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范围的研究

时间:2022-08-25 11:10:09

关于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范围的研究

摘 要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在特定情形下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否定法人的独立性,由法人和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制度。目前,法人人格否认大部分适用于法人和股东财产混同的情形,但实践中同时大量存在着母子公司转移利润和公司脱壳经营的情形,现在将这两种特殊情形也包含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范围内,其主要理论依据在于公平正义法理、诚实信用原则和法人责任的有限性。

关键词 法人人格否认 转移利润 脱壳经营

一、股东过度控制是法人人格否认适用的核心条件

法人人格否认适用的条件包括:(1)法人已经设立;(2)存在股东操纵公司滥用股东权利;(3)股东行为对债权人的利益造成直接损害。以上三个条件是判断是否适用法人人格否认的条件,从这三个条件来看,最关键的、最核心的条件当属是否存在股东操纵公司滥用股东权利的行为,这一条件是导致法人丧失独立地位的直接因素。

二、母子公司间的转移利润行为适用法人人格否认

1、母子公司间的转移利润行为适用法人人格否认的具体条件

一般情况下,母公司拥有子公司一定比例股份或者通过协议方式能对子公司进行实际控制,母公司在重大事情上可代替子公司做决定,但子公司仍然是独立的法人。母子两家公司分别以自己的财产为限承担各自的责任。

母公司能对子公司的某些事项进行决定,但不能过度控制。过度操控使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关系合为一体,很难各自独立承担责任,因此,当出现母公司对子公司过度控制时,应否认子公司法人地位,由母子公司承担连带责任。过度控制是母公司承担子公司债务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对于过度控制,则有着不同的观点。大部分学者觉得只要具备三项条件即可认定:

(1)母公司可以完全的、连续的支配子公司的经营;

(2)母公司可以为了自身利益而决定牺牲子公司利益;

(3)母公司能够损害子公司的债权人或少数股东的利益。

2、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转移利润行为适用法人人格否认的法理依据

本人认为,母子公司间转移利润的行为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理论依据在于,公平正义法理及法人的有限责任制度。在实践中,母公司通常同时设立很多子公司,使其达到较大的规模效益,但是在有可能被追究责任的时候,母公司往往又说自己承担的是有限责任,以此来逃避其应负的责任。这种变相逃避责任的方式让母公司达到了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目的,但是其做法损害了广大债权人的利益,间接地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这明显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有限责任制度和公司法人制度的制定就是为了保障交易的公平正义,而母公司的行为恰恰造成了对于有限责任制度和公司法人制度的滥用。

三、公司的脱壳经营行为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

1、公司脱壳经营行为的法律处理争点

脱壳经营行为是指作为债务人的公司转移本公司的原有财产,暗中另行组成一个全新的独立公司,重新开始经营。作为债务人的新公司依据法律规定是不承担原有公司的负债的,因此被形象的称谓脱掉了原有债务的壳。不过对于原来的作为债权人的公司则承受巨大的损失。因此,公司脱壳经营行为是一种十分常见又非常典型的借助滥用公司法人格规定来逃避债务的经营行为。对于此种行为必须予以处理,以保障市场交易的公平正义。总览学界,大致有两种主要处理方式:

第一种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民法中的侵权责任论。该观点认识公司脱壳经营行为通过滥用法人独立制度谋取不正当利益,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构成侵权行为。对于作为债务人的脱壳公司,应当对于其转移资产的行为不予承认,对于非法转移的资产予以追回。无法追回的,则应该追加其脱壳后的新公司为连带责任人,要求其在所转移的资产范围内承担责任。

第二种的理论主要来源于商法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有衍生出两个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作为债务人的公司与脱壳后成立的新公司人格混同。应该将子公司的人格否认,由其与脱壳经营行为的母公司对原来债务人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由此避免公司通过脱壳行为逃避债务,保护债权人公司的合法权益。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公司脱壳经营行为的本质是一种利用法人制度的欺诈行为,本着维护市场公平正义,保护合法经营着正当利益的原则,应当否认公司法人人格,由作出脱壳经营行为的股东或其为逃避债务设立的新公司作为债务人对原债权人公司承担清偿责任。

本人认为运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处理公司脱壳经营行为更为有利,由股东或分立处的新公司与原公司承担连带责任。脱壳经营行为不仅符合了法人人格否认适用的一般条件,更符合其核心条件“过度控制”。同时,否认原有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也可以达到保护合法债权人正当利益的目标。

2、公司脱壳经营行为适用法人人格否认的法理依据

本人认为,脱壳经营行为之所以能够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其最深层次的法理依据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即经营者在生产经营中应诚实信用,在争取自身合法利益的同时,不损害其他经营者的正当利益。而脱壳经营的行为,显然是通过使他人利益受损的情形下自身获得利益,是恶意地规避债务,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这是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违背。因此必须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其予以处理,以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剑锋.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中国法学.2005(2).

[2]朱慈蕴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1).

[3]范健主编.商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江平主编.民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公立医院绩效工资研究 下一篇:实施人力资源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