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中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功能

时间:2022-08-25 06:19:28

新课标中多媒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功能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已经开展多年了,但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各科教学的全面整合,提高初中教育的信息化水平,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各级政府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加基础教育方面的投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把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思想,不断完善各中学的信息技术设施,加强广大中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各中学校应不断建立和健全实施课程整合的各项规章制度。课程整合实践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实践;影响

中图分类号:[G40-012.9]

1.研究背景及意义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是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是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我们应当立足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中学思想政治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实际出发,吸收了当前教育理论工作者关于课程整合模式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明确课程整合模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将课程整合的理念进一步具体到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通过对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形式两个方面改革,开展网络道德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辅助思想政治课教学、网络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政治课网络研究性学习,不断增强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和教育性,不断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2.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课程整合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储存、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体系。信息技术教育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意识、知识、能力和信息道德)为目标的教育。在高中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当代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课程整合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什么是整合、为什么要整合、如何整合的问题上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这必然也反映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整合中来,具体表现在:

课程整合的形式化、表面化。整合即溶合,课程整合不是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的简单相加。

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课程整合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认识不足,课程整合尚未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为。

在整合的途径、方式上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由于有的教师把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课程,因而在整合实践中少数教师主张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给学生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一般知识。

3.整合条件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改革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实施课程整合的关键。许多一线教师为此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总结了很多的经验。然而改革是全方位的,仅仅改革教学内容或教学形式都不利于课程整合的实施,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整合强调内容上与形式上的统一,包括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形式的改革。

4.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改革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情感、思想与心理。我们必须调整和优化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将符合新时代社会生活的价值观来教育广大的高中学生,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接班人。

1、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提高政治课德育的针对性。

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政治课教学内容。

5.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学思想政治课是系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其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中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确立,以及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关系到中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近几年来,在教研人员和部分教师的努力下,初中思想政治课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总结了许多好的经验。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很大一部分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然十分落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应有的运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课程整合的基础层次。首先,它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具有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教师都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其次,对硬件技术要求不高,无须完善的网络设备和技术支持。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在课程整合中起步最早,开展范围最广,效率高、适应性强,己经在我国许多中小学中得到应用。

制作多媒体课件,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关键环节。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要防止简单翻版教材或过于追求画面精美却忽略其教学价值的倾向。如何制作一个具有丰富表现力,有较好的交互性能并能够真正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课件,就成政治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

网络教学以网络应用为核心,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对学校网络软硬件设施及教师的计算机素养都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学校除了要有与WWW互联的校园局域网络平台外,还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的网络应用知识与技能。

网络政治课教学,除了上述网络课的共同特点之外,还具有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性的特点。思想政治的教学必须坚持"教书育人"的方针,在具体教学操作中强调德育的渗透性。在网络氛围下进行政治课教学,可以利用网络优势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如图像以及视频画面可以尽量采用德育方面的材料,联网进行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计算机网络固有的开放性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为我们初中政治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有利于克服当前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难以组织、管理和评价的缺陷,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这一重大课程改革对实现高中政治课程目标的巨大作用。

本文所阐述的一些观点,对于消除当前初中阶段思想政治课在课程整合方面模糊认识,增强整合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科学合理地配置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功能,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一定指导意义。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并切实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变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基础教育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上一篇:品德课堂导入的现象透析及改进策略 下一篇:幼小衔接的“二抓、三促、四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