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打王 第7期

时间:2022-08-25 09:59:41

丹特利有三个梦想,在2008年获选名人堂后还有两个等待着他去完成:活到100岁和接替斯隆帅印丹特利也有不少遗憾,两度错失总冠军和与雷登交恶丹特利的职业生涯同样伴随着辉煌和质疑就连他的“单打王”绰号,也说不清到底是褒是贬

上世纪80年代是NBA的盛世,除了黑白双雄以及J博士的高飞,大量得分狂人的涌现也是难见一景,有两支球队也因此而受益,依靠今天看来依然蛮不讲理、惊世骇俗的火力网,在NBA历史上留名。阿莱克斯・英格利什、丹・伊塞尔、“天行者”汤普森和范德维奇等人塑造了掘金,而爵士则因丹特利而获益。NBA不乏优秀射手,但丹特利的出现却堪称典范,他几乎具备了后世优秀射手的一切素质:爆发力超强的第一步、不受外界干扰如丝绸般柔软的手感、十几年如一日的稳定以及制造犯规的天赋。而在赛场外,他沉默寡言的敏感性格,则是童年生活所致。

沉默少年

1956年丹特利出生于华盛顿特区,3岁那年父母离异,他此后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家庭的变故导致了幼年的他就是一个沉默的个体。多年以后,母亲对丹特利的幼年生活的记忆依然是:“虽然他只是个孩子,但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也几乎看不到他笑。”12岁那年,沉默的丹特利找到了篮球这个归宿,但最初他只是将这个橙色小球当作渲泄内心郁闷的伴侣,“一开始我从未想过我会在这方面达到什么成就。”

进入高中时,丹特利过于肥胖的身体,使得质疑如潮涌来,但他却率队打出57胜2负的优异战绩,并入选全美最佳阵容。这一切得益于他的勤奋苦练,他向教练伍登要来了训练馆的钥匙,每天坚持训练风雨无阻,甚至圣诞节期间依然如此。而此时发生的一件被后世津津乐道的小事,更凸显了丹特利单调却不贫乏的内心。在一次历史课测验中,丹特利的成绩是99分,而班里其他同学最高也不过80分。伍登教练心存疑窦,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再试,结果丹特利对答如流,以至于伍登教练不得不向他郑重道歉。

进入大学后,减肥成功的丹特利同样挑战着质疑,大学三年他场均得到25.8分,两次入选全美最佳阵容。1976年首轮第6顺位,布法罗勇敢者队(快船队前身)将丹特利收入帐下。在进入职业篮球界之前,丹特利还作为美国男篮的一员,参加了1976年奥运会,场均获得19.3分。在与前南斯拉夫队的决赛中,丹特利出场30分钟豪取32分,摘得金牌。

颠沛流离

新秀年的丹特利表现依然杰出,场均得到20.3分,投篮命中率高达52%,获选年度最佳新秀。丹特利希望在布法罗的良好开头能延续下去,无奈球队高层却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一直对来自刚解散的ABA联盟的球员垂涎不已,丹特利成为了交易的筹码。1977年,丹特利被交易到步行者队,而勇敢者队得到的则是比利・奈特,一位此前赛季场均2 6 . 6分7 . 5个篮板的球员,(现老鹰队总经理)。但印第安纳这块篮球之城同样不是丹特利的福地,23场比赛过后,他又被送到了湖人队,原因是步行者队需要一位中锋,他们也的确引进了詹姆斯・爱德华兹。来到湖人队,来到贾巴尔和贾马尔・威尔克斯身边,丹特利的表现也丝毫不逊色,效力洛杉矶的两个赛季,他场均得分分别为21.5分和17.3分。1978―79赛季,丹特利善造犯规的能力开始显现,他整赛季共投中541个罚球,领衔全联盟。

由于威尔克斯迅速成长,与其位置重叠的丹特利只得再次走人,1979―80赛季前,丹特利与海伍德互换东家来到爵士队。这对于他来说既是幸运又是不幸。幸运的是他终于找到最适合他的球队,并将步入生涯巅峰,不幸的则是仅仅一年后,湖人队便在"魔术师"约翰逊带领下夺冠,这是丹特利生涯第一次与总冠军擦肩而过。

盐湖城巨星

丹特利的到来对于刚刚从新奥尔良搬迁到犹他州盐湖城的爵士队来说,可谓雪中送炭,他的出色表现,顿时征服了盐湖城的球迷。1979―80赛季,丹特利场均得到28分,投篮命中率达到57.6%,成为联盟该赛季非中锋球员中命中率最高者,并入选全明星赛。而从1980―81赛季到1985―86赛季,他的场均得分总在26.6分和30.7分之间徘徊,并曾有连续四个赛季场均得分突破30+大关,并两次当选得分王。1983―84赛季,丹特利创造一项纪录,他该赛季场均出手18.2次,成为NBA历史上单赛季场均得分30+的球员中出手次数最少的。而人老精鬼老灵的丹特利在该赛季还创造了813次罚球,场均超过10个,并在与火箭队的一场比赛中创造28次罚球,追平了张伯伦在百分之夜创造罚球的纪录。

但丹特利的神勇表现却并没有换回球队战绩的回暖,事实上,正如他的绰号一般,丹特利的确是个独善其身的“单打王”。爵士队总是与季后赛无缘,甚至有人调侃盐湖城的这支球队,坐拥联盟最佳得分手,却一事无成。这一状况直到1983―84赛季才得以改善,弗兰克・雷登作为斯隆之前爵士队最成功的主教练,在他完整执教的第二个赛季开始率队走出泥淖。爵士队战绩提升15个胜场,队史首次成为中西部赛区头名,并进入季后赛。而此前一个赛季因手腕伤势缺席了60场比赛的丹特利重新爆发,还获得了联盟最佳复出球员奖(该奖项设立于1980―81赛季,用于奖励那些因各种原因离开赛场但又神奇复出的球员,1985―86赛季后停颁)。

对于丹特利的表现,雷登赞不绝口:“我们都爱他,他就像条食人鱼一般,会将你生吞活剥。我觉得,即使在海边顶着飓风,他依然可以准确命中。”而丹特利的许多技术特点,以及一些小伎俩,也成为日后同类型球员们效仿的榜样。他的第一步爆发力极强,瞬间即可将对手远远抛离;为了引诱对手犯规,他会在运球时故意将球运高,使得对方以为有机可乘来抢断;同时,每场比赛他都会故意让自己的第一次投球被对方封盖,使得对方麻痹大意。

而围绕丹特利,爵士队的阵容也逐渐成型:丹特利的得分、里基・格林的抢断、马克・伊顿在内线的封盖以及达利尔・格里菲斯的三分球都成为联盟中知名的杀手锏,上述的几人日后也终于在爵士队史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历史疑案

然而就在雷登赞不绝口没多久后,他和丹特利的关系却出人意料地恶化了。1986年,丹特利告别了他效力时间最长的爵士队,来到了另一块伤心地底特律,成为冉冉升起的“坏孩子军团”的一员。在活塞队的日子是丹特利不愿回首的,这里既带给他无比荣耀,也使得他留下伤心的回忆。效力活塞队的两个赛季里,丹特利场均得分依然维持在20+,成为当时活塞队中的得分王,并与伊赛亚・托马斯、乔・杜马斯、比尔・兰比尔和维尼・约翰逊及主帅查克・戴利一起,率队于1988年打进总决赛。这是丹特利职业生涯第一次杀入总决赛,首场比赛即16投14中拿下34分,但托马斯的意外受伤还是阻挡了活塞夺冠大计。

就在准备再次冲击总冠军时,丹特利却被告知又被交易了,他的去处是小牛队,和他互换的是托马斯的亲密好友、上世纪80年代又一位得分狂人马克・阿奎尔。多年以后,这依然是NBA历史的一大疑案,人们普遍相信是托马斯“任人唯亲”。毕竟,从技术特点和能力来说,阿奎尔都与丹特利无二,虽然阿奎尔在随后活塞队夺冠的赛季里同样贡献良多,但他能做到的事儿,丹特利同样完成得不赖。一次莫名其妙的交易,使得丹特利再次错失了夺冠的机会,也让托马斯的“阴险、诡诈”有了最初的案底。1989年活塞队夺冠,但军功章上已没有丹特利的名字。

随后的岁月,丹特利又辗转三支球队,从小牛到雄鹿,1991年退役后又来到意大利米兰加盟当地球队,一年后回到美国本土,开始执教生涯。15年职业生涯,丹特利更换了7支球队,6次入选全明星赛,两次入选年度第二阵容,生涯总得分23177分,场均24.3分。如今的他出任掘金队主帅乔治・卡尔的助手,调教这支同样在疯狂进攻的道路上寻求改变的球队。

上一篇:年轻人,大场面! 下一篇:帕克通缉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