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景观设计之视觉艺术

时间:2022-08-25 04:54:25

绿化景观设计之视觉艺术

摘要:绿化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学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本文着重分析了绿化景观设计的原则、影响因素及思考步骤,选取视觉艺术这个角度,通过视线分析及空间分析提出了绿化景观设计之视觉艺术在宏观及微观上的不同体现之处,期望可以通过科学的分析,将四维的绿化景观尽可能的反映在绿化景观设计图上,提高绿化景观设计图的可落实性,减少绿化景观的施工现场调整幅度。

关键词:绿化景观;园林植物;视觉艺术;设计;视线;空间;分析

Abstract: Landscape design is a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 is very high, the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y and ar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steps and factors, select the angle of visual ar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isual analysis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proposed landscape design of visual art at the macro and micro level, hope ca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cience, four-dimensional landscape as reflected in the green landscape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to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reduce the adjustment of greening landscape.

Key words: green landscape; landscape plants; visual art; design; vision; spatial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绿化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学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其主体元素是园林植物——在所有的植物中,能种植在城市或风景区中构成园林境域的植物一般称为园林植物[1]。

2、绿化景观设计的原则

绿化景观设计有三大基本原则。

2.1生态原则

简言之就是“适地适树”——在品种选择上以乡土树为主,相同气候带的引进品种为点缀,植物品种之间的搭配应以生态稳定为基础。

2.2经济原则

简言之就是“重点突出”——划分出重点区域及经济区域,在品种选择上经济区域以当地常见的经济型园林植物作为基调树,重点区域则采用景观特色较为突出的园林植物作为基调树,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特色明显,经济效益高。

2.3美观原则

简言之就是“以人为本”——自然的美需要通过人的感受来体现,而园林植物又是最能代表自然风韵的园林素材,故而分析人与园林植物之间的关系,了解绿化景观空间营造方法是我们进行绿化景观设计的科学基础。

人的感受包括了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及心理感受五大方面。

2.3.1视觉需求

需考虑到点、线、面、时间四方面。点即为人们的观赏点;线即为人们的观赏视线;面即为景观面,可能是单纯的植物景观,也可能是植物与其它景观元素共同形成的景观;时间则主要针对植物而言,应根据人们四季不同的景观需求来合理搭配植物。

2.3.2嗅觉需求

需考虑植物香气的浓淡、远近、不同季节的风对香气散播的影响。

2.3.3听觉需求

需考虑植物与自然界风、雨共舞所演奏的乐章对人心理所产生的影响。

2.3.4触觉需求

考虑植物与人的近距离接触对人身体、心理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儿童活动场所周边植物的布置更需注意到触觉对人的影响。

2.3.5心理需求

不同的空间,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质感,不同的比例都可以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以上四种外在直接感受都可以引发心理的内在间接共鸣,常见的心理感受有安全感,舒适感,愉悦感,宁静感,兴奋感,压迫感,庄严感等等。

3、影响绿化景观设计的因素

影响绿化景观设计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七大方面。

3.1项目类型

不同的项目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绿化景观设计手法。

3.2景观风格

不同的景观风格有不同的景观形态,如日式的绿化景观比较精致,中式的绿化景观比较写意,美式的绿化景观比较粗犷生态,英式的绿化景观多规则的魔纹图案等等。

3.3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主要指自然因子及建筑因子。

自然因子包括温度、光照、风向、土壤、水质、地下水位、冻土层等。

建筑因子指项目周边或项目内的建筑,其不同的高度、朝向,排布方式,形成不同的小气候环境。

3.4人文环境

项目所处区域的文化底蕴对项目整体风格的确定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了绿化景观的配置手法。而园林植物在当地的人文内涵则影响了园林植物品种的选定。

3.5经济投入

经济投入的多寡直接影响了园林植物数量的多寡及品种的选定。

3.6施工季节

不同的园林植物有不同的适移季节,故而施工季节对某些移植要求高的植物有直接的影响。一般建议秋季移植乔木、大灌木,春季移植小灌木。

3.7苗木市场

我国现阶段的苗木市场发展的不够成熟稳定,故而苗木市场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了植物品种选定的不稳定性,绿化景观设计要想做好,就需要经常了解项目当地及周边的苗木市场情况,提升绿化景观设计图纸的可操作性。

4、绿化景观设计的思考步骤

4.1方案阶段 ——宏观规划

方案阶段,第一步工作是针对影响绿化景观设计的所有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常用的量化分析方法有视线分析及空间围合分析,然后确定整个项目绿化景观的格调;第二步是分析不同区域的植物在空间构成上的功能用途,然后确定各区域的特色;做到既有整体性又有特色性,重点突出,特色分明,达到在统一的整体中能表现出十分丰富的多样性,简洁而不单调,丰富而不杂乱。

4.2扩初阶段 ——组团配置

扩初阶段,简言之就是——一点、二区、三层次。

一点指的是确定各区重点景观树的位置、品种。

二区指的是划分出草坪区及多层次植被区。

三层次(上层、中层、下层)指的是对多层次植被区的植物空间类型进行分析,将开敞空间、半通透空间、封闭空间的位置确定下来;然后对多层次植被区的上层进行分析,确定大林冠线的起伏变化

4.3施工图阶段 ——植物配植

施工图阶段,就是对每个植物组团进行微观配植设计。

5、绿化景观设计之视觉艺术如何体现

绿化景观设计之视觉艺术主要通过宏观及微观来体现。方案及扩初阶段我们着重表达的是宏观的视觉艺术,而施工图阶段我们着重表达的是微观的视觉艺术。

5.1视觉艺术体现在宏观上

5.1.1绿化景观的区域特色

视觉艺术体现在宏观上,首先是区域特色的营造。

5.1.1.1整体视觉定位

首先需确定该区绿化景观的整体视觉定位(平淡、艳丽)。

5.1.1.2局部动态视觉定位

接着需确定该区内部不同区域绿化景观的动态视觉定位(季节、重点、过渡)。

5.1.1.3主要营造手段

量变(数量、体量)产生质变,而重复(形式、品种)可以加深人的印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强化区域特色。

5.1.2植物林冠线的起伏变化

植物林冠线的起伏变化需要围绕人的主要观赏点进行视线分析。

5.1.2.1与人的视线垂直的林冠线的起伏变化

与人的视线垂枝的林冠线的起伏变化效果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为林冠线的整体效果为自然式波浪起伏;第二种为前置景观的林冠线为直线,为后置背景的林冠线为波浪起伏;第三种林冠线由几条直线组成。

5.1.2.1与人的视线平行的林冠线的起伏变化

与人的视线平行的林冠线的起伏变化效果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种为上层植物构成的林冠线无起伏,中低层植物构成的林冠线有起伏;第二种为前置中低层植物的林冠线为直线,后置中高层植物的林冠线为波浪起伏;第三种为林冠线的整体效果为自然式起伏;第四种为林冠线由几条直线组成。

5.1.3植物交错搭配形成的四维艺术

植物交错搭配形成的四维艺术需要围绕人的主要观赏点进行视线及空间围合分析。

主要观赏点应尽可能同时可观赏到近景、中景及远景。

主要观赏点可观赏到的近景、中景及远景所侧重的景观特色应不同。

近景宜观植物的局部美,如根、干、枝、叶、花、果等。

中景宜观植物的个体形态美,小组团在色彩搭配、体量、质感对比方面表现出的艺术美。

远景则主要观群体所展现出来的轮廓美、色彩对比(含叶色对比及花色对比)所形成的艺术美。

5.2视觉艺术体现在微观上

5.2.1植物体量对比的艺术性

植物个体的体态非一成不变,且变化的速度不一;组团中的植物根据其生长趋势可分为竖向性植物、横向性植物。

竖向性植物往往是组团中高层,其量应少;横向性植物往往是组团中层或底层,其量应多。

组团中以横向性植物为主时,应加大竖向性植物与横向性植物的高差,以获得竖向与横向的均衡

组团中以竖向性植物为主时,应增加横向性植物的种植范围,以获得横向与竖向的均衡。

5.2.2植物质感搭配的艺术性

近距离的质感对比常以叶形的对比为主;远距离的质感对比常以色泽及紧实度为主;当质感对比不强时应加大其高差或色彩变化。

5.2.2.1由色泽透出质感的变化

深色-厚重;亮色-轻盈

5.2.2.2由叶形透出质感的变化

小叶-细腻、洒脱;大叶-粗旷;线形叶-灵动、秀美;剑形叶-硬朗

5.2.2.3由枝叶紧实度透出质感的变化

紧实-实、内聚感强;松散-轻柔、飘扬;疏朗-飘、发散性强

5.2.3植物色彩搭配的艺术性

色彩搭配应讲究点、线、面的结合,忌均匀撒布、无焦点;亮色环境中应加入深色植物,加强空间的三维立体感;深色环境中应加入亮色作点缀;繁茂丰富的花色或叶色应有深色的背景为依托。

6结语

需要强调的是绿化景观设计也是需要站在规划的高度,带着规划思想进行项目总体情况分析,先分析后设计、先整体后局部、有重点有过渡、有丰富有简洁、有群体有个体、有色调统一有色彩多变,空间开合有致;就好像作文章的起承转合一样自然而和谐,而不是简单的堆砌植物。

简言之,绿化景观的视觉艺术就是简洁而不单调——有焦点景观;丰富而不杂乱——有韵律、有章法、不堆砌!

参考文献:

[1]刘少宗 《景观设计纵论-园林植物造景(上)》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第1版第8页

作者简介:

陈兰芬/1980年生/江西人/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院总工室副总工程师(广州510600)

上一篇:关于信息化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问题探讨 下一篇: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处理之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