络特别是文学博客这种形式,文学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达,今后会有更多的发展天地。

尽管博客在情感宣泄上并非尽善尽美,对真正的隐私问题也呈现出一种欲说还休的姿态,但总体上来说,它比一般公众交流领域有更多的优势。你不仅可以自由放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而且你还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回应。

博客的出现,从平民的精神需要来看,很好地满足了个人的表达愿望。博客满足了普通民众倾诉和宣泄情感的愿望,于是乎,他们就充分利用博客进行自我推销。

我们的社会在飞速发展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人与人之间内心的交流和沟通也越来越少,人与人间日益变得冷漠和孤独。所以寻找出口来宣泄和释放自己,博客应运而生。不仅可以作为释放自己的窗口,而且也可以与他人对话沟通。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中规中矩”的创作态度正日益受到冲击。耐心阅读和思考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们开始寻找文本快餐。正当人们看见传统文学走向消退时,网络文学应运而生。博客虽然出现的时间并不长 ,但是却对网络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对文学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这一平台,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让博客拓宽我们的写作空间。

上一篇:感悟《平凡的世界》中的人文情怀 下一篇:中小学灾难教育的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