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及技术控制的有效方法研究

时间:2022-08-25 06:34:55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及技术控制的有效方法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与城市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行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随之提高,在建筑工程中,对于高支模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下面文章就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及技术控制的有效方式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控制

一、前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高支模为一种常见的模板支撑工程,是指施工总荷载超过10kN/m2,搭设高度超过5m和搭设跨度超过10m,且集中线的荷载超过15kN/m2,高度比支撑水平的投影宽度大,同时具有独立没有联系构件的一种支撑工程。高支模工程的危险性较大,且施工难度较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若没有做好其施工及技术控制工作,很容易使模板支架失去平稳性从而引发倒塌事故。

二、建筑工程高支模的施工流程

(一)模板支架的施工流程

首先进行梁和零层板的施工,并实施相应的养护;接着进行测量和放线,来进行立杆位置的定位,并实施架体的搭设;最后进行架体的施工和检查,对其进行验收。

(二)平台板与梁模板的工艺流程

首先进行水平线与梁轴线的弹出,并复核,铺设宽度为200且厚度为50长木板,另外还要附加100×100且厚度为14的钢板,将其作为立杆垫块;接着再进行平台模板支架与梁支架的搭设,安装平台底楞与梁底楞,同时还要安装梁一侧的模板与平台模板,使梁底起拱,实施梁钢筋的绑扎,并将梁和托板之间连接的钢筋进行焊接,待上述工作做好后,再来进行梁另外一侧模板的安装;最后,进行腰楞的安装与螺栓的对拉,对梁模的标高、尺寸以及位置进行复核,使其和周围邻近模板的连接更为牢固,最终进行办预检。

三、施工所需的材料

在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前,应做好材料的选择工作。在建筑高支模施工中,所需的材料主要包括门架、钢管与扣件等,其中钢管又包括立杆、附墙杆、大横杆、剪刀撑以及小横杆等,而扣件又包括垫圈、直角扣件、T型螺栓、旋转扣件、螺母、对接扣件以及其他的相关附件等。在选择材料时,材料的质量必须要满足国家所规定的相关标准以及要求,坚决不可使用锈蚀或者弯曲变形的钢管,每一根脚手架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可超过25kg,且在钢管上不可进行打孔。同时所用扣件和钢管之间的贴合面应整形,确保在扣紧钢管时,其接触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且扣件活动位置的转动灵活。此外,在扣件表面还应实施相应的防锈处理,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是旋转构件,要注意其旋转面间隙应不大于1mm。

四、模板施工技术

(一)模板安装要求

第一,柱模的安装应在处理完施工缝和验收结束竖向结构钢筋工程后来实施,在安装之前,应将杂物清除干净,对模板定位预埋件进行焊接或者修整,进行测量放线,并抹好模板下封固的找平砂浆。

第二,根据模板的配板尺寸来进行模板的组装,将其拼装成为整体。若在施工现场来拼装模板,应注意相邻板面间的拼缝,做好防漏工作。待拼装结束后,再利用钢丝,将模板与竖向钢管进行绑扎,其绑扎必须要牢固,以免影响模板的稳定性以及其整体性。

(二)模板的定位

待顶板混凝土或者底板混凝土的浇筑结束,且具备一定强度后,才可实施轴线投测。在模板定位过程中,应按照楼面的轴线放量孔来进行建筑物主轴控制线的投测,并将该控制线作为其起点,来将每一道细部的轴线引出,按照轴线位置将细部界面位置处的尺寸线以及模板控制线放出,以便于其模板的安装以及校正。待混凝土浇筑完成且模板拆除后,可开始进行楼层标高控制线的引测,同时基于该控制线把板底控制线直接引测至墙上与柱上。

(三)模板的支设

第一,柱模板。在基础面或者楼面处将纵横轴线以及其四周的边线弹出,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并实施复核,清理干净柱的根部。在梁与柱接搓位置加设相应的海绵,同时在柱子的阳角接缝位置除了加海绵外,还应设置相应的双钢管柱箍,从而确保柱界面尺寸满足要求。此外,支撑杆应该和楼板支架进行连接。

第二,梁与板模板:在安装梁和板时,应该与钢筋的绑扎相结合,梁两边支撑立杆应利用双扣件将其扣紧,以免扣件出现滑移现象。在施工过程中,所有大于2mm的板缝均应用胶带纸将其进行封贴。

第三,模板支架搭设:梁与板之间的立杆纵横向的间距应为一致,在立杆的顶部应该设置相应的支撑头,而在钢管底部则应该设置相应的底座,并加设点垫木,其顶部可设为可调节支托,如果楞梁两侧和U形支托之间存有缝隙,应顶紧。除此之外,还应该设置相应的水平垂直剪刀撑、扫地杆以及纵横向支撑,同时还要和主体结构的柱以及梁牢固拉结。

第四,若搭设的支撑架体高度超过2m,应该采取相应的登高措施,根据相关的规定要求在其作业面周围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在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模板支撑系统应该为一种独立系统,坚决不可和塔吊、物料提升机以及施工升降机等相关的起重设备相连接。

(四)模板的拆除

第一,在拆除模板之前,除了要做好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外,还应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待审批后才可进行拆除。另外,在拆除之前,还应具备混凝土强度的相关报告,其强度必须要满足规定要求以后才可进行模板的拆除。

第二,在拆柱模时,应先将拉杆拆除,接着再将柱箍卸掉,最后利用撬棍来撬动模板,使其和混凝土脱离,一块块将其往下拆除,并传送至地面。在拆梁模和楼板模时,应该将楼板的底模拆除,接着再来将其侧模拆除,在拆除楼板模板时,应该事先将水平拉杆拆除,接着再将模板支柱拆除。若其楼层比较高,其支模采用的是双层排架,则应先拆除上层模板,待起全部拆除且运出以后,再来进行底层排架的拆除。

五、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的控制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与地基承载力等均要满足其设计方案的需求,在施工过程中,若遇到回填土和松软土,应该按照设计的要求,将其平整并实施相应的防水措施与排水措施,根据相关的规定在模板支撑立柱的底部要采用刚度与强度达到要求的垫板。相对于普通模独立支撑系统而言,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的宽度以及高度等均大两倍左右,同时还应该采取相应的构造保障措施。此外,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中的立柱接长不可搭接,应该设置相应的水平垂直剪刀撑、扫地杆以及纵横向支撑,同时还应和主体结构的柱、墙拉结牢固。

立杆搭设必须要满足以下要求: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可超过2cm,同时其间距之间的误差也不可超过±5cm,在同一平面上,两根相邻横杆其表面的高低差不可超过3mm,且水平偏差不可超过3cm。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其纵向水平杆采用的是对接的方式,则其纵向水平杆对接的扣件应该交错进行布置,同时两根相邻的纵向水平杆,其接头一般不设置在同跨内或者同步内,而不同跨或者不同步的相邻两个接若在同一水平方向,其错开距离不可比500mm小,各个接头到最近主节点之间的距离不可比纵距的1/3大。

在高达支撑模板体系中,其满堂脚手架应该设置相应的剪刀撑,其中梁底也应设置相应的剪刀撑,在施工过程中,所用扣件的规格应该和钢管的外径相互配套,对接扣件开口应该朝内或者朝上。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高支模工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其施工要求来进行施工,并实施相应的技术控制,做好施工过程过程中的检查工作与验收工作,从而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到要求。

参考文献:

[1]陆志良,朱福康.浅析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及技术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5).

[2]陈少波.某建筑大楼高支模施工技术与安全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6).

[3]刘英.以某建筑工程实例分析大跨度高支模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5).

[4]钟宏川.某办公大楼高支模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5).

[5]朱传祥,陆道俊,朱正荣等.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控制和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上一篇:浅析新城镇土地规划发展 下一篇:关于建筑装饰工程中施工技术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