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个“三心二意”的班主任

时间:2022-08-25 04:36:35

论当个“三心二意”的班主任

摘 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应该具有“三心二意”的工作态度。爱心是基础,细心是前提,耐心是延续;创意是法宝,随意是关键。只要把握好了这个秘密武器,就能无往而不利。

关键词:班主任;爱心;细心;耐心;创意;随意

中图分类号:G621;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4-0011-01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做好班主任工作对于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而班主任的日常工作千头万绪,面对性格行为各异的学生,只有把握住“三心二意”这个秘密武器,才能事半功倍。“三心”是指爱心、细心和耐心,“二意”则是指创意和随意。

一、爱心

怎样才能使班集体迅速具有向心力?许多老师都自然而然地想到爱的教育。班上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小E被确诊患有脑肿瘤,经过手术治疗后,还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出院后,他身体发胖,运动有障碍,学习成绩也下降了。老师课后为他补课,同学们帮他值日,大家都格外关心他。但小E却变得自闭,甚至拒绝吃药。班主任与科任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关注小E,还建议家长让小E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小E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了。大家谁都不知道,小E的生命还能走多远,但看到一个与病魔搏斗的孩子能自信而坦然地面对生死,都感到十分欣慰。爱永远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教都无法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只有爱,才能点燃学生心灵的灯盏。但爱的付出更需要智慧和艺术,只有带有智慧的爱,才可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二、细心

教育无小事,细节定成败。对班主任来说,能否做到细心,决定了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班主任工作平凡而复杂,正如《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的重复。”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如果能细心地发现问题,灵活地应用教学方法、策略和技巧,适时适度地处理好细节问题,那教学一定能富有成效。小M是个成绩一直不太好的学生,他渴望进步,但缺乏信心。在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大家自由读生词,却发觉小M的神色有点不对,于是不动声色地倾听他读书,发觉他根本就不会认读生词。回到讲台上,老师把生词抄写在黑板上,对小M说:“小M,我想请你当小老师,你用黑板上的词语考考你认为班上语文学得最好的同学,如果同学读对了,我会点点头,然后你读一次,全班同学跟着你再读一次,好吗?”听了这个要求,小M使劲地点点头,几个回合下来,小M已经把黑板上的所有生词都认读出来。这次细心的发现和刻意的安排,在小M身上很快显出效果,他变得越来越有自信,成绩不断进步。

三、耐心

班主任应该有耐心,因为孩子的行为总是具有反复性,只有多点耐心,多点坚持,才能取得持久的教育效果。小J是一个有自闭症的孩子,她的异常举动,让人心里很难受。班主任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知识后,意识到对自闭症儿童来说,其首要的教育目标是快乐地生存。于是,下课时,班主任带着她到办公室放音乐给她听,拉着她的手给她讲各种小故事,中秋节送她一块小月饼,还安排两个善良的同学与她交朋友,同时建议其他老师给她多一些宽容和微笑。一开始,小J总是回避,见了人就躲起来。可是班主任不着急,总是微笑地看着她,半学期、一学期、一学年,小J慢慢地变得开心了,会用点头和摇头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教师能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那么就没有融化不了的坚冰,没有滋润不了的心田。

四、创意

教育学生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如果固步自封,那只会让学生们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教育方法的创新,往往能取得出乎意料的成效。在第一节班会课上,班主任神采飞扬地托着一个朱红色盒子进入课堂,同学们都对这个盒子兴趣十足。班主任告诉大家,这个盒子里装着老师最心爱的东西,让他们猜猜是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猜:“首饰、手机、照片……”老师都一一摇头。这时,老师把盒子打开,里面是一面心形的镜子,同学们在一番琢磨后醒悟到,原来老师最心爱的是我们。霎时间,教室里一片安静。老师没有像传统的教育方法那样,用语言告诉学生老师如何爱你,而是使用一个猜最爱的方式,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这种创新的教育方法,引起了学生心灵的震撼,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教育效果。

五、随意

这个随意不是随便的意思,而是指随时随地把握住教育的契机,刻意地、精心地创造教育氛围,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把握教育的契机,巧设作文题目,适时地唤醒同学们的爱心,使他们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这个良好的教育氛围,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六、结束语

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没有一个固定的教育模式可以去克隆,教育没有终点,需要教师不断实践与摸索才能进步。

参考文献:

[1]丁.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

[2]张清清.小学班主任反思的调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再探北魏俸禄制 下一篇:互联网+背景下“沂蒙红嫂”文化品牌的创新定位